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振山 《武当》2006,(9):53-55
福源和尚,姓杨,名荣本,字松堂,僧号福源。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海新庄人氏。出生于武术世家,祖父、伯父与父亲均以武勇闻名乡里。为严格训练,重点培养,其父让他从小跟随伯父练武。松堂天生有神力,15岁时与村人开玩笑,把三四百斤重的石磙抱起扛在肩上,并爬上大树,把石磙藏在树杈里。村里人四处寻觅,后来在树上找到,但又无法取下。知杨所为,勉求其取下。杨又如法炮制上树取下,村里人至今传为美谈。一次,他与伯父对练扎枪,稍一疏忽,被伯父锁喉枪刺中咽喉,血流如注,当场晕倒。后经抢救,经名医治疗两个月方愈。从此,他尤重…  相似文献   

2.
徐鑫  王松涛 《当代体育》2011,(38):50-52
一把普通的手枪能够在无数的电影里得到生命,但都要以剥夺人的生命来获取它的价值。当一把枪在手,谁不想扣动扳机?正如电影中所描述的,枪本身并不会杀人,能杀人的是扳机后面的那双手。克里坦顿扣动了扳机,他却从此进入了命运两重天的结局。贾瓦里斯·克里坦顿一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即使是上赛季短暂地效力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也没有几个中国球迷能记得这个陌生的名字。惟一让他能与NBA联系起来的,还是2009年他与"大将军"阿里纳斯一起制造的"持枪门"事件。那一次,也只不过是两个人在扑克游戏中玩不起,发生了争执,引发以枪相互威胁对方的闹  相似文献   

3.
本刊南京消息一本稀世而珍贵的武功秘笈——《五虎断门截户枪》日前在六朝古都南京得以发现。据南京中华传统武术培训学校校长助理王群介绍:“《五虎断门截户枪》系清代乾隆年间甲辰科会试武状元、御前一品带刀护卫,后任贵州提督之职的江苏泰州人氏刘荣庆与其胞弟(乾隆年已酉科武状元,后任山西大同镇总兵)刘国庆兄弟二人共同手抄并绘图而成;全书近千页并附有精美插图400余幅,其内容均为中国  相似文献   

4.
李少庚拿大师是第一个目标李少庚,1988年出生于河南滑县小铺乡西程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村的文化生活,远远比不上城市那样丰富多彩,年幼的李少庚像其他农家小孩儿一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闲玩。一次在帮助伯父打扫房间时,他发现了一些小圆木头,上面刻着红色黑色的马、炮、车,这让李少庚对此产生了兴趣。伯父李运献告诉他,这是中国象  相似文献   

5.
张克伟 《电子竞技》2011,(5):107-109
孩子,父亲来看你了…夜已经很深了,一轮圆月挂在头上湛蓝的天空中,如同当年在德拉诺时一样安详、宁静,也恰如十年前,你守在我跟你母亲身边时候的那个月圆之夜,那时候你还很小,却一脸严肃的跟我说你要成为布洛克斯·希加一样的战士,是的,你没有称其为"伯父",却直呼其名,听你说完这句话,你的伯父——我的兄长便咧开嘴笑了,我承认,那是他那  相似文献   

6.
《说唐》里有件趣事:秦琼和罗成互相传授本门武功.秦家锏、罗家枪,在当时都是一绝.二人都有小九九,秦琼雪藏了本门绝活“杀手锏”,罗成只字不提“回马枪”.“回马枪”是罗家枪的精华,一般使枪都是向前刺出,回马枪是反着来,他先诈败佯退,诱敌来追,过程中突然回马,反手一击,对手猝不及防,不死亦伤. 朝鲜战争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硬件配置远远不及对手的条件下,故意示弱,诱敌推进,有预谋地杀了一个“回马枪”,一举逆转了战场上的形势,彭德怀给曾经当过西点军校校长的麦克阿瑟上了一课.  相似文献   

7.
枪为兵器之祖,太极螳螂门自古就对大枪极为重视。“莱阳三山”之一的李昆山先生的大枪堪称一绝,在1933年秋参加中央国术国考时,以其出神入化的太极螳螂门“十八枪”枪法名列全国长兵器第一,同时也获银盾一枚及奖状等,太极螳螂门大枪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许海峰从小生长在一个军人家庭,早识枪支,因此他爱枪。高中毕业后,随社会潮流,他走上上山下乡之路。一天只挣几毛线,他把钱积攒起来,终于买到了一支心爱的气步枪。这是他最钟爱的猎物。从此,枪声伴他成长,慰藉着一颗爱枪人的心。他在农村劳动,下工便抓起枪来,走进山野,那树上的麻雀、田里的石子、路边的烟头、水淀里的荷叶,都成了他瞄准的靶子。许海峰22岁那年,歇冬的时候,带着枪回到了安徽老家。一天,他在附近山上转  相似文献   

