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矿区的开采本身就是在破坏着矿区及周边的生态,水文及地质结构,然而在发展和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开采随处可见,而矿山经过过度开采,其相应产生水系调整和污染,水灾害随之产生。本文就矿区水灾害的类型及水文体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矿区水环境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特征,并针对矿山水灾害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旨在找到治理矿区水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0)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钢铁行业等都得到了有效发展,为满足钢铁、建筑的行业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矿山开采速度较快、开采较为频繁,导致矿山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矿山地质灾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水位变化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影响矿区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人民财产安全,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在矿山开采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矿山环境、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护,重视地质灾害的恢复和治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而言,详细分析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可以为国民经济生产提供原材料,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合理的矿山开采也可以引发多种矿山地质灾害。本文首先描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危害,其次主要介绍了矿山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几种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几种灾害类型,最后结合不同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矿山是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场所,但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使山体开膛剖肚,自然景观惨遭毁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开采边坡角过陡,岩体自然稳定性破坏,还诱发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本文主要探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锡多金属矿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调查,矿区存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矿区建设和矿山所在地大厂镇的生态环境,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变形、地裂缝、水土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草地退化。根据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矿山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主要有客观因素和认为因素,尤其是在人为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今后矿山开采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分析安阳市主焦煤矿矿区内主要含水层的基础上,按照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思路,对于矿山开采中对含水层的影响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含水层保护的思路,对于生产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量的增长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断扩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在为矿山开采活动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中小型矿山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矿山环境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对废弃矿山没有进行必要的恢复治理,导致了矿区环境的恶化,地质灾害频发。文章以废弃矿山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对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体系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逐年增大,地震、滑坡、海啸、泥石流、火山爆发等,人们在遭受着灾难给人们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不禁反思,这些灾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跟人类自身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人们对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且不注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了今天不可逆转的局面。本文作者从事地质研究多年,通过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对于地质环境与灾害发生之间的根源和联系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度剖析,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于预防灾害及降低灾害损失给予了一些建议措施,望对专业人士能提供点滴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矿大量开采,随之而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为进一步了解开发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信息,增加编制矿区防灾减灾规划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参照依据。论文根据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煤田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划工程特点,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表开裂、地面塌陷、土地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四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同时结合矿区开发进程提出了规划设计、建设开采和矿山闭坑加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与生存离不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矿业大国,每年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极大,并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大部分的原材料与能源依然需要依靠矿产资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多发,因而具有影响大、分布广以及损失严重等特点。在地质灾害中,矿山地质灾害作为其中的一项分支,其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人类开采矿山而导致我国作为采矿大国,但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开采设备与技术较为落后,因而导致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的环境逐渐恶化,重大地质灾害也明显增加。除此之外,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地貌、地形以及岩层构造造成改变,并且对原有状态造成破坏,最终导致矿山地质环境出现灾害。雷达作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手段,能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提供大量数据及信息。鉴于此,本文对探地雷达施测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不仅会影响到矿山的开采工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了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而为了更好的控制灾害的发生,还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找出防治的措施来避免灾害带来的破坏。主要对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吉林是煤炭大省.煤炭的开发为吉林经济快速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然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日益突出,开采沉陷造成的矿区环境灾害主要有土地塌陷或积水,农田减产或绝产、道路塌陷、房屋变形破坏等,这都是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是造成矿区塌陷灾害和区域变形的根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塌陷程度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测量是一门技术科学,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到矿山生产的各个阶段,应用于矿区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矿山测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理论和技术上基本能够满足矿山开采生产的要求,但信息时代的矿山测量面临的是新的任务和要求,概述了目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许多矿山在长期开采矿石之后,矿山地区的地质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而当中所引起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产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矿山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积极探讨解决地质灾害影响的措施与方法,从而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的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采深度的加深对矿区的地质条件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有关的地质勘察工作。其中,地下水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科学勘察,可以全面掌握矿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而能够科学的进行矿山防水治水等工作,从而得以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能源,我国各个行业对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我国每一年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只有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数量、规模大小不一的煤炭开采工程,冲击地压是常见的矿区灾害,每一年都会引发矿区事故的发生,使很多矿区工作人员失去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对煤炭资源的开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本文就是根据我国煤炭开采工程现状,深入分析冲击地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对矿区工作技术人员有所帮助,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21)
对于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的矿山,研究井下巷道布置与露天边坡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边坡破坏后对井下巷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某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矿山,露天采矿结束后,南部边坡发生大型滑坡,影响到距离边坡较近的主斜坡道稳定性,文中分析了边坡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文中同时提出了采用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长锚索+挂网对井下巷道进行加固,用回填废石对滑坡体进行压坡脚的方式阻止边坡进一步破坏,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矿山开采的评价论证中,矿区水文地质勘察评价不可或缺,钻探作为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手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参数的取得尤为重要。真实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对矿区的综合评价以及后期的矿山开采工作起着决定作用。通过分析以往矿区水文地质钻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发挥水文地质钻探这一勘查手段的作用,推动矿山开采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石灰岩资源丰富,但有的矿山熔岩发育,影响矿山开采和工厂生产,因此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石灰岩地质勘探工作.据广西某石灰岩矿区地质勘探阶段物探勘工作成果,对矿区岩溶发育的位置、范围、深度、形态等特征以及影响岩溶发育因素进行分析,基本查明了该矿区的岩溶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