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杂技舞台上舞蹈与杂技的融合 (一)舞蹈在杂技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杂技自古以来就与舞蹈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我国汉代的百戏就是兼容舞蹈和杂技于一休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在目前的杂技表演中,一般都会融入舞蹈元素。杂技和舞蹈都以人体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二者融合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年来,杂技根据新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与舞蹈的融合愈加紧密。一、杂技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杂技与舞蹈都属于形体运动,受运动学的制约,都需要一定的柔韧度和灵敏度。现代杂技是指杂技演员用身体做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为观众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则是通过人体各个部位进行舞蹈动作的展示,从而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3.
杂技和舞蹈是两种相似的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杂技艺术已完成了从地摊到舞台、从形式单一的技巧展示到表演形式多样化再到杂技剧的诞生,但是杂技教育相对于舞蹈教育而言,还明显处于散漫滞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新马戏""当代马戏""新杂艺"等是当下描述日趋流行的全新杂技马戏表演艺术概念的字眼,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使笔者带着好奇开始关注,并在资料和信息的了解与研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初步认知。有关资料显示"新马戏"主张打破门类边界,使艺术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这与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在传承创新的发展路径方面,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相通的,杂技和舞蹈均为肢体艺术,关系最密切,把舞蹈教学运用到杂技教学中去,是我们当下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舞蹈与杂技的关系 杂技亦作"杂伎",是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狮子舞等。现代杂技是指,杂技演员用自己的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进行表演的节目。舞蹈,作为一种社会的审美形态,是一种把人的内在生命力转化为外在的、人体有节律的动态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余家杂技《空中大飞人》近日入驻福建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空中大飞人》,是河南余家杂技近两年排演的创新节目,它把体操、杂技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高度提炼,混合编排,在动作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在道具上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勇敢惊险的气质。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世界杂技  相似文献   

7.
<正>荷兰的马戏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也有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荷兰与中国杂技结缘,“星辰马戏”为中国杂技艺术走向欧洲市场做出了不少贡献。荷兰马戏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1796年,荷兰出现了第一场马戏演出,演出是在荷兰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代尔伏特举行的。马戏团老板是皮特·马吉托,节目有《走大绳》《马上杂技》《手技》和滑稽等。这次马戏演出不是在马戏大篷里,而是等当地集市结束后在场外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的象征。观当今世界马戏业,除朝鲜等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马戏团和杂技团都是企业。中国杂技艺术团体实现了文化体制改革,转为企业,为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世界三家著名马戏企业的领导者为例,分析他们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具有的魅力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美的新马戏是对传统马戏的巨大变革,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新颖的创作理念和表演形式在国际演艺市场获得成功。本文通过观察新马戏对中国杂技发展启示的,探索中国杂技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一、跨界艺术新马戏1,新马戏起源、特点、发展新马戏也被称为当代马戏,是以故事情节或主题贯穿于传统马戏技巧、戏剧艺术和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表演艺术,20世纪末在法语区国家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而闻名。  相似文献   

10.
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近300位中外杂技艺术家同台竞技,杂技奇葩在东方杂技大赛场竞相绽放;马戏论坛、杂技商演项目洽谈会、马戏大篷演出、杂技节公益演出等活动丰富多彩,影响广泛.让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真正成为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观众审美意识的更新,传统的杂技表演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杂技艺术融入舞蹈艺术成为当今杂技表演的发展趋势。一、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关系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的杂技作品已经吸取了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元素,展现出杂技与舞蹈相融合的现代杂技艺术发展趋势。如2004年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获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评价,该作品将舞蹈与杂技巧妙结合,和谐唯美。又如荣获百戏奖金奖的杂技《笠影?斗笠旋技》,利用斗笠与软功  相似文献   

12.
一、杂技表演与服装 当代的杂技表演舞台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设计人员精心打造,特别是表演服装在杂技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杂技表演服装是戏剧、舞蹈、体操及舞台美术组成的一部分,是设计师通过与杂技剧目充分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13.
杂技,亦作“杂伎”,广义上指的是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魔术)、舞狮子、马戏、驯兽等一系列技艺的总称。广泛概念上的杂技,实际上可以分为杂技(一般概念)、魔术、马戏和滑稽四类。但现代意义上的杂技艺术,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动作完成的一系列表演性节目的称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杂技马戏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着力研究马戏艺术的创新.使植根于民间的马戏艺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华东地区马戏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28日,河南省杂技集团历时半年精心创作的大型奇幻杂技精品剧目——新版《水秀》之《龙石》在水秀国际大剧院公演。新版《水秀》之《龙石》是一台以杂技为基础,融合魔术、滑稽、舞蹈、体操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原创奇幻杂技剧目。它撷取杂技之乡龙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流行的"新"马戏十分引人注目(国内称"新"杂技)。该名称来自法国,目前国际上未有明确的定义,国内杂技界也还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比较认同的特点是:"新"杂技包含杂技、舞蹈、戏剧、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等表演形式,演出规模以少量演员为主。一、从名称上看"新"太阳马戏团为行业带来了"秀"的概念,为什么太阳马戏要用这个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第11届吴桥杂技节的国际马戏论坛,俄国的杂技史学家提出:在当代可以分出四个最为成熟的杂技艺术流派,它们曾经并仍在对世界杂技的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这四大流派是中国、欧洲、俄罗斯及加拿大流派。"中国的杂技艺术,中国的杂技大师们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的杂技演员目前是对当代世界杂技发展发挥影响的主要群体之一。"(见《中国的杂技艺术》,弗拉塔朱尔·谢尔格宁著)"中国流派",这是一个外国学者的提法。我国的杂技工作者是否也想过中国是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特征是什么?这个流派怎样才能发扬光大,这是我今天主要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期,借全球马戏学校联盟委员会召开会议之机,笔者就澳大利亚杂技教育问题与澳大利亚国际马戏节艺术总监詹思敏·斯特拉佳进行了深度交流。詹思敏·斯特拉佳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马戏界的一名新秀,在各国际马戏节担任评委。她从事杂技表演及编导多年,担任过澳大利亚艺术研究院院长,并开办杂技培训班,参与创办目前澳大利亚重要的杂技活动澳大利亚国际马戏节。  相似文献   

19.
正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是甘肃省杂技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历经两年之久的创排、修改、打磨,2019年12月19日,在兰州黄河剧院成功上演。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取材于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故事——《鹿王本生图》,以及大家熟知的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九色鹿》。它运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以杂技技巧的解构、重组为重点,进行了一些为杂技剧服务的叙事改编,并参照西方新马戏的艺术理论与表演形式,以戏剧性结构编创了鲜明的情节与人物设置,又以杂技与舞蹈、音乐、武术、戏剧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部由四幕构成的杂技剧。  相似文献   

20.
正杂技作为一门历史悠久、极富魅力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但结合了体操、舞蹈等学科内容,而且涉及音乐艺术及大量特殊道具的使用技巧等,从而赋予了杂技表演极具内涵的特质。杂技表演对专业演员的多元化要求,决定了在对杂技学员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然而,在我国开展的杂技教育通常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在强调四项基本功练习的基础上,传授学员杂技技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