9.
逆世界     
张丽娜 《当代体育》2013,(11):60-63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万个人心中可能有一万个乔金·诺阿。说说你对他的印象——蓬松的道士发髻、稀奇古怪的技术动作、激情四射的怪诞性格、"收枪入套"的庆祝手势、不要命的倒地拼抢、野性十足的大吼大叫——不管你对他是喜欢,还是讨厌,甚至是憎恶,芝加哥中锋已经成为了NBA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终极捕鱼秀     
《垂钓》2009,(4):53-53
新西兰一名男子马特·沃特森喜欢捕枪鱼,但他捕鱼的方式和其他人不同:发现枪鱼后,他会从直升机上直接跳到枪鱼上,与枪鱼纠缠一会儿,再把它放生。他还能从摩托艇跳到水中逮枪鱼,玩够了再把鱼放生。  相似文献   

11.
张方 《精武》2004,(11)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12.
大震 《当代体育》2008,(5):44-47
火箭队兰个超级菜鸟完全颠覆了过去火箭队只有姚麦的窘境,巴蒂尔在防守端的炉火纯青绝对让火箭队受益匿浅。他是火箭队最没有被开发的一杆枪——巴蒂尔的本领远不该只是在外线捅捅三分或者偶尔一个篮下勾手就没有了。他的素质应该朝着阿泰斯特去参考。一个具有典型单对单超级防守能力的攻击点;  相似文献   

13.
张方 《精武》2004,(11):20-20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14.
三皇炮捶拳门的大枪名为子龙大枪。又叫丈八枪或涨把枪。然而,不管其枪日何名,由于其度度可观,份量较重,劲力独特,故在武林中独树一帜,众口称奇。大枪,总长为一丈二寸至一丈八寸左右,重量在五至八斤左右。枪头为一尺二寸至一尺三寸,重量在一斤半至二斤之间。根据所得白腊杆粗细而定枪头重量和枪库大小。大枪的历史,据拳谱记载及调查证明,应与炮捶拳齐名。其用手、身法、步法、劲力皆与拳合,处处与拳理相通。故炮捶拳门老一辈常说:“练拳而不练大枪只会了一半,不谓兼全”。三皇炮捶第四代传人宋彦超字迈伦,在得此拳法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的倒数第三日,这个19岁的男人永远地卸下了他手中的枪。在改签周四早上去参加IEM5全球挑战赛上海站的航班之后,他驱车从机场回家,在路上,他的汽车轮胎被意外刺破导致车子失去控制,进而导致了车祸发生。他很快被送入医院,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亡。他的主队,mousesports俱乐部在得知这一哀讯后立刻宣布放弃本次比赛,其他正在前往中国旅途上的mousesports队员也正在返回德国——原本他们会在与cyx会台后,参加周五举行的赛事。  相似文献   

16.
于志钧 《武当》2006,(7):26-27
陈家沟现在传习的枪法,仅有一套花枪,显然不是他们原有的枪法。1931年,陈家沟陈氏后裔陈子明携陈家沟拳械谱旧抄本数种出示,其中两册最重要:一名为《器械丛集·陈两仪堂记》;一名题为《文修堂本》。其中记载枪法若干,现录之如下:桓侯张翼德四枪上平枪(面扎)、右肋一枪(背扎)、下部一枪(丹田气海)、锁咽喉枪(面扎)。四枪对扎法一、彼用上平枪扎我门面,我进步从大门回引一枪。二、彼又用上平枪扎我左肋,我从小门背引一枪。三、彼从大门下扎我左腿,我依面避引一枪。四、彼又起枪往我咽喉扎来,我从大门引一枪。八枪对扎法一、彼方用枪从大门来扎…  相似文献   

17.
穆圣奇门枪     
穆圣奇门枪是回族武术杨氏教门拳器械秘传套路之一,此枪乃一代宗师杨公士鹏先生(1779~1870年)所创。至今已传七代,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杨氏枪包括:双头双尖枪、阴手枪、双头枪、六合枪、小径断门枪(总套、十三枪、七星枪)、阿里大枪、月子枪、奇门枪、追魂夺命枪等单练对练套路。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王义夫以684.8环的成绩荣获男子汽手抢项目金牌。1.他的自我感觉自从王义夫走进了射击棚,举起了枪,他的自我感觉告诉了他——我肯定就是这块料……信不信由你,路在脚下……于是,他相信了自己,他决心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因为足球是一门很高深的知识。大家可以从2005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小罗纳尔多身上看到其高深的一面。球在他脚下真是如胶似漆。他的运球过人、突破射门。简直是水银渗地无孔不入。精湛绝伦。他的技术能达到这种境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很小就玩足球了。经过十几年才达到这个高峰。  相似文献   

20.
陈传银 《收藏》2007,(2):114-115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年4月20日出生于巴黎,其父是拿破化一世的二北,曾被封为荷兰国王。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波拿巴随其家族流亡德国、瑞士、英国等地。早年他信奉自由主思想,曾参与1831年意大利中部起义,但又崇拜拿破化,幻想继承伯父事业,重建法兰西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