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结合某厂SCR法烟气脱硝项目,介绍了SCR法脱硝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系统、催化剂选型、SCR法烟气脱硝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际运行调节状况和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措施有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在分析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选择性催化还原方法(SCR)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大唐安阳发电厂脱硝项目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搭建了烟气脱硝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由催化剂制备平台和烟气脱硝系统实验台两部分组成。以浸渍法制备V2O5/TiO2催化剂为例,介绍了所需试剂、仪器和催化剂制备方法,从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3方面对教学实验项目进行了设计。烟气脱硝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烟气脱硝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作氧化剂,考察了磷钨酸季铵盐(Q3PW12O40)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没有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磷钨酸十八烷基三甲基铵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较高,在物质的量之比为n(环己烯):n(催化剂):n(H2O2)=100:0.2:538,反应温度为82℃,反应时间为30h时,己二酸的收率为81.9%,讨论了反应时间和催化剂中季铵阳离子种类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脱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从氨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量,以及活性焦脱硫再生后的脱硝性能等方面,探究活性焦脱硝机理。通过活性焦吸附氨、新鲜活性焦脱硝及脱硫再生后的活性焦脱硝实验,计算氨溢出浓度、氨消耗量及脱硝效率,分析活性焦脱硝性能。结果表明:新鲜活性焦吸附氨的能力较弱,但吸附态的氨能与一氧化氮全部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反应);活性焦表面的含氮基团数量和吸附氨的能力决定其脱硝性能;脱硫再生后的活性焦能够增加其表面氨的吸附能力,活性焦的脱硝性能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取的一系列Cu-Ni/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采用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取的5%Cu-10%Ni/γ-Al2O3的催化剂反应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为800℃,CH4/O2=2(体积比)时,CH4的转化率达到98.6%,H2和CO选择性分别为99.98%和90.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i/膨润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剂的热分析(TG-DTA)和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硝基苯气-固相催化加氢合成苯胺过程中。结果表明,Ni/膨润土催化剂在300℃,常压下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为苯胺反应,硝基苯的转化率在6 h内均能达到99%以上,苯胺的收率达到85%以上。热分析表明,经350℃焙烧2 h后可获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为Ni O;H2-TPR分析表明,催化剂上的Ni O被还原为Ni金属而起催化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测试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气-固相催化加氢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相比液相加压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安全性更高,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i/膨润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催化剂的热分析(TG-DTA)和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硝基苯气-固相催化加氢合成苯胺过程中。结果表明,Ni/膨润土催化剂在300℃,常压下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为苯胺反应,硝基苯的转化率在6 h内均能达到99%以上,苯胺的收率达到85%以上。热分析表明,经350℃焙烧2 h后可获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为Ni O;H2-TPR分析表明,催化剂上的Ni O被还原为Ni金属而起催化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测试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气-固相催化加氢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相比液相加压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安全性更高,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法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概述了氨类及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机理以及影响SCR反应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为探针反应,探究了SO2-4/TiO_2-SnO_2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500℃、n(Ti O2):n(Sn O2)=2∶1、H2SO4浸渍浓度为0.75mol/L时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效果较佳.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己酸异戊酯的优化合成条件,当醇酸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0.50g、反应时间2.0h时,酯化率最高可达到9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