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0年11月,中国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开始"浮出水面"。根据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第二期工程为"落",第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第一期绕月工程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特点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  相似文献   

2.
<正>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我国已经发射了300余颗卫星,覆盖了通信、遥感、导航、科学探测等领域,中国航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而这离不开无数航天人的默默付出。作为中国航天技术创新链中的"第  相似文献   

3.
2001年伊始,我国以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二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告别了20世纪,迎来了21世纪新的曙光。在"十五"期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继升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壮举,成为我国在空间高技术领域的新的里程碑。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和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率先绘制完成,超级杂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三峡水库蓄水成功,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从万亿次到十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推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还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重大成果,都使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下,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就。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了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太空正在离中国人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京举行的我国首届航天生物技术应用研讨会上,专家们公布了天曲母菌航天搭载的成果:筛选出世界上第一个他汀和硒的复合体,并依此开发出第一个航天生物制品和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他汀类药物天曲。1991年11月,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和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一种被称为Monascus的生物菌株搭载神舟1号飞船升空。2002年3月25日,Monascus生物菌株再次搭载神舟3号飞船升空。这种可以生成他汀成份的微生物菌株,经过太空微重力、强辐射、超真空等地面无法模拟环境的“洗礼”,其他汀含量及耐硒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中国的航天舞台很热闹,航天任务一项接一项,航天"模特"也是一个接一个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这不,这个月"长征五号"将要启程发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长征五号"的航天舞台秀吧!高大秀"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家族中个头最大的火箭,最长身高62米,有二十多层楼那么高。矗立时,直入云霄的震撼模样,霸气十足。除了身材高大,"长征五号"的"腰围"也是相当粗壮。它的最大直径是5.2米,腰围约16米,需要十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5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举世瞩目下成功发射,载着中国人千百年的梦想向月球飞去,11月5日11时37分,"嫦娥"完美入"宫",开始了我国的首次绕月飞行。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在此之际,我们特邀国家级航天研究员尹怀勤先生撰写此文,以期能让广大读者对"嫦娥"有所了解,并感受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2002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飞行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实验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短短3年内,“神舟”连续4次遨游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攀登现代科技高峰新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中国建设成就新…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众》2010,(12):1-9
<正>2010年10月1日,是我国第61个国庆日。这天,小璐和小诺可开心了,不仅是因为国庆的7天长假,令他们最开心的是"嫦娥二号"即将"上九天揽月"。小诺可是地道的航天迷呢!有热闹他可不会错过。这不,10月1日下午,小诺就来到了北京的航空航天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7日,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1年11月8日,中粮集团联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培育太空粮食种子,以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正一、概述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辉煌历程,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不仅创造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果,也孕育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传统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国航天领域科技工作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严谨务实、协同作战、无私奉献、攻坚克难,推动航天领域科研、生产、试验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我国国家安全和  相似文献   

13.
准备启程 近些年来,我国航天探测的喜讯不断,继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和太空行走后,又开始向外星进军。“嫦娥一号”的成功奔月,为我国月球探测打响了第一炮。现在,一个更伟大的深空探险计划又将起步了:今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奔赴火星,行程3.5亿千米左右,历时10个月,预计2010年8月抵达火星轨道,开始独立履行火星探测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江燕 《百科知识》2002,(6):9-11
2002年3月25日,我国“神舟”3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道上运行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4月1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着“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现有三种载人航天器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对月球探测的跟踪和国际合作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现已建起了完整的航天工程体系,探月目标也已通过了专家的评审,2005年将发射第一个探月卫星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相似文献   

17.
综合 《大众科技》2004,(1):13-15
2003年中外十大科技进展 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返回舱10月1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降落,我国首位航天员杨伟利神态自若地走出返回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总体设计部是我国航天飞航高科技产品总体设计部及研发中心.1960年经中央批准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航天飞航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试验和服务等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以百分之百的测控成功率,给世界一个精彩的亮相。中国已经成功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并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飞控中心。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测控通信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北京航天指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9,(10):3-3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近期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该发射场位于北纬19度,是我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