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英 《科教文汇》2007,(2X):63-64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学生,才能很好的展开创新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胆大心细,不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我们要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与鼓励和肯定.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考考高中失利的压力,好多学生选择了职业类学校,可是或许是习惯,或许是失利造成的心理失衡,好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那么,这些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当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严肃有余,亲切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创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或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荒诞,也要加以鼓励表扬。  相似文献   

6.
要将“提出问题”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薛喜刚 《科教文汇》2007,(8Z):78-78
《背影》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学生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我把其中的一些记录下来。本文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教师不再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课堂师生要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对开发智力起着推动作用、维持调节作用和补偿提高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要有培养口语训练的意识,想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心理问题。包括教师的心理障碍,就是对口语训练持不正确的态度;也包括学生的心理恐惧。二是情境。教师要创设好的情境来加强口语训练。三是教师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提问能力是建立在学生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之上的,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是建立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制度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时机,提出数学问题;要让学生提出"真实"的数学问题;要正确处理让学生提出问题与追求教学效率之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陈福民  徐仙乐 《科教文汇》2010,(18):120-121
数学教学实质是问题教学,一个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激起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那么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提出哪些有效问题,怎样提出有效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等是值得思考的。所谓有效问题是指从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和教材整体的角度出发能够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感悟、探究、应用并能促进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晖 《科教文汇》2009,(35):188-189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不盲从权威,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遵循教育规律,调整教学策略,营造适宜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狄永兴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四点涵泳》中提到,"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5.
程来娣 《科教文汇》2008,(10):118-118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认为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在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要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  相似文献   

16.
肖伟奇 《科教文汇》2010,(18):97-97,102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勇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本文通过探讨培养学生提问的几种方法,唤起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常用手段,目前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有泛化倾向。课堂上教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精准性、层次性、灵活性。通过问答过程,启发学生思考,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谷祖翔 《内江科技》2010,31(2):163-163,195
本文把阅读教学中预设问题与不预设问题两种教学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阅读教学教师要不要设问、何时设问、设问的难易度如何都无硬性规定,关键要看学生有无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自学能力。同时指出,设问应注意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大学外语课堂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点拨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要给出最全面的概述。在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可以真正的达到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的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在新课标中有突出地位,是提高学生兴趣、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使学生适应探究式学习,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交流探讨,教师自己要结合当地的条件、学生的条件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