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下面针对小学五年级的科学内容,有效分析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还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空,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4.
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才能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探究活动方式的选择,又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阐述怎样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8):171-172
科学是一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素养的学科。科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一个结合实际问题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持续观察学生的探究行为,并引导学生建构理论."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施的要求,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方法与要...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究学习思路,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开拓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课程目标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并以科学探究来发展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探究活动仅仅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在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试验;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与乡土结合,设计科学探究试验;种植饲养运作起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桂兰 《考试周刊》2014,(19):172-172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在积极从事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对某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即"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蒋瑛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0):37+39-37,3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许秀英 《科学课》2010,(1):44-45
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姚伟峰 《江苏教育》2012,(13):47-48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科学探究记录"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人人都有科学探究记录、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记录、丰富科学探究记录形式",走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记录质量,以保证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刘秀丽 《山东教育》2010,(7):108-109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呢?  相似文献   

15.
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植物生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从事科学探究的愿望、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责任感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春霞 《山东教育》2011,(11):52-5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探究课的含义及目标科学探究是指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类似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科学探究课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科学课更多的将是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在科学探究课中,教师创设了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廖小正 《广西教育》2008,(20):46-46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意义和过程的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思维能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先转变角色,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探究在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