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申文勇 《青年记者》2012,(11):31-32
地市晚报要靠浓郁的地域特色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做到导向正确、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地市晚报以地方文化新闻报道作为打造地域特色、完善报纸内容、提升报纸品位和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必将大有可为.近年来,宿迁晚报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报道地方文化新闻,增加了报纸的厚重感,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地市报,应该地方性、开放性并重,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因此,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尽可能地满足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地方特色要融入大背景 地市报是地方性综合报纸,它最大的个性特色就是地方性,这是地市地的立身之本,也是其价值所在。地市报的地方性在报道内容上的体现是让地方新闻唱主角。作为地市报,首先要保证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3.
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可读性",这是一道摆在办报人面前需要研究解答的课题。地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鼓舞群众,这无疑要有很强的指导性。然而,报纸如果没有可读性,老百姓不愿看,又何谈用报纸去"教育人"、"鼓舞人"?地市党报必须做到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才能既起喉舌作用,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软与硬的关系多年来,新闻界有种说法,地市报之所以不大受群众欢迎,一是因为报道面窄,就生产谈生产,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地市报纸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它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一方面受到来自大报业集团和省级晚报、都市报的挤压;另一方面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这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报纸构成严峻挑战。作为地市报纸,要保持科学持续发展的势头,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读者认同程度是地市报办得如何的主要标准。记者、编辑、总编辑的主观愿望和付出的劳动,只有被读者承认,报道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美感价值才得以实现。所以,寻求报纸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才能把办好地市报的主观愿望和读者欢迎喜爱这张地市报的客观效果统一起来。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包括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三个方面:共识点、共鸣点与共奋点。  相似文献   

6.
读者认同程度是地市报办得如何的主要标准。记者,编辑、总编辑的主观愿望和付出的劳动,只有被读者承认,报道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美感价值才得以实现。所以,寻求报纸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才能把办好地市报的主观愿望和读者欢迎喜爱这张地市报的客观效果统一起来。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包括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三个方面:共识点、共鸣点与共奋点。一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报社花费大量劳动感到满意的稿件,在读者中并没有形成轰动效应,甚至读者不买账,这说明了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去年有个阶段,我们报纸发了许多为政清廉、为警清廉的典型。这些报道我们精心组织,连续刊发,高题位,配评论。从编辑部角度看,  相似文献   

7.
期刊是当今世界上作为记载、传播和交流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三种出版物类型(报纸、期刊、书籍)之一。文学期刊是诸种期刊中的一个门类。而所谓地市文学期刊,目前一般是指我国的中等城市或地区一级有关部门所创办的文学期刊。这里之所以要特别谈到地市文学期刊,主要是因为它在近几年里,不但如雨后春笋,数量剧增,而且由于它以较大的版面发表通俗文学,造成了它在覆盖面和发行量方面的优势。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出版界不容回避令人深思的客观存在。面对这一客观存在,探讨和研究地市文学期刊编辑方向的问题便显得愈来愈迫切、  相似文献   

8.
地市报一般受地域限制,它的发行基本上是在行政区划的范围内,报纸所处的区域不同,它的覆盖面也就不同。地市报在当地读者中间有一种接近感,报纸刊登的都是自己身边周围发生的事。一般地讲,地市报的层次较低,所报道的领域有限,这意味着办好地市报有很大的难度。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证明了新闻是没有地域界限的。今天的地方报已不再满足知道身边之事,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外地、外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  相似文献   

9.
同读者“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是各级各类报纸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地方报纸尤其是地市报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近读者的优势。全国几百家地市报纸虽然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而接近读者则是共同的特性。所谓地方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地市报的接近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空间接近。地市报的任务是以反映本地情况为主,兼容中央、本省及外埠新闻。所有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事实,都是发生在读者周围甚至是身边的;(二)时间接近。就是指新闻发生与传播到受众之间的时差很小。地市报记者凭借接近读者的优势便于以最快的速度去发  相似文献   

