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英语颜色词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语颜色词除本身的词汇意义外,还具有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修辞特征。从修辞与翻译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英语颜色词的用法,可以在跨化交际中更好地运用英语颜色词。  相似文献   

2.
BUT用法研究     
在英语中,but的用法十分复杂它既可以单独作介词、连词、副词、关系词、名词和动词使用,又可以和其它词或结构搭配使用,使学习英语的人在正确理解、运用和翻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困难和麻烦.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探讨but的用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广泛存在,词义灵活多变,用法复杂,其程度远远超过汉语。翻译时一方面必须针对词的联立关系确定词的具体涵义,另一方面需要从上下关系中瞻前顾后,通观全句或全段去理解词的充分的语义。任何死抠词的概念意义以及词典中词的释义,亦或望生义,都是翻译的大敌。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2004,(7):54-55,117
试卷上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词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判断其词义及用法是否相同。如“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  相似文献   

5.
有的英汉两个词表面上似乎是完全对应的,实际上意义相距甚远,用法各异。本分析了影响这种不完全对应关系的几种因素及这种词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处理”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也是一个意义模糊的词,其用法也较具模糊性,但是它在英语里的对应词却是极其精确的。因此,在翻译“处理”这个词时,我们要根据其所处语境,根据这个词所搭配的对象,做出相应的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中英颜色词的对比,来说明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英语爱好在翻译、理解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颜色概念,并尊重其惯用法;翻译时必须斟酌原的内容而作灵活的变通。  相似文献   

8.
"as"是英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其用法很复杂,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也经常出现,最常见的是用作介词、副词、连词、关系代词等。为了把"as"的一些疑难用法搞清楚,本文主要从词法、句法和语义功能入手,对"as"的一些疑难用法进行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探索,重点弄清"as"一词在句子中的词性、词义变化以及该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词组、短语、句子的各种功能和用法翻译技巧,达到准确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通过文言文字词的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字)、句式和句子翻译理解文言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学、古代社会,传承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10.
It在英语中应用广泛,故其用法多种多样,充分掌握其结构和用法,并领会相应的翻译,这对我们学习英语很有益处。现将It分为七类进行讨论:人称代词It;前指代词It;指示代词It;非人称代词It;先行引导词It;分裂句引导词It;It的固定搭配。  相似文献   

11.
经贸英语中表示各类职务的词语纷繁复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错。作利用大量例证,探讨经贸英语中常见职务的含义、用法和习惯用法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按其不同的含义、用法进行了分类。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高层经理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2)常见经贸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3)常见代理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词的用法多而复杂,句式特点纷繁众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能导致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象学外语背单词那样背课文注释、背词的用法、背句式;一是只求翻译大意,不求了解每个字的用法。为扭转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并总结了英语颜色形容词的功用。分析了在一些搭配中的语义现象,在理解颜色形容词时,不可望文生义。在翻译时,更要小心谨慎。同时与实物颜色词的用法相对比,从基本词汇与复合词的角度阐明了它们的用法特征。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引起翻译研究中的是是非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艺术再创造,翻译是复制,翻译标准是信、达、雅等命题中的科学、艺术、创造、复制、信、达、雅等都是模糊词,这些模糊词已经引起了翻译研究中的众多是是非非。认识模糊词的模糊特性,限制模糊词可能引起的歧义,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和理解他人的观点,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翻译的性质和标准,都可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用法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本文简述了如何理解特殊用法,并对其翻译技巧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由于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其可译性若用传统译论的标准来评价则非常之低。但若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则其可译性大大提高。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其翻译标准是“充分”。根据该标准,只要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能充分达到翻译目的的要求,从而充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不管译者采取何种翻译手段,管它是直译,意译,还是二者之中和,都可以认为该译文很“充分”,该源语文化负载词具有“充分”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 ,来说明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英语爱好者在翻译、理解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颜色概念 ,并尊重其惯用法 ;翻译时必须斟酌原文的内容而作灵活的变通  相似文献   

18.
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对情态词的定义及其赋值分类,文章将各种情态意义的表达形式如情态助词、情态附加成分和情态隐喻词等统称为情态化词,取例分析英语广告中情态化词的分布及翻译,进而对其语用功能进行探索。考察情态化词的类型及其在广告语篇中的分布并结合其翻译可以得出结论:恰当使用情态化词可以使广告主实现既要实施产品推销又尽可能少地承担责任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介词是学生学习英语中比较难掌握的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介词,但英语中用介词的情况要比汉语多得多.介词既可以用来引导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又可以替代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在句中充当各种状语、定语和表语,表达出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很多含义.本文就部分介词在翻译中的作用及用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便英语学习者能够灵活运用介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20.
“族、友、奴、民”四个古汉语词在现代的用法日趋普遍,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族词。用来表示特定的一类人。本文拟根据其现代用法,揭示其异同和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