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范燕薇  张大伟 《大观周刊》2012,(11):271-271
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章分析了武术、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与佛教文化历经岁月的磨砺,二者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佛教的经典思想、伦理道德为武术技能的提高、武德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唯心的思想对武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武术则是以其独特的实践、修行方式传承并演绎着佛教的经典理念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原始社会蚩尤和黄帝的部落军事战争中就已经形成了武术的雏形。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长期发展,以武术竞技为代表的军事实力一直为封建王朝所重视。但自清末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的船坚炮利击败了晚清赖以维持的传统军事制度,作为晚清军事制度支柱的武术也因武举制度的废除逐渐与军事相分离,走向了民间化和大众体育的道路。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3.
潘燕 《传媒》2015,(21):37-38
2015年4月18日, "中华武术文化全球推广"战略合作签约发布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ERC东方广播中心与上海体育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中华武术文化全球推广项目".2015年7月14日,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签署了《关于体育产业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体育产业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普及体育健身知识,传播武术文化的使命和任务.可见,在全媒体时代下,武术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武术类杂志作为传承与弘扬武术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武术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杜宾 《新闻世界》2013,(5):291-292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武术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前,民间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都存在各种局限,传播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民间武术在传承和发展上有了新的平台,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扣准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倡导在动漫和网络游戏的设计、生产、制作过程中加入我国民间武术的含量,既可以推进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又可以为信息和文化产业开辟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天津中华武士会诞生于清末民初,历经了风云激荡的岁月。天津中华武士会挖掘出了中华武术的教化功能,促进了我国武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让武术在推动中华武术发展与壮大的历程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方伍身具高深武功,高尚的武德。其传奇精彩的人生,成为后人争相效仿追赶的方向,他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22。  相似文献   

7.
邓艳香 《兰台世界》2013,(11):114-115
梁方伍身具高深武功,高尚的武德.其传奇精彩的人生,成为后人争相效仿追赶的方向,他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22.  相似文献   

8.
大刀王五作为普通国民的一员,以一身武艺和一腔爱国情怀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中。他把武术与爱国情怀,与友谊,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为中华武术浓重地抹上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程宗猷是我国明朝爱国武术大师,他一生痴迷武术,尊师好学,不但武学造诣高深,深得武术绝学精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勤于编写武术著作,让中华武术流传得久远,终成五册武术专著,为中华武术历史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之初"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学校大力推广西洋兵操,中华武术有被遗弃的可能。武术界人士发出了在学堂里开设武术课程的呼声,众多民间武术名家走进学堂传习武术技艺,为中华武术的推广提供了多种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唐代以来,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制度发展成熟,中华法系正式形成。而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传统法律遭遇空前危机和挑战,在清末变法的过程中,中华法系的主体,即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古法。  相似文献   

12.
王子平,近代河北著名武术家,一生为武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心中,民族尊严始终放在第一位,他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挫败列强的嚣张气焰,屡上擂台打败列强大力士,用实力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提高了中华武术在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飞 《兰台世界》2015,(6):55-56
在中华民族的武术体育文化中,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武术体育文化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我国东北地区武术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融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的武术体育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生态空间的改变,我国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衰落。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也同样日渐式微。目前,武术文化资源保护、武术文化传承、武术产业发展、武术行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笔者参与了2017年南风窗"调研中国·广州观察"博士社会调查专题项目,带领团队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此调研项目得到了南风窗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一份2万余字的调查报道。基于此次调研,笔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中功能定位的因素,并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中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少林拳是少林僧人汲取民间武术的精华,以军事技能为基础,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的医、武、禅等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技击武术。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少林拳受到社会政治因素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手搏",也称作"拳搏"、"相搏"、"角力"、"拳勇"等,指的是人类早期的徒手搏斗武术。在"徒手搏斗"这个称谓产生之前,人类的徒手搏斗的武术已经产生,它是在原始先民的田猎活动中,在与野生动物搏斗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武术技艺。  相似文献   

18.
为挽救国粹,传承后人,张之江全身心投入到推广武术的工作中,他多方联系并促成中央国术馆的成立,主持并参与了全国武术擂台赛和奥运会武术表演赛。  相似文献   

19.
吕强 《兰台世界》2013,(12):70-71
“手搏”,也称作“拳搏”、“相搏”、“角力”、“拳勇”等,指的是人类早期的徒手搏斗武术.在“徒手搏斗”这个称谓产生之前,人类的徒手搏斗的武术已经产生,它是在原始先民的田猎活动中,在与野生动物搏斗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武术技艺.  相似文献   

20.
福建莆田少林寺在唐朝时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武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个少林武术和中华武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