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著名数学家J.V.Neu-mam早在1947年就说过:"远离了它的实践的源泉之后,或者太多‘抽象’的近亲繁殖之后,数学学科就处在退化的危险之中.在开始的时候,款式通常是经典的;当它的迹象表明或巴洛克式的,那么,危险的信号就升起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更多的领域需要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为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金松武 《江苏教育》2006,(1B):29-3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数学常常被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它带有抽象性、严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始终把解决呆板、枯燥、繁难的题目作为核心任务。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学习数学除了做习题外,数学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不能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后,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4.
科学始于问题。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具有这样特点,从它诞生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育界继“新数学”运动和“回到基础”之后提出的主要口号.得到国际上的一致赞同。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习数学的目的.而且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能帮助巩固、拓展知识和技能,它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艳荣 《学周刊C版》2011,(9):142-142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学习情况.比如不能安心听讲,不能自主学习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上初中的时候,有老师天天监督,所以。在初中大部分的学生是在为老师而学习。到高中之后.老师并不像初中那样.时时刻刻去督促.这就需要学生去能够自己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授,而是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自己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我认为一些比较好的数学习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影子,生活也因数学而美丽多姿.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生活雏形将数学知识与之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然而,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上课时,多数是就教材讲教材,学生也是被迫地接受数学知识.再加上搞题海战术,使之数学课堂枯燥无趣.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无奈与痛苦.这样的教学,可谓与人类生活严重脱节,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的智慧,更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也就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句话,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9.
一、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时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兴趣。创设情境,在着眼于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实施.架起了学生“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数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生动有趣,富有活力……学生沐浴着新课程带来的清新的生活气息.尽情地享受着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就在学生享受生活数学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问题和困惑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薛志兰 《陕西教育》2010,(11):49-49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学也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这样,数学就会因走进生活显得更加精彩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情景出发.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变成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英国19世纪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德·摩根的《数学学习及其困难》是一部数学教育经典著作,也是德·摩根用于实际教学、以手写笔记形式完成的教材.德·摩根充分肯定数学及数学教育在人一生中所发挥的卓越贡献,也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作用.该书体现了德·摩根的数学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凝练了德·摩根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史及提升推理能力的思想方法.德·摩根根据经验总结了学生由于直觉引起的干扰,以及由于数学符号、概念等高度抽象而引起的理解、模仿甚至提升上的困难.在他的教学中,逻辑证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他还从教材编写及素材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3个方面提出了教师的应对措施.德·摩根的这些经验和思想对中国当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琼 《学周刊C版》2011,(10):120-12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能够真正地体验和掌握,这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真正体验,也是当今数学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学习”的认识及实施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霍淑艳 《考试周刊》2012,(12):52-5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但现实生活中好多学生和老师都为学好数学伤透了脑筋,因此激发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又一追求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让数学回归生活本位,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现象中寻找数学的踪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让学生学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不代表他们就会自主的学习,所以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心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达到以爱育爱、以乐促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