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听到地市县报的记者感叹:自己所处的地域狭小,“精品”资源短缺,问鼎中国新闻奖难于上青天,能拿几个全省的新闻奖,就不错了。从这些记者的“牢骚”中,我深深感知他们崇高的敬业心和夺大奖的成就欲。诚然,地市县级报纸的记者与省级、中央级新闻单位的记者相比,出“精品”的资源相对少一些,夺大奖的困难(也可以说是制约因素)相对多一些。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记者不写批评报道,给自己戴“紧箍咒”,给自己“缠足”,只栽花不栽刺,是“精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采写的消息《“告别三峡游”害了“三峡游”》,有幸获得199…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国际收支巨大的顺差,备受争议的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外汇储备史无前例的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郭树清,正是这些重要经济事件的“操盘者”。从2001年4月担任现在的职务以来,这位年轻的局长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关于外汇的政策,无不牵动着海内外亿万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看到《新闻战线》今年第三期上登的“倡议”,得知有一部分新闻老战士要离休、退休。这些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有了较多的时间,我想,这些新闻前辈如果联合起来象办“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那样,开办一个“新闻自修大学讲座”(不一定用此名),为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提供教材,那该多好啊! 首都新闻单位很多,新闻界具有十分雄厚的力量,开办一个新闻函授讲座是完全能办得  相似文献   

4.
李希光 《现代传播》2001,23(5):91-95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邻家生了一个白白嫩嫩的胖儿子,邻居们都去贺喜:“这孩子有福相,长大了肯定能当局长。”“这孩子聪明,长大了肯定能考上清华。”“这孩子有财运,长大了一定能当上网站的大老板。”只有一个邻居说了一句大实话:“这孩子将来会死的。” 一年多前,网络媒体正像这个邻家的男孩,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生了。从学校、到媒体、到股市、到社会各个角落,人们都在为他欢呼、叫好。传统媒体那些既懂新闻、又懂电脑和外语的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打听去网络公司工作的门道,因为那里的工资高于传统媒体10倍、甚至几十倍,此…  相似文献   

5.
赵尚 《视听界》2007,(2):75-77
电视选秀还能走多远?如何使选秀节目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业余写稿十多个春秋,在十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多篇,这些稿子大部分是“火柴盒”和“豆腐块”。也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我从一位农民通讯员转为一名国家干部。在此,我要说:“‘豆腐块’也能坐正席”。 新闻的特点是真、短、快、活、强,其中“短”尤为重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对“拿来主义”进行了剖析。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的加入,社会生活中“拿来主义”是越来越多,比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企业管理新经验等等。所有这些“拿来”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眼下,在奉行“拿来主义”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拿来记者”。  相似文献   

8.
电脑和由光纤通讯联结起来的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光纤能以极快的速度,及时而大量地传送有关文字、图片、音像等信息。电脑能有效地、快速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制作和加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通讯工具中“一对一”的对话模式,而直接跃进到“一对多”或“多对一”,甚而是“多对多”的互动交流模式。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由此进入一个新时代,——信息社会时代。  相似文献   

9.
漆昌锋 《大观周刊》2012,(41):319-319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两;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仍如果教师能存教学中,注重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的。我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加以思考和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克隆”,简单的解释就是复制。细观“克隆”新闻,手法种种,常见之技有以下几种:“东拼西凑法”。这些多冠以“大透视”、“大扫描”、“大揭秘”、“面面观”之类的新闻,地名是代号“S”、“X”……人物是代号“A”、“B”、“C”……从东北到海南,从江浙到西藏,俨然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其实呢,是剪刀加浆糊,寻找一个主题,把各地新闻拼凑起来的“大拼盘”。“照本宣科法”。有些地方的报纸登载了一条可读性较强的新闻,被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文抄公发现了,于是将这条新闻原文复制一下,然后投向全国性报刊。这种新闻真是得来全不…  相似文献   

11.
刘良初 《出版参考》2005,(6X):19-19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12.
军报实习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些天来,亲眼看见一篇篇粗糙的稿子经过编辑之手,被打磨成能上版面的文章,心中对那些默默作“嫁衣”的编辑老师充满了敬意。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我想换个视角看上稿,通讯员至少应该做到“三多”和“三少”。多写“好稿”,少争“头条”部队搞新闻的同志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上“头条”。不少单位总结新闻报道工作,也无不是以“头条”论英雄。这无疑给“头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头条”是可求的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军报实习,我感到:“头条”可求,但不可强求。“可求”在只要对新闻写作执着…  相似文献   

13.
彭玲 《青年记者》2007,(24):107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创造收视奇迹之后,“电视选秀”迅速在各省市电视媒体蔓延开来。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舞林大会”到“名声大震”,这些Hq得响亮的名字,无不成为时下的流行语。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新闻爱好者》2005,(9):28-28
为提高全县新闻写作水平,内黄县委宣传部成立了“好新闻”评选委员会:今年7月9日,评委会对上半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过的新闻稿件进行评选,从5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了10件“好新闻”作品,并对这些“好新闻”作品进行讲评和奖励,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嗜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从该词注释的括号中理解,显然“嗜好”一词并非褒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嗜好”的人多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唱歌的、养花的、打球的,甚至不少人把过去没人看上眼的石头也当成了宝贝.这些爱好又多被笼统地称之为“嗜好”。在这里,并没有严格地区分这些爱好是不良的,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嗜好”这个词在今天使用起来变得已没有多少贬义了,  相似文献   

16.
11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新闻稿: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100多家党政机关单位和部门,在当地一家“新月楼”餐馆欠账吃喝,历时十余年,吃喝白条竞近5000张,拖欠金额高达80多万元。8月24日,忍无可忍的餐馆老板杨开礼一纸诉状将这些欠款大户告上法庭。当杨开礼打开皮箱,密密麻麻的布袋和布袋里的白条让人大吃一惊!记者随手从中间抽出一个布袋,上面写着“宗教局”,  相似文献   

17.
春节记忆     
《档案与史学》2011,(2):F0003-F0004
用一个“主题词”来形容过春节,人们很自然地会用上诸如“团圆”“喜庆”“欢乐”之类的形容词。本刊选取了一组上世纪50到80年代拍摄的“春节活动”的照片以飨读者。除了上述不变的主题词之外,我们在细细品味这些历史老照片的同时,或许还能“咀嚼”出不同过节场景蕴含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330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每个单位至少有一个地方新闻网站。缺地位、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在诸多门户网站、专业网站面前,地方新闻网站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 但这些,丝毫挡不住他们求变的努力。 从母体单位争取资源支持,从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的“名城苏州网”和“宜宾新闻网”;抱团取暖,组建湖南新媒体联盟的“湘潭在线”;差异化发展,借助已有优势资源,推出“萧山网络问政”、“萧山舆情平台”和“萧山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的萧山网,可说各有千秋、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9.
备受关注的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评选结果业已在这个盛夏揭开谜底.多件艺术品复制类的作品获得从全场大奖到分项奖等多个奖项,“艺术品复制”成为近期印刷领域曝光率最高的流行词语。回过头来看这些获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爱普生公司始终站在用户的身旁,成为这一领域最坚定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20.
从精品到精品群———关于提高新闻整体质量的思考“多出精品”,强调的是精,是多,不是出一个两个,而是出一些、一批,是新闻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从精品到“精品束”、“精品群”,是“多出精品”的内在要求自从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要求,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