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小学美术学科的改革创新。通过美术教学活动,让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视界得以扩展,了解身边美的元素,是当代美术教学的重点。一、加强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丰富多彩,从古到今,我国的美术艺术成果十分丰硕。丰富的美术作品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资源,让小学生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建立自己的审美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加强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以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之下,美术教学越来越突显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和创造都是有无限的天赋的,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其学会欣赏和观察,挖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期望能对小学美术教学能有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学生最基本的美术基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品评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欣赏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欣赏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分析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原则和实际应用策略,意在提高小学美术欣赏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教育模式,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因此美术成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让小学生成为欣赏美术作品的主体入手,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以此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绘画技巧、审美素养的重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往的小学美术教材以绘画技法和画种体系知识为主要内容,而现行的教材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因为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绘画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兰鹏 《学周刊C版》2019,(24):165-165
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属于美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综合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受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审美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美术欣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实现小学生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目的要求欣赏·评述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目的与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具有美术教学的共性。通过欣赏·评述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与美术教学其他课型比较,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又具有它的独特性。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美术作品为客体,教师为桥梁,使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98):151-152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尤其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美术素养形成发展以及良好道德品质提高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为此本文深入研究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内容实质,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展开了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姜丹丹 《科幻画报》2023,(4):170-171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仍然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美术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引导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其学习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因素。基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特征,在美术课程教学时融入情境的匹配引导是提升学生美术作品理解能力和室内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故事情境的创设在实践中属于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求的一种情境创设引导教学方法。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本身与美术作品创作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选择故事素材丰富故事情境,引入创设方法引入信息化平台与技术、重视实践引导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故事情境创设效果的提升和优化奠定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依托生动的故事,完成的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和实践参与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与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是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刺激之下,许多教师认识到利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美术能力与欣赏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感已经成为当代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笔者在此就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美术在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和美术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欣赏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许蓝玉 《考试周刊》2014,(29):176-176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渐渐由原先纯粹的教学目的转换为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方向发展,绘画功底、工艺与欣赏水平应该保持一致,统筹三者情况,协调发展,让学生观察、绘画和思考同时进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怎样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小学美术的教育工作两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美术欣赏课是把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审美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欣赏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人认为"小学美术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多么轻松!其实不然。美育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重要的一环。笔者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就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略作探讨。一、专题欣赏专题式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里,欣赏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形式让学生直接进行审美体验。美术欣赏课的开设,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的培养即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美术课堂中除了教材内美术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感受,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拥有用艺术语言表达美术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设计中,还体现在发现生活的美好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作品的赏析、品味和感受上,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等感官,逐步提升初中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表达并与他人分享,进一步带动和推进小学美术中欣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提升小学生的美术修养,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方位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