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这一知识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其实质是考查水电离出的c(H^ )水、c(OH^-)水与溶液中的C(H^ )溶、C(OH^-)溶的区别与联系.任何水溶液都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受酸、碱、盐的影响.当给出溶液的pH值时,先判断可能的溶液类型,继而求出由水电离出的c(H^ )或c(OH^-)。  相似文献   

2.
一、酸溶液和酸性溶液酸溶液是酸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水溶液 ,该溶液一般均呈酸性 ,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而酸性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水中 (或其它溶剂中 )所得的溶液 ,溶液呈酸性其溶质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 ,由于硫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如下电离过程 :NaHSO4 Na++H++SO4 2 - ,也产生了H+但  相似文献   

3.
分析 题给信息为:c(H^+)&;gt;c(OH^-),说明若HB^-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则其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也即它以电离为主.若HB^-为强酸的酸式根,则它只发生电离,不发生水解.若HB^-为强酸的酸式根离子,则C(H^+)=0.01mol/L,pH=2,c(Na^+)。0.01mol/L=c(B^2-),若HB^-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则c(H^+)&;lt;0.01mol,/L,pH&;gt;2,c(Na^+)=0.01mol&;gt;c(B^2-).  相似文献   

4.
在《电离平衡》一章中,对于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计算是常见题型,解这类题时应把溶液看成是向纯水中加入了溶质,溶质离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一、酸、碱溶液中水电离的c(H )、c (OH-)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和""中性"和"电中性""中和":本质是H++OH-=H2O,酸电离的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作用生成盐和水。"中性":溶液中的c(H+)=c(OH-)。"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电量之和等于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电量之和。1.强酸与强碱反应时,恰好"中和"所得溶液就显"中性",生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中的c(H+)=c(OH-),溶液显中性。2.强酸与弱碱反应,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因为生成的强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中c(H+)>c(OH-),  相似文献   

6.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质是组成盐类里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的OH-或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在重新建立平衡时,往往溶液里c(H+)>c(OH-)或c(OH-)>c(H+),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相似文献   

7.
一、放大法(或缩小法) 例 H2S在溶液中分两步电离,其中第一步是主要的:H2S←→H^+ +HS^-, HS^-←→H^+ +S^2- 现有某氢硫酸,其中c(H^+)与c(S^2-)之比为a,试证明a〉2.  相似文献   

8.
一、定义型(指单一溶质的溶液pH的计算)实质:解题的关键是求[H ]是电解质已电离出的H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各种情况下的[H ]:对于酸(HnA),浓度为c.当其为强酸时:[H ]=nc;当其为弱酸时:[H ]=ac(a为电离程度);对于碱(B(OH)n),浓度为c.当  相似文献   

9.
余志学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10):64-64,F0003
常数一:c(H^+)=c(OH^-')=1.0&;#215;10^-7mol/L 点拨 ①条件性—此浓度是指在25℃(或常温)时,纯水中H^+和OH^-的浓度.②定比性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由水所电离出来的H^+和OH^-的浓度都相等,即c(H^-)水=c(OH^-)水.③微小性-此浓度值比通常情况下所见物质的浓度要微小得多,但c(H^+)水和c(OH^-)水对酸或碱的pH都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由H”与OH的相对含量决定的:当H+的含量大干OH-,则显酸性;当H+的含量小于OH,则显碱性。酸或碱溶于水时,能电离出大量的H+或OH-而使溶液具有酸性或碱性。因而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反过来讲,却未必能成立。如Na厂0。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但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这是因为Na厂已溶于水时与水作用生成了少量OH的缘故。同样,长期施用肥田粉「(NH4)ZSO。」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就是因为(NH4)。SO‘的水溶液呈酸性的缘故。2.溶液的酸碱度是表…  相似文献   

11.
兰建祥 《化学教学》2006,(7):64-64,59
1 含氧酸显酸性的原因 在高中阶段,酸的定义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实际上,这只是酸碱的一种经典定义。酸碱还有另外一种广义的定义,即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该定义下的酸碱称为路易斯酸碱。  相似文献   

12.
1单一溶液型题型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大小例1(2007全国Ⅱ)0.1mol.L-1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此6;题考查B了7.弱0酸;酸式C盐8在.4水;中的D电1离3.与0水解程度的知识.NaHCO3溶液在水中完全电离,HCO3-电离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根据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相似文献   

13.
pH酸、pH碱分别表示酸溶液和碱溶液的pH,当pH酸+pH碱=14时,则说明酸溶液中的c(H^+)与碱溶液中的c(OH^-)相等,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是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如:NA选择题、溶液中酸碱混合图象题等,解答这类题时容易与溶液中的c(H+)和c(OH-)混淆.本文将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通过例题解析,归纳计算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快速、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硫氢根与偏铝酸根能否共存的问题,合理的答案,偏铝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硫氢化钠是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则不能共存;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显碱性,两种都是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碱性溶液)一定能共存吗?  相似文献   

16.
酸的氧化性是指酸的水溶液中电离出的H^+呈现的氧化性,为H^+得到电子的性质.2H^+ +2e^-=H^+↑,从这一角度来说,一切酸溶液都具有氧化性.再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可看出H^+的氧化性强弱:Fe〈H^+〈Cu,所以H^+能将Fe、Zn氧化成Fe^2+和Zn^2+,而不能与Cu和Ag等反应,从这点说明它仅是具有酸的氧化性而不属于氧化性酸,且H^+只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氧化性弱.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及离子积:c(H+)=c(OH+)=c(OH-)=1×10-)=1×10(-7 )mol·L(-7 )mol·L(-1 )K_w=c(H(-1 )K_w=c(H+)·c(OH+)·c(OH-)=1×10-)=1×10(-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酸溶液根据c(H+):酸溶液根据c(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得  相似文献   

18.
室温下 ,pH =1 2的某溶液中 ,由水电离的[OH- ]为 (   ) .(A) 1 .0× 1 0 - 7mol/L(B) 1 .0× 1 0 - 6mol/L(C) 1 .0× 1 0 - 2 mol/L(D) 1 .0× 1 0 - 1 2 mol/L这种类型的题是关于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出 [H ][OH- ]的计算 ,是电解质溶液知识中一个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原因是学生不能掌握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溶于水后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解这类题首先要明确电解质溶液类型 .若电解质溶液是 :(1 )酸溶液溶液中 [OH- ]=H2 O电离出的 [H ];(2 )碱溶液溶液中 [H ]=H2 O电离出的 [OH- ];(3)显酸性的正盐…  相似文献   

19.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受酸、碱、盐的影响。当给出溶液声时,先判断可能的溶液类型,继而求出由水电离的。(H十)或。(OH一)。 一、叫>7的溶液中由水电离c(H十)和c(oH一) 例1(2(X刀年高考第10题):室温下,在声二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一)为() A .1 .ox 10一7mo」/L B.l.oxlo一6mol/L C .1 .ox 10一ZmoFL D.l.ox10一12mol/L 解析:pH二12,溶液为碱性。 若是碱的水溶液,C(OH一)二1.0xl0’“mol/L,来自于碱的电离,溶液中C(H )二1.0x10一‘ZmoFL,来自于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的。(oH一)也是1.0xl…  相似文献   

20.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液态水及水溶液中(1)水存在着微弱电离和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2O←→H^ OH^-;(2)C(H2O)≈55.6mol/L(稀溶液的密度近似为1g/cm^3,设取IL稀溶液,C(H2O)=n/V=1000g/18g1mol/1L≈55.6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