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陈群  韩双双  徐凯 《科技风》2023,(26):129-131
目的:评价超星学习通平台结合交互式微课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资源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5月在某三甲医院儿科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交互式微课模式教学。儿科实习结束后,分析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终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课后终末考核成绩(含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交互式微课模式能够拓展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和类型,有利于护生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促进师生的积极交流。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7)
微课是一门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表现载体的微网络视频课程。微课不等同于一般网络公开课的微缩化,而是教师自主开发应用于教学的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微课引入中职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有效的、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对于教学实践、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同时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及认知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本文以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微课应用为研究内容,厘清微课含义、特点及分类,阐述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总结了中职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探讨了中职数学微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微课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结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微课的应用,实践探索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制作和微课在专业中的应用,证明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网页知识和制作网页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自从2011年胡铁生老师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其特有的特点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开来。研究微课,可以提升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微课虽微,但并不孤立。所以,设计微课一定要系统化、体系化。不同学科的微课设计应该根据自身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计,选择适合的微课类型。比如,软件应用类课程可采用录屏式微课,现场实际操作类课程可用拍摄型微课等。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以Camtasia 2018为制作软件,介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5.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很多领域中被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微课课程教中也充分发挥了作用,为微课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所谓微课,就是指利用视频作为载体,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记录,并围绕教学疑点、重点、难点等知识进行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视频是微课教学中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包含相应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师点评、联系测试等辅助资源。微课课程的时间较短,可对单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蓉 《发明与创新》2016,(11):12-15
音乐微课资源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模式的尝试.应用音乐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在了解微课特点的同时,还要了解音乐学科的独特性.微课资源应用效果评价主要看学习者使用微课资源的学习成效,熟悉微课资源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制作更适合学生的微课资源.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3)
探索了"交互-自主"微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在"城轨正线信号设备"课程的技能训练环节进行实践。结果表明,"交互-自主"微课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网络教学课件,课件采用文本、图像、录像、交互flash方式将本门课程完整系统地展现出来,多种交互式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崛起,使得教育不断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习者提供了新的接收知识的渠道。文章分析了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传统专升本《写作专题》课程授课方式的不足,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借助BB网络学堂和蓝墨云班课APP与线下讲授对接,设计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课程进行详细设计。通过学生的反馈表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完成的及时性,以及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微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在我国已得到广泛使用。文章针对高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高职学生实际学情,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探讨微课程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手机、学习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向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微学习以简洁的学习主题、高效的教学方式以及碎片化的学习时间等特征迅速受到当代人的青睐.文章针对微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建设展开研究,阐述了利用快速E-learning课件制作工具Storyline为微学习建设跨平台交互式微课件的优势,总结了使用Storyline设计与开发交互式微课件的流程,以加强微学习的资源建设,打破微学习的使用平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和深化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使教学成果富有成效。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高职《汽车驾驶安全规范》课程的教学经验,通过对照传统教学模式和微课的优劣,对目前微课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加以研究,以期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9,(12):145-14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基于微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开展现状,对高校体育微课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体育微课效果管理、学生学习方式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从学生与教师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体育微课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与优势,旨在促进体育微课在高校体教育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创造出更适合现时代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课程时长较短、教学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去。将微课积极应用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能够给学生们提供诸多的学习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这对于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微课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入手,针对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樊华 《科技风》2014,(10):227-228
微课作为短小精干的教学形式,近年来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微课突破了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对高职课程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本文针对高职教学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究。首先简述了微课与微课资源,然后对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微课开发与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24)
微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让教学特色资源库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修为例,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进行相应分析,并且重点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微课的制作过程,并就职业院校微课程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给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基于MOOC课程建设的特点,设计一开放性强、交互灵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师生多重交互分享,有效提高大学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3)
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核心课,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而微课可以作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主要以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汽车火花塞的检测为例,从微课选题、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方面来探索微课的设计,以期为高职汽车类课程微课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微课程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方法和效果.针对教学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丰富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微课程在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模式主要有翻转课堂模式、课外辅导模式和课堂镶嵌模式三种.微课程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包括有效应用、有效目标、有效手段等.微课程有效辅助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有加强培训推动微课程课堂教学应用实践、加强合作促进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技术平台的建设、改进创新微课程辅助课堂教学的应用模式、加强教学创新,以保证微课程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微课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从最初的直接拿来使用,到后来的自主设计制作,通过拿来、借鉴、开发和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微课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时间短,针对性强,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灵活运用.但微课之微,不能等同于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制作和应用上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微课的制作及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