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几个方面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是对现有课堂教学中机械训练扼杀学习兴趣的种种批评;二是对青少年沦落为电子游戏的奴隶而产生种种偏激甚至违法行为的各类纠偏呼吁。青少年对数码娱乐工具(俗称电脑游戏)的沉迷引发了我们的联想;如果能让孩子们像迷恋数码娱乐工具那样迷恋学习该多好。其可能性就是将数码娱乐工具中某些可取的特征发挥到积极的一面去。于是教育游戏这个主题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各国研究机构也正在开展类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天地。网络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娱乐生活,互联网正日益成为许多青少年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经日趋严重。可见,网络环境亟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网络对其成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因此,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网络社会的特征和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斯·波泰是澳大利亚一家广告制作公司的负责人,他说今天的青少年已经不属于小孩子了,他们是年轻的成年人。年仅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模仿成年人的习性,他们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就业以及娱乐等各方面都有了独立的看法。如今青少年中越来越普及的手机也是如此,一方面手机是他们独立的符号,便捷的联系工具;另一方面,面对手机进校园,老师和家长却有种种顾虑。那么中学生应不应该持手机入校园呢?  相似文献   

5.
<正>一、数字时代: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当今,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数字技术让儿童和青少年的娱乐活动和学习活动能够自如穿梭于现实和虚拟空间之中,而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台阶、街边公园和操场。与现实空间相仿,网络游戏社交网站或论坛等都提供了空间自带的多种工具,用以娱乐和交流。Anna Craft特别强调,儿童和青少年的多样性涉及他们学习和娱乐所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上网行为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一种工具,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并为信息的发布和获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它强烈的吸引着敢于冒险、好奇心强、追求时尚的青少年。目前青少年迷恋网络的现象日益严重并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正确利用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青少年上网行为的危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娱乐成为了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对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青少年在使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三个方面网络娱乐方式的现状,包括:娱乐内容、方式、频度等;探究青少年网络娱乐行为产生的动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挖掘青少年网络娱乐行为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发现:网络丰富青少年的娱乐生活,增大了青少年的自主选择性,同时在网络娱乐生活中,青少年得到了精神的放松,扩展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书架人文     
《教育》2009,(8):59-59
学习娱乐两不误 张青 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一直是中学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经昔看到或听到身边的例子彰显着完全相石的两种观点:娱乐误人和娱乐造人。芹故事说,有个品学兼优、前程似锦的士学生因为迷恋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刁但荒废了学业,而且变卖家产筹集上肺费用,甚至偷盗他人财物,堕落之快让人对网络的原罪痛恨不已。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少年休闲娱乐状况,笔者以福建省福州市中学初高中学生为研究总体,选取城市中心区学校、城乡结合区学校和经济开发区学校共八所中学为抽样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得到有效样本275份。通过青少年休闲娱乐状况调查,分析当前青少年休闲娱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化解学习与娱乐矛盾的建议,以期为青少年教育提供参考。娱乐时间。从周一至周五,10.76%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根本没空”娱乐,21.08%的青少年表示娱乐时间“不超过半小时”,30.94%的青少年表示娱乐时间为“1小时—2小时”。在双休日、节…  相似文献   

10.
数码讲述是结合数字化素材(如照片、影像、录音)进行故事创作并数字化加工合成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综合实践活动形式。上一期,我们从技术层面,介绍了数码讲述的概念、类型和创作过程。本期,我们将进一步看到数码讲述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师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个传奇,它让一切皆有可能,它缩短了我们追求梦想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也对我们产生了多种诱惑,它的到来,以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提醒着我们,它不仅仅是个娱乐工具,而是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人性,认识我们的内心,因为它同时具备人性最基本的两点——真实和虚假。  相似文献   

12.
梁文增 《广西教育》2006,(1A):10-11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充分享受现代网络条件带来的种种好处,可以开阔视野,掌握大最的信息,广泛展开交流。网络条件也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成为了网络应用的主要群体。研究以无锡市青少年群体中的初二和高二学生为对象,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在2011年对40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网络接入条件和设备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娱乐、社交特点较为突出,对网络学习的依赖度不高;"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且男/女生、初/高中生及重点/非重点学校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网络应用行为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有着明显的误区,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上的娱乐类内容较感兴趣,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学生来机房上课有相当一部分是图玩,摆脱课业压力的,当到了机房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掌握技能又是个苦差事,就不愿上信息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用途,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一种先进的工具,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10岁至19岁青少年网民所占比例达到26%[1]。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知识。研究特点、寻找途径、确定方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青少年享受网络娱乐、购物、沟通的乐趣以及信息获取的便捷的同时,一系列怪现象却引人深思:部分青少年长期超时使用网络从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行为,40%以上的青少年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传递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2009、2010年全国中考试卷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解决这类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将例举说明。一、建立直角坐标系法直角坐标系不仅解决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而且对我们中学语文综合实践图表题的阅读和理解也很简便。例如:班级最近开展了"娱乐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青少年的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调查显示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也成为社会中一部分人群整体生活方式的体现.据最近一项数据统计,我国上网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时下,网络已悄然走进了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身心均处于未成熟阶段,意志力较差,缺乏对美丑善恶事物的判断能力及对各类诱惑的抵抗能力。因此,青少年极易沉溺于网络之中,迷恋于网络游戏,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不少家长、教师谈网色变,严禁学生上网。然而网络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学习的革命。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的新途径。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开元 《父母必读》2023,(S2):76-77
<正>提升青少年的网络法治素养至关重要,可以从学习法治知识、加强权利教育、提升维权意识3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青少年涉网的年龄越来越低,接触网络的比例占到99%,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景,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生活,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少年真实的身份和网络行为会被数字编码虚拟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无论工作还是娱乐,互联网都是我们的有力助手.互联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网络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教育面临一个难题--学龄青少年的网络沉迷问题.虚拟校园构建的目的,是要把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