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混凝土冻害原因:混凝土路面应尽可能在高于5℃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因为其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促使混凝士结构松散破坏,因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至-5℃之间,则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方能施工。我省气温虽然昼夜温差较大,但12月份昼夜平均气温都在5℃至-5℃之间,顾应采取保温措施施工。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路面应尽可能在高于5℃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因为其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促使混凝土结构松散破坏,因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至-5℃之间,则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方能施工.我省气温虽然昼夜温差较大,但12月份昼夜平均气温都在5℃至-5℃之间,顾应采取保温措施施工.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进度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所以混凝土路面应尽可能在高于5℃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因为其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促使混凝土结构松散破坏,因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至-5℃之间,则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方能施…  相似文献   

4.
刘章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244-244,243
混凝土、钢筋砼工程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按冬季施工措施进行安排。当昼夜连续10天以上平均气温在-3℃以下,路基施工按冬季施工进行。当昼夜平均气温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按冬季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5.
何黎 《科技风》2012,(4):107+109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虽然修建很多,但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断板和裂缝问题,尚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来控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教训,摸索出一套寒冷地区施工工艺,在尼尔基水利枢纽场内交通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混凝土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水泥混凝土路面形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水泥混凝土在由初凝至终凝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而使混凝土发生膨胀。由于东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在夜间外部气温下降,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反映逐步减少,水化热不断降低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当收缩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砼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环境温度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为了使建筑业实现年均衡施工,必须组织冬季施工。众所周知:水化反应得以进行,必须具备温度和水两个条件,水决定水化反应是否能进行。温度决定其速度,当温度降至4℃以下,砼中的水开始膨胀,对新形成的砼结构产生永久性损害,如果砼温度降至冰点以下,砼内部水结冰,水化反应停止,即使给适宜的养护条件也会给强度,耐久性、抗渗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三十年来的工程实践表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如出现现场降雨、强风天气、现场气温高于40°C或现场连续5昼夜气温低于-3°C的情况之一则必须停工。其他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本文现就特殊气候条件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做客观分析和谈论。  相似文献   

9.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在此环境下工期有要求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本文结合太中银铁路ZQ-Ⅰ-1标冬施施工的具体实践浅谈冬施混凝土受冻产生的危害,混凝土受冻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止混凝土受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漠北公路所处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年平均气温在-4.4℃。施工期短,所以箱涵低温施工不可避免。箱涵混凝土施工当环境温度降到5℃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早期受冻。施工时从混凝土组成设计、运输、浇筑、养护上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且在箱涵外部搭建暖棚,采用炭火加热,使暖棚内温度大于5℃,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全国上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 ,团结拼搏、发奋图强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迈开了跨世纪的步伐。城市建设、市政建设、路桥建设、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建一处精品 ,树一处丰碑”是我们建设者的宗旨。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所以我们建设者以施工时 ,特别是冬季施工时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 0 4规定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d稳定低于 5℃时 ,混凝土工程施工即进入冬期施工。同样 ,当气温回升时 ,取连续 5 d稳定高于 5℃的末日…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才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正常的凝结、硬化并获得强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的高低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影响很大。当温度降至0°C以下时,水化反应基本停止;降至-4~-2°C时,混凝土内的水开始结冰。受冻的混凝土解冻后,其强度虽然继续增长,但已不能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本文现就混凝土冬期施工做简要交流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西江流域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36个气象站1960年~2000年的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江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信度水平在99%以上,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0.237℃/10年、0.07℃/10年和0.127℃/10年;从区域上看,冬半年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温增加趋势显著,南盘江至柳江之间的区域增温趋势的信度水平在99%以上,夏半年和年平均气温仅部分区域出现显著增温;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周期震荡;冬半年和年平均气温均在1987年左右发生增温突变,突变后气温分别增加0.5℃和0.4℃。  相似文献   

16.
1.混凝土应力裂缝。1)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因为混凝土拌和物内的水泥在水化时,要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一定的限度,混凝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热涨应力时,便会产生温度应力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或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2)混凝土自应力裂缝在混凝土硬化后,即使在混凝土上方没有任何荷重的作用,也因其自身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夏季的混凝土施工,更容易发生该方面的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在混凝土墙板上容易产生,它的形式一般为上下贯通的裂缝,在整个混凝土墙壁上呈现出有规律性的裂缝。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施工环境和温度对其质量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温度是除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之外影响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作用是最终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对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越低,水化作用的速度越缓慢。所以说,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水化作用速度较慢,极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控制策略避免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气温低、寒期长、温差大、寒潮多、积雪厚、冻土深是我国寒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在我国寒区,气温最低甚至可以达到-50℃,冬天时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下,且寒期较长,气温在零下的时间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影响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因素有很多,但大体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即外界环境,路用材料是内因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气温较低,为了使工程项目能够尽快建成投产使用,以获得较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冬季混凝土施工必不可少,当室外温度降至5℃再不回升,连续5天以上时,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冻,就能够获得交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下室室内的防水,由于室内底板浇筑混凝土后会产生较多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底面温度较高,所以选用耐热度较高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而外墙卷材施工时,气温较低,所以选用低温柔度较低的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