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巧解乱线     
《钓鱼》2005,(11):38-38
长竿短线钓草,中鱼率高,是传统钓友喜爱的钓法。但在草中钓鱼时常会因钩到草上,扬竿,尤其是小鱼抢饵将钩拖入草中,而导数乱线。我解乱线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严实 《钓鱼》2010,(12):12-13
5、大与小 凑口型 在钓鱼比赛统一为“台钓”之后,钓鱼人对钓组的认识是:悬坠攻小鱼,钓得快;“传统”守大鱼,钓得慢。其实钓大鱼与钓小鱼不完全是由钓组决定的,还与钓饵的形状、大小和鱼的口型有关。例如坠钩沉底钓鳊鱼,即使是尾重小于50克,张口不足0.5厘米的小鳊鱼也能吞下黄豆大的钓饵。钓鲫鱼用搓饵,但区别鱼的大小,小钩搓球形或长卵形饵,鱼吸入顺利,如果钓组迟钝,  相似文献   

3.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4.
一啸 《钓鱼》2014,(21):50-51
停船开竿.钓乌头方法很多,听阿佳说,最近小鱼多,用大铅坠不容易被盗饵,用筏竿钓或者用“纪洲钓法”都比较适合.想想,我还是选择简洁一点的方式吧,用筏竿钓底.这个方法简单快捷,很适合我.于是拿竿配钓组,几乎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挂饵抛竿了,这种快速让人感觉很省事.我挂的是单钩,先尝试一下,一竿下去,看着主线入水,算计一下,大约十米左右的水深.  相似文献   

5.
张之晔 《钓鱼》2008,(13):26-27
台钓出现之前我们用自然饵和简单加工的合成饵,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钩小饵,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可是经常出现大鱼转悠着不肯咬钩,唯有小钩小饵才能钓到它的情况。台钓一起,钓饵的花头多了,其中搓饵用炸裂饵、脱壳饵是对传统用饵经验的提升,并积极影响竞技钓鱼。  相似文献   

6.
苏群 《钓鱼》2014,(10):25-25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老鬼钓鱼学校在台钓的基础上推出了拉饵钓鱼术,将悬坠钓鲫鱼的钓术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无疑,就池塘钓鲫鱼来说,拉饵钓法是最好的。但是,如同所有的钓术一样,拉饵钓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和针对性,拉饵的应用必须要按照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施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讲:拉饵钓法是个较宽泛的钓鱼方法,但它并不是广泛的钓鱼钓法。  相似文献   

7.
二、四大钓技 1.投其所需。愿者上钩“巴斯”是肉食性鱼种,多以吃小鱼为生,但有一点要注意:“巴斯”是吃活食的,死了的小鱼它基本上不会问津。如果用传统钓法,选做饵料的小鱼一定要用活的,如小麦穗鱼、红眼鲭皱等鲤科的小型鱼都是很好的活饵,再差一些的如小泥鳅、小活虾也行,但效果要差很多。  相似文献   

8.
一、台钓用饵的历程简介 自从台钓进入大陆后,其饵料经历了商品搓饵、商品拉饵、颗粒搓饵、颗粒拉饵、搓白饵、拉白饵、果冻搓饵、果冻拉饵、拉糊饵、麻团,以及去年昙花一现的散弹钓法。这些在竞技钓中体现得最为清晰,也体现了我国竞技钓的发展历程,当然其中有些已经逐渐开始被禁止,比如果冻和拉糊,目的在于环保。  相似文献   

