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余卷宏篇,仅八百一十三卷存世,幸有《永乐大典目录》保存其完整韵字体系。该目录出自道光年间刊刻的《连筠簃丛书》,另有清抄本含《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一卷、《永乐大典韵总》四卷,可补《连筠簃丛书》中《永乐大典韵总歌括》及《韵总》之阙。借此对《永乐大典目录》中韵字出现的“空位”“涂黑”现象逐一分析,究其本貌,推其原因,以完善《永乐大典》韵字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摘     
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焚毁的是《永乐大典》吗? 有的历史故事影片、历史小说等文艺作品中,虚构的情节与历史的真实有很大的出入。如影片《火烧圆明园》中有英法联军纵火焚毁《永乐大典》的镜头。事实上,《永乐大典》是后来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焚毁和劫走的。而且《永乐大典》并不藏于圆明园,而藏于皇城内;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焚的不是《永乐大典》,而是文源阁内所藏的共达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的《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本《南台备要》,原为傅沅叔先生增湘所藏,一九二七年曾照《永乐大典》原本式样影印行世,一九六○年中华书局汇印《永乐大典》,已将傅印本收入第四函“台”字韵中。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辑《永乐大典.医书》工作中,从《永乐大典》目录中仅查得《灵枢经》35篇的篇名所重字,如《寿夭刚柔》第六,归属于“柔”字,也就是用“柔”字去查《灵枢.寿夭刚柔》这篇内容,其余46篇,无据可考。因此,研究有据的35篇在《永乐大典》的分布,从而推导出无据可考的46篇,以对重辑《永乐大典.医书》铺平道路。一、从《永乐大典》目录查到的篇名为方便计算篇名字数,“论”字不计在内,如《九针论》为2个字篇名。但论字居前者,如《论勇》以二字计。经过统计,2字篇名56个,3字篇名5个,4字篇名15个,4字以上篇名5个。从《永乐大典》目录中查得篇名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针对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永乐大典》形成及编纂进行筒述,对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问命编纂《永乐大典》其抄录正本最后的结局,进行了探索式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吴婷 《文教资料》2012,(26):151-153
《永乐大典》的辑佚在清修"四库"工程中占很高的地位。"永乐大典本"是《全书》版本选择的一个特点,《荟要》作为精选本亦不例外。然而二者在同书的版本使用中却出现不同的著录情况。兹据"永乐大典本"的采用情况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京图书馆藏《艺风钞书》第六种《宋元马政》二卷,其《宋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二所载《宋会要》;《元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八所载《经世大典》,精钞,当出缪荃孙手笔,兹迻录其《宋马政》之前部分如次:  相似文献   

8.
《洪范口义》是宋初思想家胡瑗的代表作。在《洪范口义》的流传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洪范解》(一卷本)、《洪范口义》(一卷本)、《永乐大典》本和四库本《洪范口义》(两卷本)。《洪范口义》成书时只有一卷,或名为《洪范解》。至明代《洪范口义》被收入《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的编者将胡瑗注释与《洪范》经文对应。清代四库馆臣将《洪范口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两卷,收录于《四库全书》,这就是流传至今日的《洪范口义》(两卷本)。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0,(9):40-40
据《山东经济日报》6月11日报道,中国社科院学研究所研究员栾贵明最近将他30年的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于世——本世纪初被八国联军掠夺、焚毁的《永乐大典》,是明嘉靖后期重抄的副本,《永乐大典》的正本极有可能仍存于世,被珍存在北京十三陵保存最好的永陵中。栾先生告诉记:“《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这个课题实际上是钱钟书先生早年就做的题目,  相似文献   

