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侯玉芹 《今传媒》2023,(5):114-117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粉丝文化的变化以及粉丝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粉丝文化的成因与影响,认为粉丝文化“双刃剑”效应明显,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要形成合力,推动粉丝文化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帮助青少年在粉丝文化中找到正面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2.
马宁 《今传媒》2015,(3):26-28
本文结合信息社会语境对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分析。首先对于新媒体的数字化、交互与互动等关键技术特性以及传播主体“以人为本”的由来进行了界定,之后通过梳理人作为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在相关语境中的表征和与技术的关系变化进一步呈现“以人为本”的内涵,最后结合新媒体使用者的“评论”行为在应用层面,探析了新媒体“以人为本”的形态特征以及传播主体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蓉蓉 《今传媒》2016,(9):24-25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则极大地解放了人的感官能力,这一点在明星与粉丝双向互动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媒体的发展多方面地丰富了粉丝文化的内涵。本文结合新媒体语境的传播模式,分析明星与粉丝的双向互动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春霞 《视听》2021,(1):8-9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为粉丝民族主义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促进了粉丝民族主义的国际化进程.粉丝民族主义是一种青少年表达自身爱国情怀的亚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青少年的爱国共鸣.但是,粉丝民族主义事件一般是突发性、集体性的,在行动过程中极易陷入游戏化、表演化、情绪化、理想化的深渊.因此,要加强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加强网络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薛体伟 《青年记者》2017,(27):43-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失语”问题.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或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伴随着卫星通信、多媒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产生,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相区别的一种传播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边界不断拓展,如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电视、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构了一个新的社会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和使用语言环境的简称,新媒体语境是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传播方式、言语表达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层面含义的复杂语境.新媒体语境下,意愿表达扁平化、时空传导无限化、身份认可虚拟化等特点,决定了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6.
梁亮 《声屏世界》2017,(9):64-66
费斯克的粉丝文化理论中将粉丝的生产力分为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粉丝们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将自己创造的符号意义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又在这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声明行为来进行身份划界.粉丝的文本生产力虽然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更大的可能转化为经济资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愈加分明的身份划界阻碍了具有依附性的粉丝文本的传播.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们还是只能通过消费来进行生产.本文将从费斯克对粉丝生产力的定义出发,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生产力的强化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大众文化兴盛的时代,粉丝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消费语境下研究粉丝文化也有更重要的意义。魅族手机的粉丝文化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迅速引领粉丝带动消费的热潮。可以说魅族粉丝文化具备了中国当下大众消费文化的样本特征,是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意义生产、仪式传播、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张帆 《新闻记者》2014,(1):84-87
当下中国舆论形态的变动,同时发生在全球化与媒介化两个语境中。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国际舆论与国内舆论互动显得更加频繁,舆论形态更为复杂;另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不仅是一种传播的手段和载体,更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新媒体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了话语表达空间,为民主增添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转型中国的各种矛盾与冲突。这些冲突与矛盾,集中表现在新媒体与群体性事件的结合上。毫无疑问,新媒体加速了社会动员的速度,扩大了社会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围论文进行文献分析,从新媒体与社会热点事件、新媒体与人际交往、新媒体与城市传播、媒体自身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新媒体所重构的社会,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改变,描绘了一幅新媒体时代社会各要素在变化中发展的新画卷,从新媒体视角切入,为当下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黄晓军 《新闻界》2012,(15):72-75
