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的目的,通过各种手段对公司利润进行人为调节与粉饰的行为。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从中捕捉其利润操纵信号,为广大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会计操纵利润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深度研究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上市会计操纵利润危害与动因、手法与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实际上,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出于某些目的操纵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本文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完善和成熟程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掩盖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或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指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投资、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阐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完善与改进的相应对策。文章并对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以及监事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5.
李延喜  高锐  包世泽  姚宏 《预测》2007,26(3):56-60
准确识别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对于规范证券市场、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防范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及其表现入手,初步设计14个有一定配比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财务指标,并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筛选出其中的5个。选取证监会以利润操纵名义查处的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组,并以样本组公司为参照,选取同行业资产规模差距不超过5%且经营状况稳定、无重大违规行为的35家公司作为控制样本组,运用贝叶斯判别分析进行横向对比与判别,构建利润操纵分类识别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识别率达到了70%。  相似文献   

6.
<正>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已然成为当下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相关案例更是屡见不鲜。这一举动在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同时,更对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及治理极为重要。只有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象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7.
从应收账款分析上市公司利润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监管部门对关联交易监管的日益加强争披露要求的日益严格,上市公司通过应收账款对利润进行操纵成为其粉饰利润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手段。本文通过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分析,来揭示公司利润的真实性,从而对其利润质量的高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证会计理论分析盈余管理(利润操纵)有三种基本手段:(1)应计项目管理;(2)采纳指定会计政策的时机选择;(3)自愿的会计变更。本人试图对几项影响力度较大的新具体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作实证分析。一、对应计项目选择的影响应计项目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想的目标而改变年终应计项目(如收回债权的可能性等)进而影响利润水平。应计项目会计(AccrualAccounting)与现金会计(CashAc-counting)的不同在于时间安排的差异。就公司整个生命周期而言,两种方法是无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的利润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净它作为信息披露的基本要素。证券监管部门将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停牌或具有配股的资格依据之一;投资者用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据此预测上市公司的成长住。由于利润指标在评价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对如此重要,一些上市公司便利用利润指标大做文章。上市公司对利润进行操纵一般处于两个时期,一是上市以前为提高发行价格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二是上市以后为了避免亏损或取得配股资格所做的“盈利调节”。从两年前的“郑百文…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2008-2016年间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和动机,及其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实证了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性;其次文章分析了研发操纵行为及其融资约束动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检验了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包括三点:第一,在3%的研发门槛附近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现象;第二,研发操纵显著的帮助公司缓解融资约束;第三,在研发门槛之上的非研发操纵公司创新效率显著降低,研发操纵公司创新效率没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存在创新资源冗余现象。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研发操纵主要动机之一,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过多的创新资源,研究发现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监管效率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那些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行为?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首先,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其主要形式。接着,进一步就利润操纵的问题,提出了宏观和微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的特征,构建会计收益经验模型,并采用横截面检验方法,从分年度和全样本两个角度,对会计收益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主营及其他业务利润、应收帐款、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对会计收益具有解释力和增量解释力,是影响会计收益的因素。这为分析和判断上市公司会计收益及其真实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就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出现的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恶意操纵利润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亚静  朱宏泉 《软科学》2010,24(8):58-64,69
以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首次发行股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行为——批准持续经营时间不到三年的公司提前发行股票上市,对公司在IPO过程中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与控股股东性质对盈余操纵的交互作用。实证分析发现: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提前上市的公司呈现出比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有更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在IPO过程中,政府干预的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最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非国有控股的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较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国有控股的政府干预公司,呈现出了次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国有控股的非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呈现出了最低的盈余操纵。  相似文献   

16.
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旻  李树茁 《预测》2005,24(6):47-51
上市公司盈利管理行为和审计变更都是监管者和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1年和2002年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审计师变更的前一年,变更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降低,而在变更当年,可操纵应计利润却显著提高。说明为了规避盈利管理所带来的潜在诉讼风险,审计师会坚持采用降低公司盈利水平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原因。然而,上市公司却能通过变更审计师达到提高会计盈利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后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空间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非公允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偷逃税款、粉饰业绩等,以实现配股、保牌等目的,这一行为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就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以及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以特殊的视角进行了分析。1关联方交易《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2008—201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和动机,及其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性,其次分析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动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操纵行为以及融资约束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3%的研发门槛附近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现象;第二,研发操纵显著地帮助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第三,在研发门槛之上的非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显著降低,研发操纵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没有显著提高,说明存在创新资源冗余现象。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研发操纵的主要动机之一,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过多的创新资源。研究结果以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监管效率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