10.
乾隆皇帝对《四库全书》的编纂甚为关注,曾屡下谕旨,对辑佚《永乐大典》、校勘、增修与撤毁收录书籍等工作做出决策。因此,乾隆皇帝的旨意对《四库全书》的编纂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恪山 《辅导员》2011,(34):62-63
我再讲几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式的丛书。一部是《永乐大典》。明朝皇帝朱棣为表示对文化的重视,命两位大臣解缙和姚广孝主持,集中全国文化力量搞了这部书。《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在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据粗略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栾贵明先生辑集的两册《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这是一项古籍整理王作新成果。大家知道,清代编集的《四库全书》,是与《永乐大典》一书的辑佚工作分不开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四库馆时,在《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摺子》中说:“臣在翰林,常翻阅前明《永乐大典》,其书编次少伦,或分割诸书以从其类。然古书之全而世不恒觏者,辄具在焉。臣请敕择取其中古书完者若干部,分别缮写,各自为书,以备著录。书亡复存,艺林幸甚。”当时清高宗采纳了朱筠所上的条陈,当即派员校核《永乐大典》一书,并编定《四库全书》。当然《四库全书》的编篡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但它确实是与辑佚《永乐大典》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之书录入《四库全书》及登记在《四库全书存目》中的,计经部六十六种,史部  相似文献   

13.
《永乐大典》残卷中,保存了一批很值得珍贵的来代江湖诗人的资料。笔者曾将其辑集出来,以补四库全书《江湖小集》和《江湖后集》之阙,并先后撰成《宋人江湖诗补遗》(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和《宋人江湖诗后补》(载《渤海学刊》1990年第1期)二稿。现再将剩余的佚名江湖诗三十九首录出,作为续补。这样,今日所能见到的《永乐大典》残卷中所载录的宋人江湖诗就已经全部整理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因此称为《永乐大典》。这是明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这部书的编写工作,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时明成祖命解缙等担任编纂工作,第二年成书,名日《文献大成》。由于匆匆编成,内容比较简略,朱棣感到不满意,乃加派姚广孝等对该书大加补修。参加这一次工作的共有三千人,历时五年,直到永乐六年(1408年)的冬天才最后完成,改称《永乐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了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以芦苇、竹笋为喻讽刺哪些本无真才实学却又喜好夸夸其谈的人。这副对联出自明朝永乐初年,任翰林大学士,曾主持编写《永乐大典》的解缙之笔。下面再介绍几副他的对联: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在伦敦发现并购回的明永乐初年编撰的《永乐大典》残卷,内收有三种戏文剧本:《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这是第一次发现的完整的南戏抄本。一九六七年,上海嘉定县又出土了明成化刻本《白兔记》。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个南戏刻本。这两次南戏剧本的发现,都是我国戏曲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把成化刻本《白兔记》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放在一处阅读、对照、印证,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大有意义。它向我们提供了前期南戏的活动地点,演出状况,展示了南戏剧本的基本面貌,还能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17.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宋元之际诗评家方回(1227—1307)撰。《四库提要》卷一百八十六著录此书,写道:“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谢眺之诗,各为论次。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惟《永乐大典》载之。”又称是书“多中理解”,评价颇高。原书自《永乐大典》录出后,只有《四库全书》本,不易得观。笔者  相似文献   

18.
《永乐大典》虽然仅存残本八百余卷,但它收录的方志具有数量多、版本早、种类全、涉及地区范围广等特点,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补充史料的价值,还具有校勘、辑佚等文献学价值。然而《永乐大典》收录的方志亦存在著录文献名不严谨的现象,存在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的现象,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本和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金楼子》虽然同出于《永乐大典》本,但库本和鲍本却互有短长,皆有出入,有库本误而鲍本不误,也有鲍本误而库本不误,更有二本皆误的现象,章略举数例以明之。  相似文献   

20.
《宋朝事实》是两宋之际承议郎李攸所撰史书,在宋代流传颇广,然至后代逐渐亡佚。至清乾隆时,四库馆臣才从《永乐大典》中将该书辑出,釐定成二十卷本,并刊行于世,遂成后世通行本《宋朝事实》之祖本。因曾亡佚,历来书目对其卷次、作者等著录多有歧异。本文系统钩稽,对其作者、卷次、流传等问题逐一辨析梳理,以并略述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