传媒功能随着不同的社会语境而改变。当前,传媒面临着风险社会和新媒体两种语境,这两种社会语境带来社会的媒介化,风险事件成为媒介化事件。在媒介化社会中,传媒发挥功能时可能增加风险,也可能降低风险。政府和公众对传媒有着不同的期许,传媒功能的扩展与深化有着不同的限度。传媒功能的扩展与深化以专业标准为限度就能兼顾政府的工具限度和公众的需求限度,提升媒介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赵淼 《新闻爱好者》2023,(8):110-112
语境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全媒体概念,新媒体语境即依托新媒体创造的环境。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具有碎片化、故事化、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优势。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成果颇丰,但文旅文创融合成果的媒体推介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尚显不足,其传播推广应借助新媒体语境优势,融入“互联网﹢模式”,注重海内外传播体制建构,创新推广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准推介。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与批评生态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零门槛"的准入条件致使主流专业影视批评趋向边缘化,新媒体影视批评被重新认知。自媒体主体广泛参与新媒体影评致使影评秩序重构,催发影评新生态发展。新媒体环境中影评发生形态变革,批评形式逐步向口语化、视像化、微碎化发展。本文从新媒体催生下的批评语境嬗变出发,在数字媒介语境下结合其社会功能影响,对新媒体影评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解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香  李蔚 《当代传播》2011,(1):48-50,54
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会对之进行传播.本文认为,我国传统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经历了"蛊惑与教唆框架"到"去语境化的事件过程框架"再到"高度语境化的社会冲突与怨恨框架"三个阶段.而我国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则主要为实现"造势"与"溢散"、行动动员与"快闪行为"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敏利 《传媒》2021,(7):30-32
泸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于2019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从新媒体"困难户"成长为能够自主策划宣发、打造新媒体"爆款"的县级政务融媒体大V.泸县融媒体中心在扎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泸县风俗故事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通过积极传播正能量,讲好地方故事,短时间内打造出多个传播"爆款",粉丝群体不断壮大,传播声量大增.本文结合泸县融媒体中心转型升级之路,探析县级政务融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创新发展,为其他县级融媒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孟威 《青年记者》2021,(19):22-25
本文以新媒体为侧重,从媒体与粉丝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粉丝文化的形塑与演进,着重揭示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媒体与粉丝之于粉丝文化的功能作用,二是媒体与粉丝互动关系下的粉丝文化形塑,期冀深化对媒体文化功能及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关系和文化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新媒体语境"一词被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借助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看到不少相关题目的论文,例如"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新媒体语境中的广播应对之策"、"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新媒体语境下的品牌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新媒体语境下的危机传播与应对策略"等等.然而细察之下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将"语境"一词一般性地等同于"背景"、"时代"、"环境",而未对"语境",尤其是"新媒体语境"进行必要的界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媒介技术发展历史的整体视野,在平台化语境中对新媒体内容生产过程及其各个要素的变化进行辨析:持续互动的消费场景,赋予了消费者介入内容生产的能力;以大数据形式呈现的流量,促成了内容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属性,与内容产品形态演进有着内在关联。在揭示生产主体、生产资源以及产品形态变迁的基础上,思考新媒体平台功能与价值的实现方式,解读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客观认识新媒体时代内容景观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高考逐渐脱离原本严肃、权威的媒体形象。在一次次新媒体催生的"闹剧"和戏谑现象影响下,其媒体形象出现娱乐化的趋势。高考媒体形象的娱乐化主要分为由新媒体传播特点引发的去权威化以及传播内容娱乐化引起的去严肃化。娱乐化对于高考本身而言有利有弊,但目前其媒体形象有待改变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王鹤 《视听》2018,(11):64-65
本文从电影叙事语境出发,以抗战胜利后到"十七年"这一阶段的抗日电影为论述重点,通过对比的方式阐述抗日电影在这一时期叙事主题的变迁,包括文化社会语境对叙事主题的影响、该阶段抗日电影叙事主题变迁的具体体现,最后提出该阶段抗日电影主题的变迁对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下抗日电影叙事所产生的启示,即以叙事语境为依托才能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挖掘出抗日题材电影叙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思想及前沿科技发展的直接映射群体,学生的精神生活场域以及价值观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此大前提下,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为题,对新媒体语境下对教学话语样态的影响、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方向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希望为新媒体语境下教学改革的同步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