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当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较多的知识掌握需求、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课时、教学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论课程知识点复杂且抽象、技能训练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实践课程课时不足的现状,提出在材控类课程中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力争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与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念下,电子技术课程均大体沿袭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顺序教学,课程知识点间孤立,重理论轻实践。现借鉴CDIO理念,提出电子技术类课程实践化改革思路,从课程知识点的凝练、多门课程知识点的重组与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文章结合鲁东大学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数学类课程,进行了数学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核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明确了计算机专业数学类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并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离散数学4门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专业培养、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特色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中,应该紧紧围绕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信息安全类的岗位群需求,在基于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于当前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的实践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实践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当前课程教学状况以及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验证、设计、综合"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思路,在验证设计中讲解相关知识点,在综合中加强学生编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工程能力培养是现代工程教育本质及特征的重要体现,通过高校本科教学研究及改革强化工程能力培养是高校回应社会工程实践需求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本文结合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从课程特点出发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了课程教学在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不足,论述了案例选择原则、基于核心知识点案例库的构建方式及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保障案例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本科院校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碎片化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出了主动式实验教学方法。围绕短学期制授课周期、实验室授课方式以及主动式授课方法 3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依据知识点与工程实际应用的关联程度,将知识点划分为4个学习级别,优化知识体系。纳入多元化的考核要素,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通过近3年示范性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围绕信息电气专业电路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这一主题,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从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以全程育人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深入研究并初步解决了电路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电路类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目的性和兴趣不强,系统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二级考试的需求及非计算机专业选修VFP课程的专业发展要求,结合VFP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提出以模块化案例教学整合教学内容,围绕应用系统的开发分解案例,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引出知识点,通过实践环节强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运用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思维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职业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计算机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讨论了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由传统数据库知识点向现代数据库知识扩展的方法和实例,进一步给出了融合现代数据库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将现代数据库知识有机的融合到数据库课堂教学中能完善学生的数据库知识体系结构,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数据库知识技术的职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提出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法。通过设计一套可贯穿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各主要知识点的若干案例,组织学生分组实践,设计软件架构,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该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据库课程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围绕"精炼理论、加强实验、注重应用开发"的指导思想,提出"理论教学+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注重各环节的相互渗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妍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37-37,82
高职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大案例教学法",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课程设计,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数据库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它具有理论枯燥、知识点细碎、实务操作性强等特点.要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对<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国际结算专业技能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因实验实践类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其课程需求。文章以“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探索实验实践类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实现“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采用线上实验、线下仿真实验以及远程实验等多种实验方式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阶梯性考核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归纳了数据库课程教学的三个能力目标,提出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长效机制的三段论,总结了提高学生数据库实践技能的三要素,建立以数据库为中心的课程群概念,从师资、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三个角度对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优化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口语课程教学在幼儿教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实践类课程,同时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的重要标准。在以往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缺乏情境代入,很多学生无法进入课堂角色,或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能够融入角色,因此口语课程实训课的教学效率并不高,甚至很多学生找不到适合自身需求的科学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成果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教学实训中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探讨了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实际应用,以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导向,提出了实施课程整合,建构《计算机实用基础》课程,摒弃过去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教学设计,采用一系列来自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