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地带,文章以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用户连接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依托新闻产品、分发渠道、品牌延伸重塑连接的实践,为媒体融合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媒介传播并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了媒介传播。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其他体育、艺术文化等等形式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别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浸染着媒体的发展。单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来看,媒体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在城市的"建筑文化""城市本土风俗"。本文以纸媒《哈尔滨日报》所传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范本研究其传播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斌 《青年记者》2021,(18):8-12
社区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新领域,其学理特质在于关注线下世界中情境化、物质化、关系性强的沟通活动,对于考察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嵌入关系与互动机制具有特殊价值。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社区传播的实践应当深入开掘信息传播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从顶层设计、联动机制、社区媒介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居民日常生活的"传播基础设施",社区传播的研究应当以治理之维的发掘和解释为学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邓庄 《现代传播》2019,(3):50-55
从空间视阈出发,阐述了城市记忆是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空间实践中生成。怀旧和纪念空间是城市记忆的表征,媒介书写建构了多样化的城市记忆,民众则通过社会性、日常化的行为实践来维持与认同城市记忆。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催生了新的社会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大众与城市记忆的接触与对话。城市记忆的建构与传播需要给不同的记忆内容与形式提供空间,真正建构以人为主体,以有益于人的体验和解放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段爱峰 《东南传播》2014,(11):49-52
本文以框架分析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一般应用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研究的框架理论尝试与自媒体微博相结合进行较微观的研究。分析得出微博传播主题集中、突出人物特色、全城媒体联动以及话题具有公共性是推动"全城义剪"公益个案获得成功并引发公共性讨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日趋重要、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其中不乏出现了一系列的值得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以网络为媒介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加深了城市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体城市。传统的实体城市与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城市正在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形象传播也突破了传统的陈旧模式,呈现出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态势。现如今,城市形象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文本研究。要说到城市文本,就不能不提到文本。那些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自身、社会、信念及其附属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媒体文本。文本是意义的载体。而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性的空间实体,它还是一系列以时空为载体的抽象符号。城市文本产生于城市,存在于城市,它在时间上呈现着稳定性和周期性并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城市文本在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空间的组成,也是意识空间的再现。这一点它与媒介文本的绝对再现性不尽相同,因为城市文本既是一个个物质性的载体,也是一系列意义的集合,同时还是我们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和素材。本文希望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入手,参考以往的城市传播理论和城市文本研究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并结合广告的作用理论来解释城市文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分析总结后对这些城市文本的更新策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见解。最后,本文将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出发,探究城市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的联系。针对当下与城市形象传播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城市文化价值的突显、城市文化原型的表达、城市形象品牌塑造、旧城改造等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城市文本更新策略,为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传播在解构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下的传受者关系和话语权体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媒介传播空间呈现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混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道德空间紊乱等新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主体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道德自主性的发展,但在文化、网络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主体也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从伦理层面规避自媒体传播乱象、规范主体行为,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现实与虚拟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袁雪渊 《东南传播》2016,(10):96-99
自媒体传播在解构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下的传受者关系和话语权体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媒介传播空间呈现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混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道德空间紊乱等新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主体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道德自主性的发展,但在文化、网络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主体也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从伦理层面规避自媒体传播乱象、规范主体行为,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现实与虚拟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9.
朱茜 《东南传播》2020,(3):123-127
在现代社会,作为交通工具的地铁连接起城市的各个节点,地铁辐射的城市地区作为交通枢纽,带动周边地区不断发展起来。地铁空间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一个有着完整体系并使自身成为一种建构关系的空间场所。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地铁空间的内涵不断丰富,地铁媒介的空间特征也不断强化。地铁空间作为一个聚合的媒介空间,联结着空间中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承载着一个城市的集体认知和形象。数字媒体时代地铁空间作为一个承载主体实践的实体空间,其物理空间、生活空间、行为空间、价值空间特征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0.
"议程设置"的现象自古有之,只是在大众传播时代"议程设置"的现象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从"议程设置"的权力归属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对口语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小众化传播时代以及私人媒介传播时代的议程设置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事件设置议程(口语传播时代)——大众媒体设置议程(大众传播时代)——受众设置议程(小众传播时代)——事件设置议程(私人媒介传播时代)的"议程设置"权归属的演变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媒介本属于公共空间,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在多媒体时代,"公"与"私"的界线开始模糊。借助网络平台私人议题开始进入媒介公共空间,媒介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本文试结合"富二代砸六位数在《北京青年报》寻女友事件"和"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事件",分析多媒体时代媒介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期引起大众传播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12.
