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攸、候、修、倏等字,中间都有一竖。这竖,常给小学生带来麻烦。有时,该写短竖的字,不慎把它丢掉;也有时,没有短竖的字,竟凭空多添一笔。“单人旁”边什么时候出现短竖是有规律的,这要从形声字的构字情况谈起。通常,讲汉字的文章,大都按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把形声字分成“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和“外形内声”六种。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形声字都是一半表声、一半表意的。其实汉字字形庞杂,结构多样。有少数字,意符偏居一角,声符却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例如:“荆”字的声符是“刑”,作为意符的“草字头”被挤到了左上角,地位极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问疑解难〕 1、形声字有什么特点? 形声字的特点是;既有表示字的意义的形旁,又有表示字音的声旁,具有汉字以表意为主,又兼有表音的特点。 2、形声字结构有哪些形式? 由于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八种结构方式:①左形右声:江、任、鲤等:②右形左声:攻、剁、期等;③上形下声:茅、岗、芳等;④下形上声;想、架等;⑤内形外声:问、辨  相似文献   

3.
形声字世界上的文字有表(?)和表意的分别。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构字的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几种(即六书),其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围,叫形旁(?)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范围,叫声旁。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组合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形占一角),懂得形声字的造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汉字.但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声旁不再代表这个字的实际读音了,靠声旁推断字音容易造成误读.另外,有些形旁也不能表义了,靠形旁也推不出字义来。这两点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所欲的“借声表义”。真正的表义声旁,必须和形声字的概念相同,只有“加形定义”的形声字才有表义声旁。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 一、指出下边成语中的形声字,用横线标明。 饱经风霜遐迩闻名肆无忌惮 虎视既耽脍炙人口病入膏育 有恃无恐慢条斯理萍水相逢 呕心沥血五彩缤纷应接不暇 二、按照形旁和声旁的排列位置,把下边的形声字加以归类。文字练习5、上形下声:内形外声:4、下形上声:6、外形内声:给下列各组的同音字组词。(在:r象: 邝势谧l、户..专 再.、矛.气(绩:L艰:(意:r废:褚L费:f克:谧L刻:r曲:才L屈:r已:考L以:迹厂.之万l、2...少1议应映IJ‘f.之...、场带戴..、.J.lll、箕铜辨基燃闷店草巍圈床飘近期盆恭判宇棋烈勉裹湖颜1、左形右声:一10一2、右形…  相似文献   

6.
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而“左形右声”类又是形声字的主体。本文以人类“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入手,解释“左形右声”形声字成为主体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得知,眼球转动的特点造成了人“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左右大脑的分工不同又是眼球转动特点的成因。最终得出: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造成“左形右声”形声字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7.
"右文说"源流、价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文说”是一种从声旁推测字的意义的注释方法,它的因“声”求“义”使人们看到形声字的声旁除了标音之外,还可以为字义的解释和来源作出提示,为字的形、声、义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大多忽视了这一点,本文拟从该角度对“右文说”的价值作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敏 《函授教育》2001,(3):39-40
对形声字“形”的表义特点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而往往忽视了其“声”的辨义作用。本文引证了古代学者对“声”的辨义作用的论述及“声”的辨义作用的实例,论述了形声字的“声”有表义的作用。掌握了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原文,不至于望文生义,曲解文意。  相似文献   

9.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形声字的"右文"兼具形音义和孳乳新字能力的理论来探究散见于<说文解字>中的23个从"尧"得声的形声字是否为同源词.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几种“汉语”教材与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对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的划分标准很不一致:“病府座厦房扉”显然应属一类,却划分有异:或“上形下声”,或“外形内声”,或“声占一角”。“超近”属一类,却有的被归为“外形内声”,有的被归为“左形右声”。对“徒宝旗裁胜腾疆寐载颖”也是莫衷一是,或为“声占一角”,或为“形占一角”。  相似文献   

12.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和语音是分不开的。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声韵条理具在,后人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过:“圣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说文解字叙》注)这话是很对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后来增加的字大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有声符,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非形声字没有声符,就不易探求声义。而形声字因语音转变,声符失去代表性,后人也难于探求声义。这就  相似文献   

13.
“右文说”是我国宋代学者对汉字形声字“声中兼义”现象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个学说。“右文说”之产生干宋代,既受到其前代字书《说文》、《释名》、《玉篇》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也是与宋代学术风气的熏染分不开的。继承和发展“右文说”,必须要建立在对“右文说”有彻底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方可使其成为汉字研究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4.
形声字“声符”表意日益复杂化的另一促成因素,是形声字本身形体结构的变化“。声符”书写变式、变体“,声符”形体改换、借用“,声符”形近,声近混误,讹传的形声字“的声符”误认,或文字归并,致使形声字“的声符”异字同体,因而产生庞大“的共用同一声符”的形声字字群,从而搅乱了形声字“声符”表意的直接性,有序性,往往造“成声符”表意的隐晦,游离。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字中有80%以上都是形声字,它们由一个表示“形”的部分和一个表示“声”的部分构成,因而这两部分分别叫做“形符”和“声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辨识形声字的“形符”,对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正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是很有益处的。 所谓“形符”,就是指表示该字意义类别的构件,在很多形声字中,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字,其字音基本相同,字形相近,只是形符有  相似文献   

16.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汉字中存在由一个声符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符构成的形声字和一个或两个形符同两个声符构成的形声字,清代学者开始把它们统称为多形多声字,并有肯定派和否定派两种观点。系统分析《说文解字》中全部77个多形多声字,发现所谓"多形多声"说的提出,是许慎没有充分注意到汉字形成的层次性或者把其他结构的字当成形声字而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应当否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从形、音、义三方面考察,“笑”应该是“从竹夭声”,“哭”应该是“从 犬声”,均为后出的形声字。今本《说文》在这两个字的处理上均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8.
“多形多声”说是近两千年文字学中悬而未决的疑案。本文吸收古今文字学研究成果,逐一考察了大徐本载列的全部多形多声字共82个。除“”字构形不明外,无一多形多声字。由此指出许氏“多形多声”说理论上的偏颇就在于不能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9.
形声字是构成汉字形体的基本形式,形声字的产生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之高,还由于它在推动汉字简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形声字的简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省形"、"省声"和"省形省声"。对形声字"省形"、"省声"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汉字简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说文》所收9353个古文字中,独体象形字有428个,指事字138个,会意字829个,形声字7958个。文字研究自孔子以来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对“象形”、“指事”、“会意”的研究已是无微不至,而对“形声字”的认识,就连许慎也是曲解多于正判,谬误多于真理。很多解释流于简单化、程式化,甚至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停留于形式与表象的机械分割。其实形声字的构成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含着古人高度的系统创造性思维的成就。形声字的形体结构是:形 声。“形”是用来表义的,所以放在字体结构的左边先写,这是确定的,没有什么“禅机”,关键是在其“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