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名 《记者摇篮》2005,(11):46-47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  相似文献   

3.
张力 《记者摇篮》2006,(9):61-61
伴随着当今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报纸创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业内人士已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当今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版面是为展示报纸内容服务的。它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对稿件在版面上位置高低、编排形式、标题大小等方面的处理,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内容与版面形式是相互依存的,恰当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更具有吸引。也就是说,报纸的内容决定版面形式,版面形式又可以增强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时代,在报纸数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报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文字要耐读,版面也要漂亮。1994年,《新闻出版报》社在太原召开版面研讨会,将报纸版面称为除文字、图片之外的“第三种语言”,即版面语言。这种定义是科学的,也是符合报纸实际情况的。版面是报纸的感性外观,是稿件内容的能动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版面设计一方面要体现出编辑的创意与思想,另一方面要力求使版面赏心悦目,吸引读者,以最美的形式最恰切地表现出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让报纸的“第三种语言”更美呢?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稿件是报纸的内容,那么版面就是报纸的最大“形式”。报纸传达的一切信息和内容都要通过这个“形式”表达出来。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好报纸版面的作用,对一张报纸十分重要。“版面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报纸构成的重要方面。在越来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如何使报纸版面在满足新闻内容要求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对读者形成较强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的一种形式,如何面对现代电子媒介的冲击,是报纸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增强新闻可读性的途径,即:要围绕新闻稿件内容和报纸版面下功夫。要有可读性强的结合实际的新闻和清新明朗的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8.
报纸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通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个性和特色。好的版面形式,就像一条畅通的道路,使读者可以轻松快捷地走进版面内容里去,对整个版面内容一目了然,并能轻易地寻找到对  相似文献   

9.
《纽约时报》头版的版面设计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熙锦 《新闻界》2008,(3):74-76
《纽约时报》头版通过版面表明报纸的严肃立场、稳重态度,体现了自身导向,并通过恰当的版面形式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通过标题的大小、位置的先后、线条的粗细等细腻的版面语言,帮助读者判断和领会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报纸版面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燕 《军事记者》2006,(2):16-17
版面,是对报纸内容的编排布局。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是无声的语言,办报者通过版面强化办报宗旨,突出宣传思想,和读者进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趋向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报界对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关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对版面设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以下是笔者对报纸版面设计的几点思考和心得。版面需要创新随着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的革新、现代媒体竞争和报纸内部竞争的加剧,读者的口味也应时而变,报纸要想在争夺读者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闻改革的大潮兴起和报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如何使版面更丰富多采,引人入胜,使内容更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这是不少报纸都关注的课题。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党报重视开发漫画艺术功能,多次联手举办新闻漫画研讨活动,我们发现,重视“图文并重”,让新闻漫画也唱主角,已逐渐成为当代报纸版面的一个显著特色。新闻漫画是以报纸为载体的具有特殊魅力的一种报道手段,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形象、幽默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版面是报纸等字载体的概念,报纸新闻是新闻以字的形式在报纸纸张空间的集合,排版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笔认为广播新闻节目要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  相似文献   

13.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报纸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从新闻上出彩,一场“版面改革”已然兴起。版面改革,即着重从版面设计和色彩、线条等运用上着手,加强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力显除新闻价值以外能吸引受众的因素。更简单一点说,就是如何让报纸“抢眼”,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因此,色彩运用成为了“版面改革”的重头之戏。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少报纸趋同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早报、都市报等,无一例外地选择“大而全”的办报思路,给人“千报一面”之感,从内容到形式,很难用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清楚地区分开来。体现在版面上,无非是“新闻 副刊 专刊”的模式。各家报纸不仅版面设置大同小异,连风格定位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刊载的新闻内容也差不多,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晚报在内容形式上跟其他综合类报纸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在出版时间方面迟于日报、晨报和都市报,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更处于不利境地。因此,在目前的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晚报更应该…  相似文献   

16.
报纸版面设计之“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报纸都将版面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以吸引读者的眼球.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特色和个性.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好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具有吸引和感染读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8.
一、特点概述 在国外,无论是传统报纸还是近年来创刊的报纸,都是在版面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中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比如英国的报纸,一种称为“质量报”的版面比较严谨,诸如《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另一种被称为“小报”的版面,内容和形式追求刺激,照片比较大,有的消息不太可靠,如《太阳报》、《镜报》等;还有一种消遣性报纸,文章篇幅短小,照片较大,读者一般用来消磨乘地铁时的空闲时间。这三种报纸,“质量报”版面大多比较传统,版面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标题、基本栏、字体号及图片的安排等方面,如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向人们提供新闻速度之快、领域之广、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新闻报道的竞争中,对于纸质媒体有限的版面,特别是对于国际新闻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的要求。那就是:既要及时刊登新闻,还要精选最重大的新闻,特别是更要解析新闻中深层次的问题。新闻专业教材《报纸编辑学》指出:“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如何把来稿中蕴藏着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①现在要做一名出色的国际新闻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还要有新的工作理念,即全球捕捉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20.
胡丰 《新闻前哨》2008,(9):40-42
对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说,几乎是从有报纸起就有的活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总编辑评报》,就是这样一本以报社记者作品为对象的新闻评析集。本文从《评报》的内容出发.简要分析了评报作者在新闻改革的文化背景和媒介生态下,描述媒介行为、分析新闻作品、解说新闻现象、评定传播效果、论证传媒从业人员规范等各方面的“鉴识”和“认定”,从而在评报中挖掘其更深层的价值,用于指导报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