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男篮号脉     
2013年的亚锦赛,中国男篮创造了征战亚锦赛的最差战绩,这对中国篮球来说更像是经历了一场灾难。中国男篮的问题究竟在哪?我想对此次中国男篮的表现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这句话送给中国男篮的一些队员再合适不过,小组赛对阵伊朗,易建联的缺阵仿佛使其他队员失去了斗志,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一些队员毫无取胜的信念,整支球队打得毫无章法,不敢出手投篮,对自己没有信心,畏手畏脚的,也很少看到队员在场上有冲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世锦赛前4名的西班牙、希腊、美国,阿根廷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和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各位置队员较年轻;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实力较强;后卫和前锋队员的3分球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强对抗,快节奏比赛中,中国男篮队员进攻侵略性和个人防守攻击性不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男篮在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取得第5名的成绩,名列中华台北之后。这次比赛,对于一直在男篮亚锦赛中具有霸主地位的中国男篮来说是个惨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进行探究,得出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主要是:中国男篮没有发挥出内线得分和篮板球的优势,中国男篮主教练执教时间短造成将帅失配和未能确定中国男篮的最强阵容,中国男篮队员"青黄不接",中国男篮队员状态低迷,中国篮球联赛赛程短和过分依赖外援等。并以此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苏源 《精武》2014,(36):229-231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30届奥运会中抢断技术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男篮除了中锋队员外整体抢断能力较弱。(2)中国男篮抢断动作主要以断球抢断为主。(3)中国男篮外线防守抢断能力较弱。(4)中国男篮对快攻和抢攻时的抢断能力和世界强队差距不大,但在阵地防守中抢断能力差距突出。(5)中国男篮抢断后转化为得分的能力较弱。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男篮备战纪事 ■3月17日,中国男篮教练组与媒体见面,在哈里斯未来中国之际,尤纳斯被任命为中国男篮的执行主教练,暂时负责中国男篮日常的训练事务。 ■3月18日的训练中,尤纳斯要求队员们加强力量训练,他要求中锋和大前锋至少推举150公斤!因为在立陶宛,最强壮的内线队员能够推举到175公斤。而此前,我国的巴特尔能够推举150公斤,刘玉栋能够推举120公斤,大多数的队员甚至不足100公斤,中欧篮球的差距首先体现在了力量上。  相似文献   

7.
军营男子汉     
中国男篮在第十九届亚洲锦标赛申痛失冠军.为了备战今年亚运会,他们选择了军训为起点,中国男篮要塑造一批新的——中国男篮在第十九届亚洲锦标赛中痛失冠军,能否在今后的国际赛事重振雄风,已为各界所关注。为了备战今年7月份的友好运动会、巴月份的亚洲职业联赛,及夺取第十三届亚运会男篮冠军,国家队在队员报到的第二天——4月11日使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领队匡鲁彬、主教练王非的带领下,奔赴座落于雄关脚下、渤海之滨的北京军区某部军营。在这里他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全封闭军事训练。笔者随队采访,记下了男篮国手在军…  相似文献   

8.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电视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外国男篮(前四名)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比和寻找目前中外优秀后卫队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殷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11-12,22
通过对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北京奥运会上主要技术指标同国外优秀前锋队员指标的对比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得分、防守、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男篮实施"快速灵活"战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灵活"是一种既调速度又注重战术灵活变化的打法,中国男篮正在失去这一传统特长和优势.文章分析了中国男篮"快速灵活"打法的一些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加强跑动中传接球,运球突破的基本功的练习;培养高水平的快攻队员;丰富战术体系;提高队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力量     
第三次打进奥运会八强,又第三次止步于八强,中国男篮此番奥运征战虽不辉煌,但堪称壮丽。奥运会之前,没有人看好中国男篮可以冲出所谓的死亡之组,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干得相当漂亮。男篮队员用他们山一般的脊梁挺起了国人的篮球梦,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成熟,一份责任和一股信念。更重要的是,虽然比赛中我们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这支中国男篮的确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他们不再过分依赖姚明,对抗立陶宛等强队时也不再畏首畏尾,凭这两点,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赞上一句:中国男篮,好样儿的!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夏天,来自立陶宛的“篮球恺撒”尤纳斯率领着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横扫以往概念中的强敌,堪称完胜。媒体纷纷感慨这是中国男篮历史上夺冠最轻松的一次。而在去年夏天,来自NBA的教头哈里斯带领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勉强跻身八强,再也没能前行一部;在这个夏天,因为姚明,那些在中国男篮中极有潜质的队员纷纷表示:我们也要去N B A!但尤纳斯并没有积极认同,他说:“你们应该去高水平的赛事中磨练,但高水平赛事不仅只有N B A!”尤纳斯大手一挥将指挥棒指向了欧洲篮球。欧洲篮球,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那些在欧洲锻造在NBA成名的球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篮自姚明退役后逐步跌入低谷。这期间,阿联实际处于核心地位。阿联是一个优秀的大前锋,但是,由于总是把阿联放在中锋的位置,因而整体战绩并不理想。宫鲁鸣执掌中国男篮帅印后,包括阿联、王治郅在内等一批主力队员离开国家队,同时全部启用年轻队员,中国男篮进入“去核时代”。体育运动发展需要老中青相结合。“去核化”战略是违背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5.
从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4届世锦赛的比赛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的失败与收获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快速、灵活、准确加对抗是世界篮球发展的永恒潮流,提出了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失误数量、方式、区域、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篮的前锋球员和后卫队员是进攻失误最多的主体。除了客观因素,队员责任心、自信心不足也是导致失误的重要原因。进攻失误次数的偏多是导致中国男篮跻身世界篮球强国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量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约旦队2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中国男篮中锋队员和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强于约旦队,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明显弱于对手,特别是内线强攻突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文献法对201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各位置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内线上仍具有一定优势;外线队员得分能力明显不足;中国队整体上对篮板球的控制能力较弱;中国队各位置队员在防守端的攻击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