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的互动意义理论入手,对浦东开发区机场网站图片库中的图片进行了解读和剖析;详尽阐述了多模态语篇中图像因素和受众"互动"的先天优势;验证了图像因素对合理构建浦东机场网站,充分宣传机场功能,树立机场鲜明形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视觉语法理论对分析网站宣传语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对一则环保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指导,以跨境电商亚马逊英文网站及其中文版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文字、色彩、图像和动画模态的协同配合分析了多模态网站的语篇建构;然后通过宣传、介绍和注册页面的译例分析,探讨了英文网站的多模态翻译方法和策略,聚焦译者如何有效利用不同模态的关联使目的语受众更好地理解源语。以期提高受众对于跨境电商网站这一多模态语篇意义的识读能力,并为跨境电商英文网页设计与翻译提供新视角和多维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兴起从符号和语篇两个层面拓展了传统语篇分析的研究外延,其中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建构起来的视觉语法为语篇中视觉符号的解读提供了操作框架。立足该框架,通过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主题海报的呈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移植性应用视觉语法分析方法的同时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对其分析过程进行本土化填充,不仅能深化既有研究,也能为多模态语篇分析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多模态语篇信息处理为视角,研究交际意图从生成到识解的多模态信息处理过程,结果表明交际双方的多模态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呈镜面逆向关系,多模态交际语篇为镜面本身,交际双方逆向处理多模态信息,即交际者生成交际意图后,经过信息语篇化、语篇信息化、信息多模态化过程,形成多模态交际语篇;而交际对象接收多模态交际语篇后,经过多模态信息化、信息语篇化、语篇信息化过程,识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研究起步时间比较晚,甚至目前依然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的论文一般都集中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通过研究电影语篇,文章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语篇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视觉语法这一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以"北京之旅"旅游海报为例,分析了海报语篇文字与图像两种模态间的互动与协作的工作机制,探究了旅游海报语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证明了多模态理论在旅游语篇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该研究对旅游宣传海报的制作和设计、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文化传播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运用图像概念意义的分析框架阐释我国当代多模态教科书的图像特点和图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阶段教科书的图像和图文关系存在的显著差异,背后受到语域因素的影响,同时检验了该模式应用于汉语多模态语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书面语篇呈现了多模态特征,多模态语篇分析也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Martin和Salway的图文理论框架,对国外原版教材New Headway中级进行多模态分析,并重点探讨其中的图文关系。研究表明,该教材呈现了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各种符号资源相互配合完成教科书的意义构建。对教科书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