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独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乒乓球运动员的形态、素质选材。各个项目的选材都有形态上的模式和素质标准,选材模式和标准是由各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乒乓球也不例外,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取得过不少冠军。如“足智多谋”的徐寅生、“凶猛如虎”的庄则栋、“人高马大”的郗恩庭、“矮小顽强”的郭跃华、“穷凶极恶”的蔡振华、“矫健如燕”的郑敏之、“五短身材“的倪夏莲都是世界冠军。尤其邓亚萍取得的成绩是空前的,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取得大满贯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以上事实说明一个问题,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个选材模式,不同的打法有不同的选材模式。一般来讲,弧圈型的身材要匀称、高大、强壮;削球型的要求身材匀称、较高、四肢较长;快攻形的要求身材匀称。依此原则建议可以用下列方法作初级选材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地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与训练是当今高水平运动队注意抓好的重要环节。因此,搞好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是保证高水平运动员源源不断涌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的体育之林唯独乒乓球事业经久不衰,如果我们想在世界上维持好我们的霸主地位,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训练技术和策略并且在业余时间训练优秀的少儿运动员为职业比赛做准备。从少儿的年龄、神经类型、心理、专项素质、身体素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以提高运动员成材率。本论文主要讨论的对少儿运动员的选材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实际出发阐述了心理选材和身体形态选材的要点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爽  卢萍 《拳击与格斗》2020,(2):92-92,94
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运动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基础,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特长技术的培养与技战术的配合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明确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运动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的成材之路通常经过启蒙、基础、提高和完善4个阶段,少儿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在前两段,即培养兴趣,打好基础。在培养兴趣方面,启发少儿对该项运动的理解和认识,开发专项智能,建立乒乓球运动意识,早期训练在少儿智能上投资收效甚佳。在基础训练阶段,建立和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已朝着积极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战术变术变化多样,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要想达到乒乓运动的顶尖水平,就必须从小打下一个良的基础.通过比赛实践表明,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好坏,跟基本技术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少儿乒乓球训练  相似文献   

8.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启蒙阶段的训练在整个训练体系中所占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本人就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启蒙阶段训练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击剑项目是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参加专项训练年龄一般都在十二、十三岁就开始学习基本动作。搞好选材,把那些适合击剑专项要求、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选拔出来,对于提高成材率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笔者长期从事击剑教练工作,在运动员选材和初级训练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进入科学选材的高层次,只能靠观察和简单测试进行选材。现提出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6,(3):34-37
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环节,对竞技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越南胡志明市10至11岁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展开研究,确定了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关键性指标,包括体能、技术、战术、神经心理和生理功能5个条件性指标和神经类型指标、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训练和比赛精神、遗传因素等扩展性指标。然后制定了C打分表、分类筛选指标标准和分类筛选指标综合标准,并阐释了每种指标标准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