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津作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素有“篮球运动之乡”的美誉.以“篮球运动文化传承”为溯源,以“篮球博物馆”为载体,通过对“中国篮球博物馆”概念释析、选址规划、筹建意义、核心价值及展示理念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选址天津筹建”中国篮球博物馆”对于传承中国篮球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之后,王文韶临危受命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着力整顿战后直隶政局,本着保全“洋务”人才的原则,建立稳定官僚团队;疏陈统筹北洋防务,积极谋划整顿陆军、添建炮台和筹建北洋海军;力主官督商办修筑卢汉铁路,并筹办铁路学堂;积极筹办近代学堂、发展教育以及支持直隶维新活动。王文韶在甲午战后督直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对战后直隶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1934年,时浙江省建设厅与竺可桢的气象研究所合作筹建定海测候所。1937年1月1日,定海测候所正式开始办公。1939年,日军占领定海,定海测候所撤废,至抗战结束后,重新恢复。文章运用史实材料,对定海测候所的筹建、关闭、重建等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并对竺可桢在定海测候所筹建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唐玄宗与道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玄宗在位时,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在:极力提高道教有关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优待道士、女冠;广交道士,对其深加礼遇;广兴道观庙宇,屡度道士,遍封灵山仙迹;迷恋于“长生术”等各种道术。玄宗神化老子,扶植道教,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并认为道教具有“惩恶劝善”、“训导氓黎”等妙用。这些都是他扶植道教的主要原因。在他和他的道教政策影响下,道教势力空前发展,官僚士大夫乃至妃嫔公主等崇尚道教之风盛极一时,神仙怪异之风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5.
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在他和他众多弟子的发展传承中,墨家形成了自己迥异于其他学派的核心理念。墨家学派的核心理念有“非攻”、“兼爱”、“尚贤”、“节用”等内容,在这些理念中,“兼爱”是核心中的核心,其它的理念都围绕“兼爱”展开。  相似文献   

6.
李元昌,1949年11月10日生,吉林省榆树人。原在榆树市秀水二中工作,现为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部语文教研员。从1985年起,李元昌承担了吉林省农村初中语文教改的实验任务,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口号。他认为,学校教育是“小学校”,社会是学生终身受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大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课堂是“小课堂”,“广阔的农村社会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大课堂”;学生学习的课本是“小课本”,未来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是学生终生阅读的无字“大课本”。他认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由“三小”向“兰大”过渡,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目的,对农  相似文献   

7.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而去,走上了“迹江湖而心系魏阙”的人生之路。此后,他又陷入了“民胞物与”的集体情感与“独往高蹈”的个体生命的冲突之中。这一冲突使他既难安于“隐”又惮于入仕,最终导致了他“兼济”未成,“独往”亦未成的生命悲剧。造成这一悲剧心态的最深沉的文化原因,是他对“真情”和“真性”都采取了真挚、执着的态度,而“真情”和“真性”在封建文化体系中从来就是一对互相对立,矛盾的人性论范畴。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分析为基础 ,认为自由竞争能使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他通过论述“富国裕民”之道 ,阐明了发展经济、增加财富的因素 ;他以“自然秩序”为依据 ,提出了经济自由放任思想。其“看不见的手”的基本含义 ,是对个人私利的追求 ,最终使整个社会得益。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路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并积极探索其模式创新对滁州市旱日建成“两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展低碳金融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政府宏观政策是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是核心关键,积极筹建排放权交易所、建立碳交易平台是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五杂俎》是谢肇淛的随笔札记,书中阐述了他的很多重要文艺思想。在书中,谢肇淛论及了“师古”和“师心”的关系,强调“师古”,但更注重“师心”;主张一个“闲”的心境,认为文章工乃“心计闲”的结果;提出“虚实相半”的理论,小说、戏曲、史传创作都要虚实结合;还就“变”、“天分”、“人品”发表了他的见解。《五杂俎》中谢肇淛的一些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和谐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老子>文本里,老子对和谐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体现在老子对万物的生成发展、人生的修身立命、社会的安定公正以及失去和争取"和谐"等问题的思考上,尤其是在"道法自然"思想里,这一精神蕴涵最为深刻.和谐是老子哲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作为诗歌大省,其“西部诗歌”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诗坛影响甚大,在“西部诗人”群中,何来先生以其独特的诗美追求,确立了自己的诗歌风貌。其初期诗作表现出对于大题材的敏感,较多激越充沛情感的抒发,诗歌体式也表现为长篇大章。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诗于抒情的底质上,更多显现出思辨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苏轼作为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一生蹭蹬失意、宦海浮沉。其前期,基本上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儒学之士;而"乌台诗案"之后,世界观变得极其复杂,表面上虽仍尊奉儒家,实际上却追慕陶潜、归诚佛玄。他的遭遇,成为中国古代士人苦难命运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的概念,深刻揭示了全球化产生的发端、驱动力、根源以及原始推动主体,并积极预言"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全面参与全球化,利用一切先进的外来因素,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5.
李二曲是清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人格和学识为世人仰慕.关陇学者多从他受学.他与天水的小泉先生周蕙,秦安的溪岩先生蔡启胤及其弟琴斋先生蔡启贤有密切的交往.在<二曲集>中,二曲先生亲撰<观感录>为小泉先生立传,亲撰<秦安蔡氏家传><答蔡溪岩隐君书>等.李二曲作为关学的一代宗师,对关陇学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人》的创作中,曹禺成功地借鉴了契诃夫戏剧创作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不再用奇特的事件去写悲剧,而采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了一部讽刺喜剧。二、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本性善良却不能适应生活的喜剧人物。三、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明显减缓,人物内心的冲突得到强化,内在戏剧性有所突出。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同时,仍保留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八七会议"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在长期领导农村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环境里,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革命面临的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在"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这一时期中,从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革命形势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思想与中国的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学说,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毛泽东党建思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始终以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目光,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十分关怀青少年的成长。多次向青年发出号召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习,要参加社会实践,并鼓励大量派遣青少年出国留学,培养了大量的青年专家。  相似文献   

20.
席勒是西方重要的美学家,对游戏与审美的关系作了专门研究。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只有在“审美游戏”那里才有,并将美育视为完善人性,拯救民族,实现自由的文化手段与途径。虽然他将美育视为沟通现实与理想的桥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乌托邦”色彩,但对当今人类而言,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