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读了课文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开始自由读文,教师同时播放轻音乐;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思考得也很专心,老师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说给自己听听,一边说说,一边改改,组织好语言。 (生自言自语,说、思、改相结合)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 (生开始讨论交流,协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给全班同学听?想说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贝多芬真了不起,无意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现象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读课文前)师: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研读课文中)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完成学习目标。(交流汇报时)  相似文献   

3.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一读,感悟情感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哪些水果?为什么?师:这么多同学爱吃苹果,你们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吗?师:苹果有这么多的好处,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去和好朋友苹果(板书:我是苹果)谈谈,看他是怎么跟我们说的。②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一幅图):我们就是苹果树下的那些小朋友,让我们细细地和朋友去交谈一下。(学生自读课文)a.指导朗读,表达感情。师:苹果跟你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可以读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读全文…  相似文献   

4.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环节一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月光曲》。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读课文。可能是受朗读习惯的影响,渐渐成为了步调较为一致的齐读)  相似文献   

6.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整体感知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视频显示着祖孙三代散步的画面.师配乐范读课文,视频显示盛开着油菜花的初春的田野.生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范读结束,视频显示并讨论下面提问:A.散步的人:B.散步的地点:C.散步的季节: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二、学生质疑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发现这是一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作者却通过一家三代郊外散步这种小事来体现了亲情这个大主题.真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下面请大家走进文字,与文章对话.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大问题:你对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或细节有疑惑?请同学们一起合作.  相似文献   

8.
师:读书贵有疑,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提出不懂或是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生边读边思考)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问题请自由提。生:为什么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什么沃克医生说遇到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相似文献   

9.
李燕 《天津教育》2002,(2):39-40
微格情境这是教师教学《翠鸟》的微格情境。师:同学们读一读第2句到第5句,想一想这几句话说的是什么?(全体学生自读课文)生:这几句话讲翠鸟的羽毛颜色鲜艳。生:第3、4、5句话说颜色怎样鲜艳。师:说得很好。我们一起读课文。我读第2句,同学们分组读。师:“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生组1:“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生组2:“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生组3:“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师:翠鸟的羽毛颜色确实非常鲜艳。这几句话描绘了它身上哪儿的羽毛颜色?什么颜色呢?请同学们填空。(…  相似文献   

10.
陈星 《福建教育》2007,(6):26-28
一、猜读验证 感知内容 师(出示金钥匙):刚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老师就将这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你们,为的是让你们看完课题就猜猜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同学们都猜了很多。现在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猜中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对照印证你猜到了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相似文献   

11.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林海》(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谁愿意谈一谈?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大兴安岭很美。生:大兴安岭的岭非常多,这里的林非常大,绿颜色很多,鲜花各式各样,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师板书:岭多林大绿花各式各样)生:作者看了林海的风光,感到亲切、舒服。(师板书:亲切舒服)师: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很大。如果预习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为什么说:“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师板书:第一)生:怎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端端正正地拿起书一起朗读。)  相似文献   

13.
师 :早晨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为了给孩子看病 ,去找一位老大夫。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是搭船给儿子看病。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因为孩子生病非常着急 ,热心人帮助了她们。……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不错 ,现在请大家来细细读课文 ,划出文中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 ,用划出。(学生默读 ,划出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师 :现在请同桌合作 ,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些句子会使你感动。(同桌交流后大组交流)生 :我觉得课文第2小节中描写年轻妈妈的神态令我感动 ,因为我生病时…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一夜的工作》(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课时。 【案例一】 师: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简单介绍了周总理的生平,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写出每个小节的大意。(十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特别有意思,真可谓与众不同。(板书课题)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把长文读短,就是把一篇长课文读成一句话或一个词。你行吗?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读好课文,先要排除文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7.
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生:“管家”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管理财务和日常生活的人。电脑管家是说用电脑来管理财务和日常生活。 生:电脑是我们常看到的计算机,而不是人,所以管家二字加上了双引号。 生:课题用了拟人的方法称电脑为管家,我想知道电脑是怎样代替人管家的。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抓住了重点词语“管家”二字来理解。那么电脑究竟是怎样当好管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生轻声读文,思考) 生:我从“能模仿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知道为什么叫它电脑。我还从我家的计算器联想到电脑的运算速度一…  相似文献   

18.
片断实录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大家把书上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学生一边划一边读,教师画出陶罐和铁罐的外形,如图所示。)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读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的语气运用得好,读出了铁罐的傲慢,但我觉得他的表情还不够,应该像黑板上的铁罐那样高昂着头,眼睛里还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师:你读读看。(该生有表情地朗读。)师:读得好。现在老师请全体同学用傲慢的语气、带着轻蔑的神气读铁罐第二次说的话。(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师:为了…  相似文献   

19.
王秀芹 《新疆教育》2012,(14):107-107
课文的题目,有的是课文的中心,有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是课文的主要人物……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好课文的题目,就可以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少走不少的弯路,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利用三篇课文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利用课文题目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课堂实录(部分):老师板书题目《四个人和一只箱子》。读课文三遍后(自由读、同桌读、四人小组读)。师:请同学们画出文中描写这四个人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读几遍,看看这是四个怎样的人。生:这是四个守诺言的人(我们答应过他)。生:这是四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回去)。生:这是四个爱财的人(我能保证你们能得到丰厚的报酬)。生:这是四个团结一致的人。师:有不同意见吗?生:这是有过怀疑同伴,有过分歧,甚至争执、动武,但最终团结一致的四个人。师:何以见得?生: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然而比沉默更糟糕的是,在他们的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出现了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对丛林和死亡的恐惧,甚至对同伴的怀疑。师:请同学们反反复复读一读这一句话,试一试看能否四人为一小组:互相配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呢。(七八分钟后)生1:抬着这个箱子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丛林。我想家了,真后悔离开他们,咱把它扔了吧。生2:不行,麦克,难道你忘了对格拉夫的承诺。生3:是啊,我们答应了格拉夫要一起把这个箱子搬出去的。  相似文献   

20.
师 :这节课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和1600多年前的张衡一道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下。(播放轻音乐)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师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有许许多多的星星。生 :我看到了无数颗星星挂在天上 ,一闪一闪的 ,好像在向我眨眼睛呢。生 :我还看见 ,张衡躺在奶奶的怀里 ,耐心地数着星星呢。师 :你们想得太美了 ,我们来看作者写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三分钟后)师 :有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 :晚上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