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试题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类题目:表面看起来缺少条件无从求解,或者依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计算量大.这类题目常常隐含有特殊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成了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 着力“三分析”,挖掘“隐含”条件 力学综合题,解答的难点往往在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首先要着力“三分析”——即分析受力及变化情况,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其中,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是题目的个性,隐含条件藏匿处,也是破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些已知条件是隐藏在试题之中的,而这些条件又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如果能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对解答试题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如何寻找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4.
方红霞 《考试周刊》2010,(31):10-12
高中物理试题常使学生深感"条件不足"而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养成"从物理概念、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状态、数理关系、关键词语、图形变化中去认真挖掘隐含条件"的良好习惯,是高中学生提高解题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挖掘隐含条件 在有关根式的一些试题(特别是竞赛试题)中,题目条件甚少,或者除所给根式外根本没有其它条件,这让我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善于挖掘并利用根式的隐含条件,我们就会从中找到鳃题的突破口.这里我们以“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非负”这个隐含条件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李三保 《中学理科》2007,(9):106-107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敏捷严密的思维能力,在大多数试题中,常设计一些隐含条件,这些条件一般隐藏在关键的词句或图示中.从本质上讲,要发掘隐含条件,首先将关键的词句、图示中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化学问题或具体的数学语言,这样隐含的条件就会迅速被打开,涉及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解题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解答物理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试题难于人手,这常与试题的隐蔽条件有关。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快捷地进入解题状态。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几种情况下的隐含条件分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顾仲琪 《化学教学》2000,(2):41-43,38
大凡难度较大的化学问题 ,除了具有过程复杂 ,情景新颖的特点之外 ,一般还具有条件隐含 ,干扰因素较多的特点 .隐含化学条件通常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隐含课文知识之中 ,隐含在关键语句之中 .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之中 ,隐含在特殊状态之中 ,隐含在化学变化过程之中 ,所以 ,挖掘隐含条件必须从旧知识、题图、关键语句、特殊状态与化学变化过程入手进行分析、判断 .1 .从课文的知识中挖掘隐含条件很多难度较大的化学习题其信息的隐敝性较强 ,往往并非在原题之中 ,而在已学的课本知识之中 ,这所谓寓于书本而高于书本 ,对学生的认知要求高 .…  相似文献   

10.
中考命题中,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试题之中,致使部分学生不能领会题意而束手无策,部分学生也因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隐含信息或没有充分利用这一隐含信息造成错解.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领会题意,挖掘和发挥好隐含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本文结合中考试题介绍几种隐含信息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有一些明而不露,暗而有影.若明若暗的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它对正确解答习题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因此快速准确地找出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一般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隐含的条件.一、从物理现象中去寻找有些隐含条件包含在物理现象之中,因此深刻领会现象的物理本质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例1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a经过L;…  相似文献   

12.
1 破题方法 1.1 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  相似文献   

13.
物理习题中常见这样一些题目,其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常处隐蔽状态,因此求解这类问题,关键是挖掘这些隐蔽条件,即除了要把物理过程一般特性和规律分析透彻外,还必须把题中所给特殊条件挖掘出来.两其中有些物理问题某些物理条件不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在题中表述中没有留下表面痕迹,  相似文献   

14.
估算题在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常出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此类题型常分估测题、估判题.求解估算题的关键是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寻找解题依据.下面就近年物理竞赛试题为例,探讨此类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5.
在解答物理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试题难于入手,这常与试题的隐蔽条件有关.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快捷地进入解题状态.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几种情况下的隐含条件分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具体方法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考具有选拔功能,试题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那些结合实际、立意新颖的试题,要求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耐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遇到障碍,就更要认真审题,从题设物理情景、物理过程中寻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关键词句,而这些隐含条件或关键词语往往是题目的灵魂所在,一旦找到这些隐含条件并转化为物理语言,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难度较大的高考题通常具有过程复杂、图景“模糊”、条件隐蔽的特点.分析解决这类问题都必须弄清物理过程、建立物理图景,进而理顺求解思路.而在分析物理过程时,寻找过程中的某些特殊状态,把握其基本特征,往往是理顺思路的关键.能否敏锐地抓住这些特殊状态反映了考生思维能力的强弱.本文仅以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中的部分题为示例,藉以说明抓住特殊状态对解题所起的作用.1 通过题设运动图景分析,挖掘特殊状态隐含的条件从题设的运动图景分析,可以发现特殊状态,利用特殊状态的特点可以挖掘题设的隐含条件,使求解思路明朗化.  相似文献   

19.
在解数学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一例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各种高考试题中,常出现给定物体初始状态速度为零,末状态速度也为零的问题.不少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分析初、末状态速度均为零所反映的隐含条件,从而在高考考场上不能正确求解相关问题.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正确求解这类问题,下面对初、末状态速度均为零所隐含的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