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读了"我的集邮"栏目中王攀的文章"缘何集邮",使我了解了其喜爱集邮的原因和现状。王攀爱上集邮及目前的集邮状况与大多集邮爱好者差不多,"喜欢集邮,是因为方寸之美;热爱集邮,是因为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校园集邮汇     
正福州举行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校园集邮文化活动5月至7月,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福建省邮政公司福州市分公司、福州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福州市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集邮文化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以少先队、共青团的团队活动为平台,以集邮为载体,发挥集邮协会讲师团、集邮辅导员的作用,组织中小学开展集邮文化校园行和"我喜爱的_(集邮活动)"征文活动。(杨晓英)  相似文献   

3.
集邮,伴随邮票诞生而来,中国集邮已有160多年历史。而现代集邮则是近期的概念,本文试分析之。一、现代集邮理念现代集邮理念的核心是快乐集邮。快乐集邮观念在世界上只有2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 逐渐深入广大集邮爱好者,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我集邮我快乐,我快乐我集邮""快乐就是无忧无虑,快乐集邮是一种心态,一种平常心"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3):4-4
《集邮博览》让我免上当我是《集邮博览》的忠实读者,多年来一直把这本杂志作为集邮的教科书,杂志介绍了很多集邮的知识,让我在集邮中如虎添翼,也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不久前我在成都古玩市场上,有几个人,看到我对邮票很感兴趣,便很神秘的从箱子里拿出集邮册翻开,指着一枚"梅兰芳"小型张,不停地  相似文献   

5.
新春伊始,2022年第1期《上海集邮》闪亮登场,新辟"年少邮为"栏目让人眼前一亮。要让集邮有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就必须充分重视青少年这支集邮队伍。郭润康生前积极宣传集邮。我十分赞成他的观点:"集邮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但鼓励孩子集邮,首先要焕发孩子的兴趣……宣传集邮的意义和讲解集邮知识,使同学们树立集邮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3,(4):8-8
本刊讯于3月5日至9日举办的2003年上海集邮节趣味集邮展览"我最喜爱的集邮展品"评选活动,共发出选票4500张,收回有效选票1233张,经统计,评出"我最喜爱的集邮展品"五部,分别是: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8.
我在高校讲授集邮学课时,第一节课就要问学生:什么是集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收集邮票"。我讲道:"集邮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邮品的一项文化活动",但这一讲法是狭义的、初浅的,不是集邮的定义。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要对所讲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于"集邮",办不到。这是因为:科学界公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12,(9):37
本刊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之际,对全国集邮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组织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上海有4家基层邮协获得"全国先进集邮组织"称号和38名个人获得"全国集邮先进个人"称号,分别是:全国先进集邮组织:  相似文献   

10.
担任集邮校本课程老师、上好集邮课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也正因为行之不易、苦中有乐,这份收获更值得珍惜。2004年9月,我在厦门市青少年集邮协会曾金国老师指导下,开始接触集邮这门全新的课程。在认识邮票、欣赏邮品的过程中,我被它博大的内容和精美的形式深深吸引了,这也使得我从一个对集邮知之不多的"门外汉"渐渐地变成  相似文献   

11.
世人都说"集邮好","研究"二字别忘了。 寝废餐忘苦探索,豁然顿悟我乐了。 这是我为集邮而自撰的《好了歌》。回首自己集邮的漫漫长路,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冷暖自知,甘苦自尝。若问"乐从何来"?答曰:快乐的源泉尽在集邮'研究'二字之中"。  相似文献   

12.
把邮票当老伴在我的眼里,周紫枫对于集邮的痴迷"痴"到了"家"。他9岁起开始集邮,徜徉于方寸世界,乐此不疲,终生不辍。周紫枫50多岁丧偶,我们曾劝他找一个老伴,他说:"邮票就是我的老伴,我要与邮票相依相伴过一辈子。"他履行了这一宣言的承诺,对集邮一往情深,老而弥笃。他生前并未在国家级以上邮展获过金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集邮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15,(1):4
11月21日教育系统集邮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邮识竞赛现场决赛在科学会堂举行,杨浦区水丰路小学、黄浦区储能中学、浦东新区傅雷中学代表队分获前三名。11月27日"开放的中国,合作的世界"第三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邮票里  相似文献   

14.
一批网络集邮爱好者筹建网络集邮研究会,筹办网络邮刊《博客论邮》,邀我出任该会顾问,并要我题词。思想良久,我写了"无‘网’而不胜"几个字。  相似文献   

15.
集邮九问     
当我收到《集邮博览》采编部关于"集邮九问"的约稿时,大感意外,2009年在这一栏目作文章的都是集邮名家,而我只是一名"草根"集邮者,没有突出的成绩,与他们的距离实在很大,而且,可说的内容不多。但盛情难却,便从一  相似文献   

16.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我在读高小的时候就"集邮"了,至今已65年。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集邮,农村集镇没有集邮组织,也没有人辅导,对邮票只是好奇、好玩而已。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中央日  相似文献   

17.
田中牛 《上海集邮》2003,(11):31-31
开宗明义地说,本人不才,舍集邮数十年,迄前尚未闻什么"快乐集邮",以及由此相对而言还必有什么"烦恼集邮"(案:此词为本人杜撰,乞勿引发,免致谬种流传);想必是随着中国集邮活动的发展而分野派生的吧?且由它去。但既有"快乐集邮",拍脑门想了一忽,自我归队:我是"快乐集邮"派!  相似文献   

18.
邮学家张赓伯"集邮甚早,所藏邮学书籍亦丰","且能作精细研究而为历史之考证",人称"邮史矿"。高山仰止,实为今天文献集邮爱好与研究者之楷模,笔者在《民国稀见期刊之集邮专辑》的探访中,略有所得,旁及赓老事迹。今年3月17日为张赓伯110周年诞辰,特撰此稿敬献前辈。  相似文献   

19.
庄一奇 《集邮博览》2009,(11):51-51
笔者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集邮。1963年9月从上海支边来到新疆,40余年来,一直在新疆公安战线工作。"文革"时期,我多年来收集的邮票毁于一旦,从此中断了集邮。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重新恢复了集邮,并开始收集实寄封。记得1988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我出差到轮台县公安局办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12,(7):4
本刊讯6月11日下午,首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在杨浦区凤城新村小学举行启动仪式。这是上海市教育系统集邮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主办的大型中小学生集邮系列活动,由中共上海教育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