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是合理的、完好的,才去动手作的。”随着作文教学实践的丰富,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晤到了这句话的内涵。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不仅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而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再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自觉锤炼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内部语言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它们颠倒过来,而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情感的伪化。"其实,写作应是情感自由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创作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中学生的作文。情感在中学生作文中,不仅对某一篇作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和“作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情感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其效果就会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它们颠倒过来,而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情感的伪化。"其实,写作应是情感自由的释放,它"源于一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是合理的、完好的,才去动手作的.  相似文献   

6.
尽管话题作文走进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几个年头,然而,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对中考作文的抽样调查还是平时作文训练,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实失真,一是文体不明,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作文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在全程学习中激发作文情感、传递作文情感、增进作文情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分组、指导、训练、评阅等作文教学的流程培植学生的作文情感,通过关注全程、多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感,互相濡染,互相促进,实现学生作文情感的固化、内化和深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小学生作文是挖掘儿童潜在的主观语言的外在表现,离不开情感这一因素。情感也就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作文教学的“情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革新教法、更新手段的同时,应当重视小学生作文情感品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爱作文的良好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情感写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杜正文 《学语文》2012,(1):74-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许多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害怕写作文。反思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症结还是作文教学本身,即重视作文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作文的情感没有培养起来。“感人心者莫于情”,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如果学生的笔端倾注激情,文辞就如充沛的源泉{Et汩流淌,反之,就如死水一潭,枯井一口,文思呆滞,语言干瘪。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作文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在全程学习中激发作文情感、传递作文情感、增进作文情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分组、指导、训练、评阅等作文教学的流程培植学生的作文情感,通过关注全程、多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感,互相濡染,互相促进,实现学生作文情感的固化、内化和深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一些尝试。一、分层组合,兼顾搭配,建构多彩型作文小组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呈  相似文献   

12.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我们对初中的作文教学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学生作文中情感缺失。本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思考学生作文中情感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用教师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现在,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教师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陶冶所产生的魅力,是任何教学手段也难以代替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加强情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抒发情感、记录事件和提升修养。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语言表达及情感表达能力。但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创新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难题,如何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热情的情感状态中“快乐作文”,是本文小议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丽军 《中学文科》2005,(12):50-50
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喊了多年,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面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时,往往忽略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选择自由,压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个性,造成此层面的学生对写作无兴趣,所写文章缺乏情感、个性,呆滞无味。这与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重人文性和丁具性相结合”是不相符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性化,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真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虚假,无病呻吟,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完成的作文往往是“移花接木”式的虚假情感,仿真思想,以及复制的语言、粘贴的表达技巧.这种写作教学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作文课不是充满期待,而是厌烦和怯怕?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借助现成的言语材料拼凑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一份“情书”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作文中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准确而生动的表达靠的是真挚情感去体现,因此,作文中的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而不去管思想、情感等问题。”(《作文论》)以人为本以情为真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只有经过他们自身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作文中的情感教学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进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法上,以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切入点,引出他们心灵深处的源头活水充实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各具特色。对照美国作文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情感的抒发、文章的立意、意识的创新、想象力的培养还是取材范围等,中美作文都有很大不同,美国作文教学给了我们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 ,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叶圣陶早就指出 :“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话 ,说自己的话” ,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显然 ,一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本领 ,如果与情感比较起来 ,显然应该是其次的事。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它们颠倒过来 ,而这种颠倒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情感的伪化”。我们的学生一旦写起作文来 ,仿拂就自动进入了一套虚假的程序 :老气横秋与虚情假意胡编乱造 ,作文本里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符合他们年龄的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