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的提出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方向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提出了更为深远的人才培养要求。融合行业、企业、政府、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生技术领域,为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远大的目标。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入手,进行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讨论与实践,探索适合独立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日渐突出。在新工科理念下,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共同方向,从伦理学的角度规范和衡量工程师的行为,应用案例教学将工程教育拉回实践,开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实践新路径,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刘冬颖在《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1期撰文指出,新工科建设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变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牵动。"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还应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层面的成长。高等学校要探索基于新工科建设为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推进和全球疫情持续化的大环境下,本文对电工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优化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同时开发了新的教学实验,建立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和要求的“线上+线下”“虚拟+实境”“独立+主题”“多方式协同”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了“线上+线下”实验同步双向考评机制。实践证明,电工学系列实验改革确实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新工科视角来看,工程类专业通识教育需要构建立德为本、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系统协同四重价值向度.立德为本价值向度意指新工科视角下工程类专业通识教育要教导工科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与时俱进价值向度意指新工科视角下工程类专业通识教育要立足美好生活创造的时代背景前进、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需要前进,创新发展价值向...  相似文献   

7.
以BIM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过程与信息化、智能化高度融合的创新建造方式。建筑行业对高校BIM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BIM知识成为落实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聚焦建筑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首先阐述了BIM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国内外高校BIM课程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特征。然后根据行业与教育界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BIM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对具有学科交叉性的BIM知识体系进行了归纳。最后,文章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体系的IMAC基本框架,在说明、操作、应用和协作四个阶段植入或单独设置BIM课程,对BIM课程体系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和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的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方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新工科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以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省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为例,面对新工科建设专业需求,学习国外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面向本地经济社会需要,以德国应用型大学模块化理念,构建连接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工程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面向未来,面向"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全面梳理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了基于"雨课堂+中国大学生幕课"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及基于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不仅要求工科高校大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弹性力学是许多工科高校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在土木、水利、机械、航空航天、能源和交通等工程学科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对弹性力学课程教学以及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课程间相互渗透及与工程案例相结合以及理论知识与校内外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也从制造大国逐步转型成制造强国.完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工程学科的特点进行探索,为培养创新型及复合型工程类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用工程哲学思想来整合与改革现有工程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树立当代工程观,构建新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探讨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加强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工程教育的新焦点。本论文尝试从工程哲学的视角,探讨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新世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这一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所在,做好理论型课程思政工作有"上海经验"可以借鉴,但工科实践类课程领域"课程思政"尚无范式可循,分析实践类课程的特点,以案例形式展示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方面如何开展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工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级水路交通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针对武汉理工大学现有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港航专业虚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具体方法,实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实验环节的优化转型。该体系为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可辐射全国同类专业,为新技术融合、新工科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项事业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出专业过硬、政治可靠、能力出众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所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整体状况,然后总结了新时期对辅导员思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的具体路径,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基本思想及“一带一路”的道路建设发展战略,以我国地方院校的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阶段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内容庞杂、课时较少、实践性不足及创新性缺乏等现状。基于“新工科理念”,本文提出了契合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策略,使得课程教学更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及考核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应用及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工科专业培养的首要目标。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平台。文章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基于CDIO理念、回归工程"的建设思路,探讨了以"校企互动、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合作基地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分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4.0的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建筑产业正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高端方向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使建筑建造技术、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培养新工科背景下适应建筑产业高端、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土建类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力量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专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土建类专业的结构优化、人才质量提升和高水平教学团队打造的方法和思路,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工程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教学管理,协调学校各种资源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地方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主要成效以及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出发,树立服务育人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科院校研究与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分析当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内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下4个方向进行了探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建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基地和科研服务地方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为其他院校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