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当前我国正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鉴于自身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杨贵仁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全国正在全面...  相似文献   

3.
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上)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上)●赖天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浅谈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杜全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当前我国正在深化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就说明了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列为培养目标,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进一步认清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是武术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推广和宣传武术教育的根据地。而在学校体育中,武术开展的情况却令人担忧。2008年《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有70.3%的学校并没有开设武术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学校师资以及地方差异都有很大关系。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不是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9,(3):266-270
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和实施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其推广和普及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认识武术、热爱武术是新时期赋予广大武术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对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实施的可接受性及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教学质量,为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的深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身体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素质教育中身体素质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正确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也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尽快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目前对身体素质认识存在的问题1965年美国AAHPED郑重发表一个报告指出,人们对身体素质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混乱,认为与练习运动技术动作有关的因素,如灵敏、速度、爆发力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即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发展学生很多方面,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校跆拳道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跆拳道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0,32(2):70-73
通过对人文体育、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涵义、意义的阐述,认为普通高校冰雪体育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提出培养大学生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冰雪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出冰雪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主题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冰雪体育教育自身现代化和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应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新的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 并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黄坚 《体育科技》2000,(3):80-83
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作用为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 ,学校体育的特殊形式和多种功能为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途径和方式。学校体育应进行全面改革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旻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74-276
在党的十六大上,社会和谐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而提出,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课程改革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实践.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应当自觉更新,树立与新课程相一致的新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何金 《当代体育科技》2021,(7):94-95,98
在高校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满足当前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因此,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应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力度,制定完善的教育工作体系与机制,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职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高职学院要能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新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是拥有一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数量、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而目前高职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要求及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目标,尚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针对现状,在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德育教育,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等几个主要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对于国家未来体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促进其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练员要做好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其全面的文化素质、体育素能、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步提升,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具有人文修养,才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科学知识素养的提升,了解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可以满足国家对于高素质运动员的需要。同时,对待国外的先进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这样才能解决在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中存在的疑惑,从而能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体育课程改革应从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抓起,具体应做到: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建立教师间听课制度;开展集体教学研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育课程改革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专家访谈法对学校运动项目依项群进行功能教育分类,分析各项群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功能教育上的区别,提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应根据运动项目、运动规律和教育功能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和满意度出发,积极引导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深化对学校运动项群功能教育的认识,适应学生身心和社会素质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