李玮 《东南传播》2018,(3):74-77
城市社区传播研究在我国的兴起,是转型期的社会发展、社区治理的政策倡导、社区居民的沟通诉求以及传统媒体的求存探索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总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传播研究呈现出结构功能取向、大众传播聚焦、测评体系缺失三个特征。为了能更贴合城市社区传播实践、更好促进城市社区"可沟通"价值诉求的达成,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城市社区传播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机制的揭示、移动互联语境下城市社区媒介转型实践的探索、城市社区传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城市社区居民的类型特征提取与媒介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孟伟 《现代传播》2006,(2):54-56
信息社会媒介传播体现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具有小众传播的特征.这种小众传播以"族群"传播理念为核心,"族群"更强调传受主体之间所建立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解释当代传播行为的一个核心因素.当代"族群(group)"①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媒介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目前广播领域中的"族群(group)"传播理念应用,一方面体现在类型化电台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他综合电台中,强调节目呈现出一种小范围的私人交往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90年代五本大众传播国际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为主要依据,考察和分析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西方媒介效果研究受到大众传播学者和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充分重视;研究呈现微观层面的深化、精细化的研究发展态势,更加重视人际传播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的理论建构严重不足;研究受到社会资助有限,势必影响其研究的深度和外在效度;欧、美研究者在媒介效果研究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比较了当下媒介效果研究与其历史上的"有限效果论"、"回归强大效果论"的关系,并指出,当下效果研究面临如何进一步理清媒介效果的发生过程、提升理论建构水平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赵呈晨 《新闻界》2015,(5):11-16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是各个学科日渐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迄今为止的传播学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时间的角度纵向分析了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结论以及理论视角的变迁,同时也从空间的视角横向对比了职业空间、地域区间以及虚拟社会的差异,进而展望传播学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与社会学研究相比,传播学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狭窄维度之中,更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关照大环境中的传播因素之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企业自媒体已成为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与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企业自媒体在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大众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企业自媒体与企业形象的含义及其意义,提出企业自媒体建构与传播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林玮 《新闻知识》2001,(12):11-13
所谓传播,在传播学研究中一般被分为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类。实际上,从"假于物"与不"假于物"这一角度,还可以把它们简化为两种,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其中,"假于物"与不"假于物"是一大关键。换言之,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最为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多出了一个东西,这就是:媒介机器。借此,大众传播媒介完成了从"面对面"到"面对机器"的根本转换。对此,从关于大众传媒的形形色色的定义中,就不难看出。美国传播学者沃纳丁等人指出,在传播学者的研究中,不论对"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定义,其中都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媒介技术发展为人际交流创造了异于实体空间的技术空间,显示了社会交往的更多可能性,个体在其中能够表达更为复杂的传播诉求。在技术空间内,人际传播由新型联结造成了狂欢化的交往特征,同时又弥漫因弱化现实关系并过度技术依赖而造成的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介的使用是形成狂欢与孤独、联结与区隔、社群化与"超现实"化等交往实践悖论的技术基础,也成为新媒介文化形态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究竟是不是媒体?如果按照传统的媒体概念来界定的话,博物馆既不是媒介,更不是媒体.但是,传播学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秉持着泛媒介观,即一切事物都是媒介,甚至如铁路、电线等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中与信息传播并无关系的介质都是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以这种观念重新思考博物馆这类实体机构,毫无疑问,博物馆也是一种媒介,且可被称为实体媒介.以这种思路看待博物馆,就会发现博物馆与媒体之间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实体空间或者实物,都是由人建构起来的,都具有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功能,同时,它们作为一种空间结构,也都构成了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新空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有着一定的传播功能的实体.因此,从作为媒介的博物馆和新媒介塑造的博物馆两个方向去理解博物馆与传播的关系,来构建博物馆的传播学意义,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英国著名学者简·基德(Jane Kyd)将这一思路运用在对博物馆的研究中,形成了《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一书.该书由学者胡芳翻译,是当前国际上博物馆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