10.
突出地市党报的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有特色,就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作为地市报,理所当然要突出地方特色,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在这方面,我们临沂日报主要突出以下三点。一、形成沂蒙文化特色。每个地域都有每个地域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挖掘它、弘扬它,就能突出地方特色,就是铸造其它报刊所不能及的品牌。作为沂蒙老区的报纸,就是要挖掘沂蒙文化底蕴,突出沂蒙特色,传播沂蒙文化。沂蒙山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远在5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沂源猿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人类文明。这里先后发…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我的回答是:把地市报同其他党报区别开来。此应列为第一条。人们习惯于把地市报纸称为小报,用以区别大报。与省报与中央报纸比,它的版面小,覆盖面小,行政级别也小。然而这“小”只是一种表层特征,深层的、本质的差别,则是各自不同的读者构成。认识了这一条,我们才算认识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办好地市报纸”北岳杯有奖征文活动的启事,我已从去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看到了。我觉得搞这项征文活动很有意义,尤其在目前情况下,贵刊能辟出专门篇幅让地市报纸的同志发表一些见解,对进一步办好地市报纸,将会起很好的推动作用。地市报面广量大,又有不同层次,虽然这是地域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造成的,但毕竟有一些是共同的问题,值得交流、研究、探讨。当然,有些情况和问题,中央、省、市报纸和其他专业报纸也会遇到,因此,征文更应有地市报纸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如何办好地市报纸”北岳杯有奖征文活动的启事,我已从去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看到了。我觉得搞这项征文活动很有意义,尤其在目前情况下,贵刊能辟出专门篇幅让地市报纸的同志发表一些见解,对进一步办好地市报纸,将会起很好的推动作用。地市报面广量大,又有不同层次,虽然这是地域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造成的,但毕竟有一些是共同的问题,值得交流、研究、探讨。当然,有些情况和问题,中央、省、市报纸和其他专业报纸也会遇到,因此,征文更应有地市报纸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地名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传播地域文化、凝聚集体记忆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徽文化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尝试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在"黄山改回徽州"讨论中所提到的三种媒介记忆的代表:古诗词文献中的徽州形象记忆,报纸中徽州改为黄山的报道和《人民日报》引发的微博讨论文本,去分析徽州的媒介记忆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和记忆重叠的。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内都市报发展现状 地市报纸是我国报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受报业经济规模、发行地域以及新闻报道资源、采编人员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它们又被称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目前,我国地市报纸主要有党报和晚报(或都市报)两类日报和作为周报的广播电视报。地市报纸的种类并不算多,同城媒体的竞争并不算...  相似文献   

16.
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其办报模式已经延续多年。在计划经济的襁褓中长成的这一类报纸,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以下特点:党性很强、风格严肃、版面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后,报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市场经济对新闻媒介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而地市党报作为地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地市报纸作为新闻媒介,可以使地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工作部署迅速地同群众见面,上情下达;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下情上达;传播先进思想和榜样精神,横向交流,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样提高地方报纸的社会效应,自然是报界同志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怎样加强领导,为提高地市报纸的社会效应创造条件,则是我们地市党政领导同志应该注意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薇 《新闻知识》2002,(7):21-23
都市化报纸,顾名思义就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市民化、城市化的报纸。就其属性而言,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它是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中产生的,目前己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作为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深刻地研究这一现象,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新闻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19.
罗莉  朱霞 《中国地市报人》2011,(11):109-110
广告作为报纸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同时广告本身作为一种信息,对于传播信息、沟通联系、繁荣经济、促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地市党报,要想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坚持自己的优势,办出独具风格,有鲜明特色的报纸,赢得更多读者,扩大发行量,增强影响力,都离不开广告的支持。因此,如何增加广告收入,促进自身和整个报社事业的更大发展,成为摆在我们地市党报广告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新闻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作为资源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市台,要讲好新闻故事,不仅需要用新闻敏感去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发现新闻价值,还需要锤炼新闻"钝感",保持定力,选取最佳的视角、时机与生产方式,实现新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本文以鞍山电视台的新闻综合节目《链接·鞍山新闻+》为例,从新闻的生产视角转换、生产方法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