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耍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人“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和谐高效呢?  相似文献   

3.
庄云霞 《考试周刊》2012,(24):41-41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孩子步人“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得到一些实惠……  相似文献   

4.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课文中的古诗更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作为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6.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一、课要上得质朴实效时下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语文课,孩子的课文还没读上几遍,教师便开讲起来。或教师自己“唱独角戏”,或任由孩子“东拉西扯”,或多媒体“一灌到底”,或师生“才艺展示”……真可谓“热热…  相似文献   

8.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感悟、体验,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  相似文献   

10.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和谐高效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生活?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  相似文献   

14.
钱理群 《小学语文》2009,(10):12-15
我曾经提过,要“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须使中小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具体到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提出讨论的:如何认识鲁迅?如何认识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小学生,他们和鲁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教学?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鲁迅本位”、“儿童本位”与“语文本位”的观念和立场,通俗点说,就是“回到鲁迅”,“回到儿童”,“回到语文”。  相似文献   

15.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小学语文教材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导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之对话,与作者交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小嘴说得滔滔……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呢?如果仅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相似文献   

16.
孙建锋 《教育文汇》2014,(20):25-26
“教给孩子什么最重要?”一位老师上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后,说他的这一课教学主张是“唯内容而教”。我与他就此命题进行了对话。“最重要的是教他们记住这一课的生字词语,然后了解故事内容。”执教者说。“如果只是教孩子了解内容,储存知识,那么他们的记忆仓库永远比不上ipad强大。我们可否教给孩子ipad做不到的事情?”我微笑着说。  相似文献   

17.
一次调查中,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8.
肖莉 《教育文汇》2010,(12):24-24
一天,在楼下看到飞羽和他的妈妈,我便走过去问:“飞羽,作业写了吗?” “写了。”孩子小声说。 “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吧?” “语文95,数学96。”孩子说的声音依然很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常有家长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怎样学?”“作文怎样才能写好?”“我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作文书,可文章还是半页长,成绩仍是上不去。唉,真是愁死人!”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诱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呢?  相似文献   

20.
快乐学语文     
语文是什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禁自问。在我看来,语文中有着秦砖汉瓦,有着唐诗宋词,有着红楼西游;语文中还有着大江东去的气势、怒发冲冠的激情、大漠孤烟的雄浑、小桥流水的婉约。如此多姿多彩的语文,她的课堂又怎能枯燥乏味?语文的课堂更应该是快乐有趣的,形式多样并富有智慧。
  一、与快乐相伴
  千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中的快乐可以让孩子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斗志昂扬、富有激情地在学习中乘风破浪。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办法来让孩子感受语文课堂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