9.
海饵范围的划定不外乎沙蚕、小鱼小虾、贝肉鱼肉之类等等。比起淡水饵,范围小、空间窄,自制海饵目前还不能成为现实。就是说不可能出钓时,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买到和自制海饵。即使备到海饵又因为是鲜的、活的,出钓时受保管条件的限制和经历较长时间的钓程而死去,以致腐败变质。因此,假饵在海钓中能起到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钓鱼》2011,(7):16-17
过去人们钓鱼,以蚯蚓为代表的虫饵占绝大多数。现在台钓发展迅速,很多钓鱼比赛排斥使用虫饵,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倒退。虫饵是环保健康饵,虫饵有粉饵无法替代的优势,永远会有相当大的使用人群。当然,虫饵的劣势也非常明显:诱饵和钓饵不同,闹小鱼,体积大、皮实、难入口。认识到这些,休闲钓者完全不应该厚此薄彼,过于强调使用粉饵而忽视了虫饵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秦犁 《钓鱼》2014,(18):12-14
传统钓先诱后钓,甚至上午打窝傍晚钓,今日打窝明日钓.打窝也称做窝、布窝,传统钓攥饵团、手撒或用翻底吊桶将诱饵沉入钓点,缺点是影响鱼聚窝.另外,碎屑(麦麸、米糠、菜籽饼、豆粕等)和颗粒(小米、碎米、碎玉米)混合,总是小鱼先到,所以不急着钓,半小时后碎屑被小鱼吃得差不多了,再挂饵抛钩,所以传统钓以守为主,钓慢鱼不钓快鱼.  相似文献   

13.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14.
李益  昕东 《垂钓》2010,(8):40-41
说到蘸饵,让人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摇三摇”,它与悬坠钓用饵的雾化饵几乎相当。悬坠钓依靠雾化诱鱼,蘸饵也使传统钓法具备了雾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钓鱼》2004,(13):33-33
用悬坠钓组钓鱼,总是先上小鱼,而且没有办法驱赶它。有人说是钓饵雾化引起的,用硬饵、大饵钓迟钝,问题就解决了;有人归罪于浮标。说细标尖的浮标过于敏感,改用粗标尖浮标可以把小信号过滤掉。请问哪种说法正确?  相似文献   

16.
大小统杀 《垂钓》2007,7(10):31-32
小鱼闹窝是最令钓鱼人头疼的,常常是饵未到底,便被浮层的小鱼截杀,反映在浮标上的信号真假难辨,不但影响了钓获,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钓鱼人的心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入口性     
张炎冰 《钓鱼》2013,(20):11-11
钓饵基本品质之一,因钓组和线组配置而异,主要包括饵的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物理因素,是钓鱼的入门功夫。线组的一般规则是钓大鱼,强钩粗线;钓小鱼,小钩细线。与之配合,在钓饵就是大钩用大饵,小钩用小饵。若鱼小饵大吸不进嘴,需要反复顶撞、叼啄,等着钓饵外层溶化、剥落了,体积变小或泡软了才能顺利吸入那就浪费时间了。  相似文献   

18.
李寒停 《钓鱼》2012,(3):12-13
自从接触竞技比赛之后,他对钓鱼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有河南钓手“小鱼过硬”的特点。在拉饵钓小鱼的时期,他专攻幼鲫,练就了“拉饵钓一漂深”的技术。多年来,对浮漂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整技术和饵料配方技巧很有研究。在实战中对鱼情变化所带来的相对应变,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池钓的体会     
邹卫平 《钓鱼》2006,(4):44-45
六年前,我第一次钓养鱼池,有经验的朋友说,得用本池的饲料做大窝。可是钓了几条鲳鱼和几条鲫鱼后,小鱼闹得特别厉害,包饵再大也不行。当时我感到奇怪,密度这么高的池子,怎么会就这几条鱼咬钩?  相似文献   

20.
传统钓法在野钓中的特点是采:用粗线卧底钓,较大的浮漂加硬饵。优点是抗风、流能力较强,对付大鱼有成效,缺点是在不同自然条件下要适合钓所有的鱼种,钓组的灵敏度就显得不够了。尤其在水体较肥、闷热、气压低等自然条件下垂钓,因鱼吃饵动作很轻,传统钓组很难反映出鱼讯,致使鱼获量直线减少。而台钓法则有钓组灵敏度高、雾化饵诱钓结合功效大、起鱼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