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所有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有其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专业性太强,被认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体裁。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如何克服"三难",写好经济新闻呢?下面根据我们的新闻实践谈点体会。一、抓取经济"热点"题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经济报道反映的题材,必须是领导关心的、广大受众心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经济事件,是群众关注的,是当地的"热  相似文献   

2.
王恩芹 《新闻传播》2009,(8):138-138
按照“新闻”这一定义推理,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就性质而言,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在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达出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把经济领域最新变动的信息用新闻报道形式表现出来。经济新闻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了工业、农业、财贸等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科技、文教、体育等非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保全 《当代传播》2007,(3):99-102
经济新闻是以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新闻.它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其题材、范围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关,它同政治、军事、文教、体育、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新闻,构成新闻的总体.  相似文献   

4.
刘楠 《新闻爱好者》2010,(2):122-122
经济新闻是关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伴随着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关切度日益提高,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也日益增强.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将经济新闻写得更易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经济新闻?尽管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公认的定义,但相对而言,笔者赞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道荣的说法: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学界与业界常言道:经济报道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较深印象。这固然同经济新闻专业性强、术语还有数字(据)多有关系,但症结却在写作上。  相似文献   

6.
吃饭要求可口,看报要求可读。可读性,是报纸最基本的品质之一。较之社会新闻和文体新闻,经济报道偏理性,思辨色彩比较浓,因此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是提高经济类报纸新闻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济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笔者个人理解,就是所报道的经济新闻要重要、要鲜活、要贴近、要实用。  相似文献   

7.
刘新荣 《新闻实践》2005,(12):49-50
面对各式各样的读者群体,都市报的财经新闻总是先天不足——较之政治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新闻缺少趣味性。所以,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 一、存在问题 首先,缺乏深度和现实意义是目前都市报财经新闻的一大流弊。有的财经类新闻只限于提出问题,无法进行深入分析;有的甚至连问题都提不出,只流于一般化的直观报道。就经济类深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是人类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来说,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依靠数字说话。它没有民生新闻那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没有突发性新闻事件那样强烈的现场感,也就是说经济报道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呆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读者越来越欢迎那些“挖得深、写得活、贴得近”的新闻。这就为拓宽新闻报道面开辟了途径。在当今,社会学渗透到经济学领域的时刻,社会经济新闻便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新闻呢?它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如何?它究竟有何功能?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当属新课题。本文仅就报刊发表的一些社会经济新闻,对社会经济新闻的特色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经济新闻的定义社会经济新闻是一个新品种。因此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就目前见诸报端的社会经济新闻而言,它应是:发生在社会和经济结合部的新闻即为社会经济新闻。它主要反映经济领域里的社会现象,回答读者普遍关注的涉及经济范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及时、公开传播的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最新状态及发展趋向的信息:它分为经济政策,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专门业务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等三类,这三类新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使经济报道具有亲和力,是摆在我们新闻丁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很多经济新闻缺少贴近性和可读性,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弱化了宣传效果。笔者就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读性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社会新闻类报道不同,经济现象纷繁复杂、专业性强,因此一些经济报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难免会枯燥、乏味、缺乏生活气息。那么,如何让经济新闻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是我们应当经常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胡卡妮 《新闻窗》2012,(4):21-22
经济新闻的覆盖面大,影响力强,不仅对经济工作本身发挥直接作用,也对各项社会民生事业等产生多层次的辐射和互动。一张综合性报纸不能没有经济新闻,上达国家经济政策,下通市井田间民情。尤其是热点经济新闻的追踪必不可少,它本身的新闻价值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报道如何从艰深、晦涩、枯燥的窠臼中走出来?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人”这一转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透视和解析.然后出之以更为鲜活可感的文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贵尝试。有人称其为“经济新闻社会化”,有人将之冠名为一种崭新的边缘性新闻文体——“社会经济新闻”,都使得原本乏人问津的“纯”经济报道。变得更有生活味、人情味。如此,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互动欲望,经济类报纸也才能真正办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及关注到的新闻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从业人员都有一种同感:经济报道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较深印象。因为经济新闻专业性强、术语和数字多,经常是“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因此如何把经济新闻写得通俗些.贴近生活些,生动些.简而言之,即化“生硬”为易懂.就成了财经记者的首要课题.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作为新闻的一种类别.经济新闻既有新闻的一般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它除了具有真实性、指导性、可读性、趣味性之外.还具有实用性和知识性。对广大的受众来说,信息量越大,实用性、知识性越强的经济新闻就越受欢迎。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大多都办起了独立的经济新闻栏目,城市电视台要把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经营好,非下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18.
所谓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 经济新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除了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许多从事经济报道的广播记者,常常为经济报道的可听性而苦恼,因为经济报道往往专业性强,技术术语多,数字堆砌、报道面窄,远不如其他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来得丰富、生动。那么,经济新闻记者如何不辱使命,使经济报道既能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又能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与人关系密切的新闻以形象而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20.
时下,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党报新闻的主角,说它占据半壁江山不为过分。那么作为党报记者,应该如何抓住地方经济亮点,把它写好写活,让经济新闻更耐看呢?从受众角度选用材料做好翻译很多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