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报自办发行已经历20多个年头.20多年来,从边缘到中心,自办发行已成为当前很多报纸的主流发行形式,历史功绩不可抹灭.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改革的产物,自办发行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用工成本问题.按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报社必须与发行投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年限满10年的必须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发行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经营收入。近年来,业内不仅对报纸发行的量,更对发行的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效发行等等。我认为,转型期的报纸发行还应重视另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发行结构。 一般认为,所谓发行结构,是指报纸征订和零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进一步从发行量和质的比较层面来分析,就能基本确定报纸发行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广告收益的影响,从而为报纸提供适应市场的科学预期。关于此,至少须从三个方面展开:(1)反映市场需求;(2)反映读者群的定位;(3)反映发展空间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4.
陈菊萍 《声屏世界》2004,(11):33-33
发行工作是实现报纸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直接途径.也就是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应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整合发行资源,调整发行结构,使报纸的发行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广电报目前营销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做好发行工作有如下三招:  相似文献   

5.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获得均与发行密不可分。中国报业协会常务书记赵连宏认为发行和办报就如弓和箭的关系,发行是弓,报纸是箭,箭的穿透力强必须有强弓。报纸发行不到位就达不到办报的目的,就产生不了社会影响,也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吴锋  陈伟 《传媒观察》2005,(1):31-32
对于区域性城市报纸而言,本埠发行和外埠发行的关系问题是经常引起争议的话题。本埠发行是指报纸在其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内发行。外埠发行是指报纸在其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外发行。一般来说,外埠发行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报纸所在城市的郊区发行,第二个层次是在报纸所在城市以外的省内各大地(市)级城市发行,  相似文献   

8.
王荧 《传媒观察》2003,(5):45-46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报业都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竞争结果造成报纸加厚,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办报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报社老总们为摆脱这种竞争胶着状态,在内容定位和版式风格上绞尽脑汁不断创新,对争夺广告资源不惜投入人力财力,而对报纸发行似乎无暇顾及。在很多报社的采编、广告、发行三部门中,发行最没有地位,而且总认为前二者是脑力劳动,发行是体力劳动,人员安排以老弱富余人员居多,工资奖金远不及广告人员,营销策划活动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9.
朱汉华 《新闻前哨》2005,(9):109-109
价值链第一环:提升发行量发行网通过对报纸产品进行销售,直接反映编辑、记者的劳动价值,又直接影响广告销售的效益。一张报纸的发行量,与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呈正相互动关系。发行别无选择地要担当起服务者的职责。这种服务在整个报业经营的价值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发挥着枢纽和导向作用。因此,发行部门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发行量,其次才是节约费用、创造利润。如果提升发行量和节约费用之间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0.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促销手段多种多样 据<波士顿环球报>副总裁雅丝梅·那米尼女士介绍,美国报纸的发行部门过去并不太重视推销工作,而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投递和零售上(这倒和中国的报纸发行部门相类似了),但最近数十年大中城市的报纸发行部都把推销报纸作为首要职责.美国报纸的发行推销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种:  相似文献   

12.
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产品的销售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只能操纵在自己手里。报纸发行质量的高低,份额的多少,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及其报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报刊都是交  相似文献   

13.
柯旭东 《新闻知识》2002,(11):32-34
在广告投放走向理性、需求增速趋缓,广告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报纸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报纸如何通过有效发行强化广告影响力,是目前报业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行量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大?发行范围广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多?相近的发行量,为何在广告收入上差异迥然?等都在提醒着我们:报纸发行量大小与其广告影响力强弱;广告收益多少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个正比关系。只有在发行中注重有效发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发行投入与广告收益之间少投入、多回报,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 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 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 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 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 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 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 的终端。发行量大,意味着一 张报纸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力,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更 关心的是报纸的另一个市场 ——广告市场,因为广告商 更看重的是一张报纸的广泛 的市场影响力。 当把传媒放在一个产业 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时,笔者 根据多年从事报业工作的实 践认为,发行不再以“发行数 量”作为主…  相似文献   

15.
如前所述,美国报纸广告价格制定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发行量。由此可见,发行在报纸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美国报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发行,哪来广告?”美国报纸的发行在历史上得到过两种环境的支持:一是文盲减少,刺激发行。据统计,1870年美国10岁以上公民不识字者占20%,当年的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3845万人和260万份,平均每15个人拥有一份报纸;1960年全国10岁以上文盲下降至1.9%,当年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17932万人和5830万份,平均每3人拥有一份报纸。二是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16.
报纸发行自从打破“邮发”一统天下,有了自办发行、自主发行、多渠道发行格局之后,发行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家报纸都使出浑身解数,或改变原有发行模式,或探寻新的发行之路,或推出旨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和服务手段的多样化、人性化,越来越受到报纸主管负责人和发行领导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角度来看,构成报业基础的三要素是报纸质量、报纸发行和报纸广告。其中报纸发行是体现采编劳动价值和报纸收入的载体,在报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行这个环节处置得当,就能促进报业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具市区域报收入中售报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40%,而报业支出中,直接涉及到发行的比例占总数的51%。抓发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9.
采编、发行、广告是广电报三大支柱部门。每个业务部门有不同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分割的。报社经营的理想状态是实现采编、发行、广告的三赢,建立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三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就能很好地促进报社快速发展;反之可能阻碍报社的发展,甚至葬送报社的前途。一、采编与广告实现有机结合广电报自收自支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张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报纸,我们别无选择地必须做好两次销售。努力提高报纸的质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的含金量,从而把报纸所承载的优质内容奉…  相似文献   

20.
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桦  梁林 《当代传播》2001,(4):89-90
看了这标题,也许有人会问,发行也存在有效与无效吗?那么,首先请大家看这么一个例子。新闻学博士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话,“1992年,笔在襄樊铁路系统采访,亲眼看到列车段办公室堆着大叠《工人日报》,据介绍,他们按规定订了二十多份,由于客运段工作性质,工人们一出车就是四五天根本没时间真正阅读这些为他们订的报纸,除了包东西,就量卖废纸。”(第53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工人日报》的这种发行就是无效发行。发行是关系报纸的生存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家报纸只有卖出动,为消费所订阅购买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得到生存和发展。本试图从经济学的层面来探讨发行问题,探讨遵循怎样的发行规律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要求,使其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