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2017,(1)
<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八陈图,一名八阵图。或问:八阵图是什么?答案莫衷一是。一曰诗歌。民间流传不少歌咏武侯《八阵图》的诗,其中以杜诗最为有名。杜甫晚年离成都草堂南下,由云安移居夔州,有《八阵图》诗一首,其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文本本义(或称原义)和意义(或  相似文献   

2.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曰邛,皆夷种也。"本文据此记载及其它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之邛人部落"邛都夷"却分布于滇以北越巂郡"邛池"一带。那么,蜀地邛人与越巂郡的邛都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者孰源孰流?蜀地的大石文化遗迹与越巂即今川西南发现的大石墓是否均是邛人所为?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此问题从目前的考古文化看虽尚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对于认识蜀与西南夷的关系以及蜀人的族系面貌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其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诚非虚言。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是三国这幕大戏的总导演,是一位策划和驾驭历史发展进程的重量级人物。在整部小说中,诸葛亮一直都是以智者、奇人的形象出现的,对此,书中多有精彩演绎,尤其是对"隆中对"之前诸葛亮意象  相似文献   

4.
谭宝刚 《寻根》2010,(3):38-41
<正>关于老子的籍贯最早明确指出老子为楚人的学者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其后记载老子出生地的学者更多,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在其所著《老子原始》中说:"太史公以  相似文献   

5.
开封斗鸡     
史爱君 《寻根》2020,(1):138-142
两千多年以前,斗鸡就出现在我国的渭河与黄河流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就有记载:“季、之鸡斗,季氏介其鸡,氏为之金距。”《列子》中载有西周宣王时期饲养斗鸡之事,宋代周去非在《斗鸡》中详细记载了斗鸡的饲养、训练之法与比赛招数,明代高启著有《书博鸡者事》,清乾隆年间佚名《鸡谱》等也都详细记载了饲养斗鸡之法及饲养经验。  相似文献   

6.
许竟成  彭大国 《寻根》2007,(6):117-118
一期思,其地在淮河西部南沿,《山海经·海内东经》于"汝水入淮"下记载:"淮在期思北。"期思建县,早在春秋中期。《左传·文公十年》载:"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孝"观念亦是如此。"孝"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舜以孝行感化家人,从而使家庭和谐。《说文解字·老部》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指善于奉侍父母的人。最初,"孝"体现为对祖先的崇拜。《礼记·坊记》记载:"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以此坊  相似文献   

8.
长明灯初探     
正有关长明灯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类似长明灯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始皇骊山陵墓中以"人鱼膏"为燃料的烛火,即为长明灯。晋代王嘉《拾遗记·方丈山》云:"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  相似文献   

9.
王使臻  王使璋 《寻根》2010,(5):41-49
<正>我国古代的书信多称"书"或"尺牍"。在先秦时期,《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已经记载了春秋时期大夫们以"书"用于通信往来,如"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在秦汉时期,将书写在长度约一尺的简牍上的用于往来传递信息的文字泛称为"尺牍"。秦汉时的"尺牍"既包括官曹文书,也包括私人书信。魏晋以后,"尺牍"一词渐指代私人间往来的书信。但无论是官府的公  相似文献   

10.
廖永祥先生编纂的《蜀诗总集》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是书共分十二卷 ,辑录自先秦至清末蜀中诗人二千三百余家、诗作近万首。乃先生穷十年之力 ,参阅史料文献四百三十余种 ,精心结撰而成。近年来巴蜀乡邦文献之整理 ,是书堪称巨著。笔者有幸先读 ,以为是书虽未能尽善 ,然发凡起例 ,甚有功于学术。一、发幽阐微巴蜀素称文献之邦 ,名公巨子辈出。正如先生所云 ,“巴、蜀素好文雅 ,其来久远” ,“自昔江汉炳灵 ,岷峨毓秀 ,以山水、文学著称 ,诚文雅之渊薮”。前人所辑 ,如《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蜀藻幽胜录》、《锦里新编》、《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