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广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有同志反对中学生作文虚构,认为“虚构就是虚假,就是说假话”。(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1期)笔者实不敢苟同。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则认为:“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这其中“写作”的外延不仅是文学写作,还应有纪实性文章的写作,当然也就包括中学生作文在内了。能  相似文献   

3.
包艳阳 《中学文科》2008,(3):118-119
中学生作文需要虚构。根据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提高和创作本身的要求,虚构在中学生作文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来看,虚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真实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文不能虚构。著名作家茹志鹃对中学生说:写作用虚构法好不好?我以为好。这样从小就可以锻炼想象力。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并积累的素材,往往都源自很普通的事情,如果没有较强的文字表现力,作文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内容基本有两大类:一是虚构的、想象性的写作,二是事实性的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少辨析,尤其在事实性记叙文写作中充斥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现象。鲁迅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中认为,文学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创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和虚构,不能向文学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包含两种类型: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小说、话剧、电影剧本,都是虚构写作。虚构写作的本质是创造型写作,不仅反映现实,还可以创造现实。从虚构的本能来说,创造新的现实,在虚构世界里实现个人愿望,是作家创作的最强烈冲动。写作不是距离很遥远的事物,而是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本能。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冲动,要在自己悄悄进行的虚构写作中满足自己"吐槽"或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学生写作在情感上的匮乏、虚假,写作情感流于形式,假、大、空等现象普遍,写作质量不高,语文写作情感不到位等问题,并通过具体的方法,试图去解决写作主体、写作情感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改变写作情感上的问题。告别苍白,真情为文,呼唤中学生写作的真情回归。  相似文献   

8.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写作水平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而写作教学实施的首要前提是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实际,从情感、兴趣、视野和技法等方面入手。加强写作教学,关键是注重情感培养,激发写作兴趣、拓展写作视野,传授写作技法。做到以上几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写作水平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而写作教学实施的首要前提是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实际,从情感、兴趣、视野和技法等方面入手。加强写作教学,关键是注重情感培养,激发写作兴趣、拓展写作视野,传授写作技法。做到以上几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辨能力缺乏实则是一种心理语言现象,尤其体现在写作中。本文从内部因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情感因素)和外部因素(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分析中学生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缺乏现象的成因,并提出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步发展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认识倾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以为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促进学生的写作需要。一、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一)命题时重视捕捉学生的情感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异常复杂的。中学生怀着一  相似文献   

12.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无论是采用写真的手法,还是虚构的手段,都应力求通过传达自己真切的体验,达到情感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阐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情感,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  相似文献   

14.
非虚构写作以社会事实为写作资源,以多元的叙述方法展开写作。其中,故事思维是重要的写作思维,它体现在写作资源的筛选、文本结构的构建、人文精神的灌注等过程中。基于故事思维而设计的非虚构写作教学法,以过程教学法的路径展开,全面地覆盖了非虚构写作的实践要求、思维要求、故事构建能力要求、人文精神诉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内,有情有感?"是广大语文教师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师生开放,自由释放情感:命题巧设,诱发写作情感;情境创设,激发写作情感;评价激发,升华写作情感.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者摩罗近日在一场名为“虚构文学作品在学生阅读结构中的地位”的演讲中说,年轻人尤其是我们的中学生应该多读虚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他说小说是现当代文学的主流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世界精神文化在小说中表现得最充分;同时小说也是两百年来虚构文学的主流文体,人类精神、情感、想象、幻想的最微妙之处,最多地表现于小说之中,个体生命最深刻的活力,最本源的创造力,跟人类的想象力、幻想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写作情感是指在写作活动中被主体意识到、体验到的情感 ,写作情感包涵生活情感、艺术情感、理性情感。生活情感是指在日常生活实际中所表现、发现、感知到的种种情感。艺术情感是指在艺术活动 (包括创作活动和鉴赏、评论活动 )中的种种情感体验。理性情感是指与一个人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和维护相联系的情感。正因为广大中学生不了解写作情感的多层次性 ,也不了解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性 ,缺乏努力方向 ,所以他们的写作情感十分狭窄 ,以致陷入写作情感的误区而不自觉 ,写作水平难以提高。一、针对误认为生活情感就是写作情感的观念 ,指导欣赏名著…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生活。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为学生传授写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写作更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贺广富 《教学随笔》2016,(9):128-128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生活。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为学生传授写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写作更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生作文现状 中学作文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在 于:我们教出来的不少学生,到高中毕业,写不 出一篇象样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见解 肤浅,情感苍白,语言贫乏,条理不清,书写潦 草等情况。更令人棘手的是,他们往往视写作 为畏途,以练笔为苦事,这样的学生实在不在 少数。无可否认,中学生作文能力正在整体滑 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