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庆师范学院选编、出版了《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对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杨叔子先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材料。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绿色教育”。安庆师范学院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是杨叔子院士“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作用的有力说明和佐证。  相似文献   

2.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3.
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工科专业教育的特点和梁启超先生的理念为基础,提出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强心、强智、强体、进步"理念,并分别加以阐释;同时,对新形势下的专业教师提出树立"育人"教育理念、融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提高人文修养、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丰富教学手段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4,(5):5-5
<正>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4,(3):5-5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他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b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杨叔子院士为本刊撰稿统计如下:2004年第2期:重读《论语》  相似文献   

6.
姜昊 《科学大众》2015,(3):146+59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学的现状,以及两者融合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及图书馆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立的目的和意义。简要阐述了组成“文化素质”的四个因素即 :思想道德素质、人文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的内涵 ,又从图书馆是高校文化中心、第二课堂、创造环境、信息交流场四个方面阐明了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基地”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高校培养综合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I0001
杨叔子,男,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等。曾  相似文献   

10.
张瑞  张社争  刘瑞儒 《内江科技》2010,31(9):48-48,72
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文化素质是诸多素质当中最基础的素质: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因而高等教育应兼顾科学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将二者有机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在对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的科学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瑞金 《科技广场》2007,(2):250-252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与共生的文化形势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文化信仰缺失或偏移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华文化信仰的主流地位岌岌可危。如何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信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黄玲 《科教文汇》2013,(11):175-176
中职德育工作应将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充实、德厚仁爱、技能过硬、严谨尽责、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最受企业欢迎的劳动者作为最终目标。以最具生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熏陶和化导,让学生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曹莉莉  卢婧 《科教文汇》2011,(13):169-171
21世纪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将有更大地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的强烈需求,也是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因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以国民素质为核心的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健美操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健美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践表明了健美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作为研究点,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下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以"文化自觉"引领和推动大学文化育人:完善大学物质文化,拓展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凝练特色大学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打造大学行为文化,突出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旨在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竞赛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西 《西藏科技》2002,(10):37-39
数学竞赛活动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在于向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卫国 《科教文汇》2011,(16):160-160,170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健美操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健美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践表明了健美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创新活动,终身学习都需要具备信息素质。新时期的用户教育是以提高人们信息素质为目的的信息素质教育。为了使用户教育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进用户教育的内容,拓宽用户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