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注重健身运动。他们常常涉足健身房,从事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运动。有的为了发展力量;有的为了发展肌肉;有的为了减肥、健美;也有的为了某种运动需要增长爆发力、力量耐力。要达到上述目的,都可采用力量练习。发展力量并不是“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是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要领。现将有关的练习方法介绍如下(练习中的运动负荷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 1.发展绝对力量的练习。以最  相似文献   

2.
1.宜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学会快速出手动作是极有利的。可选用的投掷物有小皮球、布球、沙包、彩色塑料球、网球、水泥“铅球”、石子、小木棒等。这些轻投掷物有的可由学校购置,有的则可由学生自己购置或制作,这样容易达到“人手一物”的要求。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组织,不仅便于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投掷练习和游戏,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投掷的技术水平,而且也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器材的重量和投掷的远度,一定要遵循先轻后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健美运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这项融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各种健美中心、健美训练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初次参加健美训练的众多学员中,有的只凭一时的兴趣和新鲜感去练习,有的不知道应该练什么;有的虽然在练习时很卖力,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却收效甚微。所以,有的学员就此放弃了训练,以致前功尽弃,既浪费了时间,又白流了汗水。为使初练健美者少走弯路,通过科学、系统、合理、有效的方法达到健身、健美的目的,下面向初练者介绍在初练阶段应注重练习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在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有的教师建议在学生等待的时间里增加练习内容,以此来增加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提高课的练习密度。虽然提升了课的练习密度,但是有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技能的练习密度并没有提高,直接影响着技能目标的完成。笔者就针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5年第12期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姚娟 《体育教学》2010,(7):58-59
当大家初看到题目中游戏的“公平性”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游戏规则对于每个游戏者或者每个小组在裁判层面上的公平,但是笔者在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做游戏时,游戏给每个学生锻炼机会的公平性。也说是说,在游戏时,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方法的差异及周密程度,造成了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是不等的,有的学生的练习机会多,有的则少。练习机会的不同,导致学生的个体练习密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只能充当“看客”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正> 一、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关于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美、身体美、动作美、个性品质美;有的认为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的艺术因素、审美因素和审美规律的科学,有的认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美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课堂中,肥胖学生算得上是个特别的群体之一,他们有的开朗,有的自闭,有的调皮,有的懒散……不一而足。教学中如何安排肥胖学生的练习内容,激发其练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锻炼,提高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一直是体育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四步入  相似文献   

8.
队列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常处于机械的心态,练习兴趣不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发生,有的学生为了快速掌握某一动作技能,在一定时间内多次重复练习,反而是付出的劳动代价越多,其练习效率愈益递减。这一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报酬递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当时的练习情境、练习方法、练习时间、练习心向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加以克服: 一、改变练习情境在教学中如果是因场地器材、学生相互干扰或教师要求过高等,造成“报酬递减”现象,要及时改变这一不良的练习情境。例如:在双杠分腿坐教学中,首先要建立本体对器械的感觉能力,适当降低器材的高度;同时加强保护帮助,减少学生  相似文献   

10.
徒手姿态训练是形体训练中的组合练习,又是充分表达形体美、姿态美和动作美的一种方式,也是检验形体训练效果的一种方法.端正的姿态、优美的动作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参加形体训练的兴趣。练习时可采用单人、双人两种形式进行,这里只介绍单人练习。1.手臂基本位置训练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练习时,总有一些学生要么“躲躲闪闪”,逃避练习,要么寻找各种借口推脱,甚至有的干脆说自己不行,无法完成任务。对于这种现象, 如果用“命令式”强制学生练习或任其“袖手旁观”,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势必也影响了整个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那么,作为体育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加以分析和解决?笔者通过韦纳归因理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形体教学中体态美训练途径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玲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06-207
形体训练的目的在于锻炼身体、塑造体形、训练仪态、培养道德品质.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体态美训练应成为形体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它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立足课堂训练,巧抓形态控制练习,将"三姿"列专项突出训练;二是延伸课堂、精心引导,创设意境,挖掘属于学生自己的那份美;三是激励学生注重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二)可做轻器械使用。做折叠式小垫子操。小垫子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垫子上采用坐、卧、脆.撑等不同姿势做操。有的动作是由站立徒手操改为坐、卧、脆姿的练习,如两腿分开坐,体前屈异侧手扶足,左右交换连续做。有的动作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项练习,如本文《一》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中比较简单容易的单双人动作。在编  相似文献   

14.
毕舍巴 《体育教学》2011,(10):13-13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带的是学校的武术训练队,每天早操和课外活动进行30—40分钟的训练。武术训练离不开基本功,每天我从练习跑圈、压腿、蹲马步、下蹲……一直练习到步型、步法及基本的套路。刚开始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时间长了,慢慢多数学生开始不认真练了,开始厌倦,并且显得无精打采;还有一部分学生迟到、早退、请假;甚至有的学生托关系不想参加武术队。  相似文献   

15.
行进间投篮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跑动中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中学生篮球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体育老师教学一般主要是这样三步:1)徒手模仿。按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的顺序作徒手模仿练习。2)跨步取球。一人托球,学生跑到前做跨步取球,再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练习。3)学生向前跑,接迎面(侧面)抛来的球做行进间投篮练习。在这过程中有的老师又增加一些辅助练习手段,如在地上划线,规定学生步子的大小或在地上写字,要求学生踏在右左字上,用喊  相似文献   

16.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体会腿部高抬前摆,发展抬腿动作,增强腿部力量等,是一项很好的练习方法。但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髂腰肌力量较弱的学生,他们在做此练习时,大腿往往抬不起来,形成重心下坐和支撑腿弯曲,坐着跑等错误现象,有的甚至身体后仰过大,挺着肚子跑,致使整个动作很不协调,不能达到腿部高抬前摆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体会积极抬腿前摆动  相似文献   

17.
许多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未好好休息,有的坐在课桌旁抓紧时间做练习,有的立刻跑到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或是赛跑,这些都是不利健脑的,那么,课间十分钟应该怎么过呢?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之美     
在练习太极拳特别是83式陈氏太极拳过程中,愈加感受到太极拳文化、武学内涵之博大深奥,感受到太极拳给人身心带来的逸悦,感受到太极拳的哲学之美、文学之美、武学之美、力学之美和运动学之关。  相似文献   

19.
拮抗练力量     
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器械练习危险性较大,如没同伴保护,易发生危险,且枯燥易产生厌倦心理,有的学校体育经费有限,训练器械缺乏。同伴拮抗练习,就是一种不用器械发展肌肉力量的双人结伴练习方法,练习者阻力大小可由同伴调节,动作同伴易观察、指导、纠正,无论对初级训练、体育加试、体育系学生,都是一种不错的力量练习方法。该练习有助于提高训练积极性,训练强度,且练习者无危险  相似文献   

20.
拜读本刊2002年第5期宋美萍、张杰两位老师的《赶快停止水泥地上的“蛙跳”练习》和2003年第1期崔显波老师的《也谈水泥地上的“蛙跳”练习》两篇文章,感触颇深,对几位老师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热衷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精神表示钦佩。但笔者认为前者主张停止水泥地上的“蛙跳”练习有欠妥之处。后者要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落地缓冲技术就可以在水泥地上练习“蛙跳”,方法也过于简单。原因是:前者主张停止水泥地上“蛙跳”练习的不妥之处在于目前部分学校,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普遍以水泥地面居多,裸露的沙土地面少,甚至有的学校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