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阿嵯耶观音的由来.阿嵯耶观音圣像及其名称最早出现在作于南诏中兴皇帝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南诏图传>也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分为图画卷和文字卷两卷.在图传中,阿嵯耶观音七次化为梵僧,七次度化众生,并授记南诏立国,以诏诰天下,南诏立国是君权神授,神圣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10,(9):82-84
2010年8月19日开始在大理古城文献楼展出的国宝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系近日州人民政府从美国征购回故乡大理的国宝"阿嵯耶观音"。阿嵯耶观音为大理国(宋代)时期造像,青铜鎏金,高45.5厘米,呈站立状。观音造像硕长纤细,形态优美。高髻冠巾,宝冠正中端坐有一阿弥陀小化佛。观音前额有白毫,眉如弯月,秀目微启,双目前视。直鼻,小口薄唇,双唇微  相似文献   

3.
顾霞 《大理文化》2007,(2):60-61
被称为“云南福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阿嵯耶观音,是唐宋时期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地区最典型的佛教造像之一,为大理本土上崇拜的阿吒力教派供奉的主要神祇,白族最崇拜的信仰偶像,也是自古以来大理皇家的主尊观音。  相似文献   

4.
金岛中秋夜     
夜的翅膀盖下来,双节降临的南诏风情岛华灯齐放,阿嵯耶观音的圣光感召着远方游子泛舟渡海,投向她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阿嵯耶观音造像,为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它是最能代表大理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品,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在收藏界也有着许多忠实的"粉  相似文献   

6.
在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中经常见到一种风格独特、造型如一似女非女的观音造像。此类观音造像在当地名为——阿嵯耶。笔者想就对观音造像的了解,对此作简单的概述。据调查目前全世界仅有十多尊。流传国外的有:圣地亚哥精艺博物馆(见图一)、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相当于我国东周的中期,古印度的大圣人释迦牟尼创立了辉煌的佛教文明。大约在东汉初年,经贯通亚洲的丝绸之路,佛教从新疆传入中原,或许更早些经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传入洱海地区。佛教传入洱海地区后,特别是南诏、大理国对意识形态统治的需要,经两朝皇家的倡引,使南诏、大理奇迹般成为佛国。而在佛教诸佛、菩萨、尊者、阿罗汉中,阿嵯耶观音是大理白族缁素两众最为信奉的第一神祇。  相似文献   

8.
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理早在古代就享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文者典籍也,献者人才也!作为偏居祖国西南边陲的弹丸之地,不仅在改土归流后的明、清两代就曾产生过三千举人进士,白族先民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代不乏人,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创作和留下了一批《南诏图传》(唐)、《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宋)那样的鸿篇巨制,崇圣寺三塔(唐)、剑川石窟(唐)、南诏德化碑(唐)、南诏铁柱(唐)、金翅大鹏、阿嵯耶观音等众多的艺术瑰宝和传世经典。  相似文献   

9.
正蒙世隆于877年死去,儿子隆舜登基继位,时年十七岁,“明年,改元贞明,又改元嵯耶、承知、大同,改国号曰大封民国”。隆舜,又名法,对于他的评价,史家大都有失公允,给出的结论是,“法好畋猎酣饮,委国事于大臣”,隆舜喜好打猎,喜欢长夜饮宴,至于国家大事,他一挥手,别烦我,让大臣去处理吧。于是,大臣就逐渐掌权。大家觉得,隆舜不好,不理朝政,应当承担南诏亡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观音信仰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李利安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盛传不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观音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自从魏晋时代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便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1.
阿吒力是梵文(A)cāyā的音译,(A)cāyā从古代印度(天竺)的摩伽陀(Magadha)国传入洱海区域后,由于翻译时所采用的汉字不同而出现"阿吒梨"、"阿庶梨耶"、"阿阇梨利"、"阿左梨"、"阿拶里"、"阿阇哩"等几十种.中原汉族地区称阿吒力为"导师","轨范师",而洱海地区则广泛称之为"师僧".白族称之为"师子薄",与教书先生同一语词,而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碑刻、写经之中,阿吒力又往往自称为"密宗师"、"大密法师","密坛主"、密宗教主"等等.  相似文献   

12.
沪生 《世界文化》2007,(12):42-43
我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时候,有幸参加了阿尔及利亚国防部组织外国驻阿武官到阿南方的旅行,前后共10天。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与我们联欢的居住塔曼拉塞特地区的图阿雷格人。  相似文献   

13.
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与区别李利安一观音菩萨的身世信仰是佛教观音信仰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学术界对此很少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分析,甚至一部分人对此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这是十分遗憾的。本文试图根据各类观音经典的记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0,(5):94-95
一尊罕见的明代早期骑狃观音铜像,在流落美国72年后。终于回到祖国。落户苏州太湖西山岛上的观音寺。据国内著名文物及考古专家介绍,此骑狃观音铜像为现存唯一一尊此题材的青铜等身法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实属稀世国宝。日前,骑狃观音铜像由美国著名侨领沈方山夫妇从美国经上海护送到苏州西山宝山寺暂时供奉。  相似文献   

15.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大乘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观音信仰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相关"疑伪经"和各种"观音灵验记"的出现,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苦难大众把观音菩萨奉为"救世主",致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广为盛行.唐宋至明清,"变文"、"宝卷"讲唱观音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广泛流布,观音道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洞等纷纷营建,形成了中国化的观音,使其信仰愈演愈烈,至今仍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四川省遂宁市利用当地的观音民俗文化资源,打造"西部观音道场",以此突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即将成为西部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观音菩萨,又作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取"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之意,乃四大菩萨之一,颇得民众崇敬供奉。因此,在传播佛教文化中,民间对观音的崇敬、追捧远在其他佛教神祗之上。而观音的造像从印度舶来后,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并开始逐步演化,其宗教形象也开始添入了中国元素。尤其至宋、元时期,其造像特色完全融汇于陶瓷工艺作品中,以至于宋元制瓷工艺,以近乎于"沉静雅素"的特征而遐名,在中国陶瓷史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本文试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观音造像作品为例,来阐释宋元青白瓷观音造像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很多很多佛教的名山和寺庙,像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个菩萨的道场,山东灵宕寺、天台国清寺、荆州玉泉寺、金陵栖霞寺则是古代著名的丛林。就说现在的北京吧,房山云居寺、西四广济寺、城南法源寺、城东雍和宫,也都是庄严肃静、金碧辉煌的,到了佛教节日,少不得要大做法事,热闹一番。其实,佛教和中国结下的这个缘分也实在有年头了,东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和新疆一带)传来之后,很多中国人就慢慢信仰上了。中国的文化也就从那个遥远的年代起逐渐浸透了佛教的思想养份。我们…  相似文献   

18.
幻丽奇巧飞来山,观音赐福传民间。 天设地造大墨斗,先师拜鲁班。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诗人中我最喜欢的是勃洛克、别德内依和克留耶夫。别德内依在形式方面给了我许多帮助,而勃洛克和克留耶夫教会了我怎样抒情。 1919年我和一些同行发表了关于意象主义的宣言。意象主义是我们当时想要坚持的一种形式流派。但是这个流派自身缺乏基础,因为它只追求有机的  相似文献   

20.
普陀山中谒观音郑国铨普陀山的名声和观音菩萨联系在一起,真可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老太太遇到为难之事,脱口而出念道"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小孩子们也从《西游记》中知道,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灾难无法对付时,孙悟空就驾起斤斗云到普陀山紫竹林中求助观音菩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