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12月-2006年5月,采用实地调查、资源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梅江干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本地区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占总种数的69.23%,其中又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占鲤形目的68.8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5.38%和10.77%。此次调查采集到21种在《广东淡水鱼类志》梅江水系没有记录的鱼类。梅江鱼类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中印山区、上第三纪和北方平原五个鱼类区系复合体。同时,本文探讨了梅江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闽东霍童溪淡水鱼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童溪淡水鱼类资源调查表明,该溪有淡水鱼54种,分属9目16科39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有3科25属3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4.81%;鲶形目有4科5属7种,占总种数的12.96%;鲈形目有3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5.56%;鳗鲡目有1科1属4种,占总种数的7.41%.中华倒刺鲤.大斑花鳅、黄尾鲴等种类.福建鱼类志尚未记录.在54种淡水鱼中常见种2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46.30%;稀有种5种,占9.26%;偶见种23种,占42.59%;琵琶鱼是外来种.霍童溪淡水鱼类以底栖生活种类和穴居生活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金华江鱼类区系和资源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作者调查记录金华江鱼类共计63种,分别隶属于5目11科47属,其中鲤科41种,占全部种类的65.08%。区系成分组成分属于五个鱼类区系复合体,其中以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最多。有40种,占全部种类的63.49%,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有18种,占全部种类的28.57%。本文对金华江的鱼类资源状况作了初步研究报道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仅有2种,属鲤形目鳅科和鲤科,为青藏高原区系鱼类,区系成分相当简单。梭形高原鳅分布范围狭窄,受到环境改变影响较大。嘉陵裸裂尻鱼背鳍分枝鳍条为7—9根。嘉陵裸裂尻鱼受到严重的舌状绦虫病的威胁,长海感染比例达48.89%,患病个体感染强度达9.32条/尾。雌性感染比例高于雄性,并导致成体性比失调。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对陕西黄河湿地水鸟进行了将近3年的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拍摄照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发现陕西黄河湿地有水鸟7目15科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鸟)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鸟)4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水鸟9种.在45种水鸟中有24种以鱼类为食,有10种水鸟在觅食其它食物的同时也觅食鱼类;研究发现水鸟觅食的是小型鱼类和体弱多病鱼类,且小杂鱼居多.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实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梅州六县一市一区首次开展本土经济鱼类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梅州地区的经济鱼类有25种,隶属于6目13科24属,其中鲤形目是最大的目,占总种数的52%。同时分析了梅州市经济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野生淡水鱼类是我国珍贵的鱼类资源,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采用随机网捕.走访沿江渔民、到农贸市场调查、资料查询等方法,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对鸭绿江集安段鱼类种类及区系组成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得知鸭绿江集安段鱼类约有47种.从分类上看,这些鱼类隶属于6目12科39属.从种群数量上看,较多的有14种,较少的有16种,极少的有7种,而属于濒危或濒临灭绝的有10种.从分区和区系组成上看,大多数属于北方区的鱼类,其次是属于宁蒙区的鱼类,因此,中国平原区系和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是构成鸭绿江集安段鱼类区系的基础.调查研究成果可以为鸭绿江中游野生鱼类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调查得知集安市境内鱼类有56种.从分类上看这些鱼类隶属于6目13科45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其次是鲑形目.从分布来看鸭绿江水系的鱼类种类最多有52种;其次是浑江水系有24种;再次是岭南水系有21种;而岭北水系只有15种.广泛分布于鸭绿江、浑江、岭南及岭北各水系的鱼类有9种;有24种鱼类只分布于鸭绿江水系.从种群数量来看,种群数量较多的有15种;种群数量较少的有22种,种群数量极少的有9种,处于濒危或濒临灭绝的种类有11种.调查中发现,集安市境内野生鱼类资源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9.
沱江内江段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沱江内江段地区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目27科56种;其中留鸟27种(占48.2%),冬候鸟17种(占30.4%),夏候鸟4种(占7.1%),旅鸟8种(占14.3%);区系分析显示,共有东洋界鸟类11种(占19.6%),古北界鸟类26种(占46.4%),广布种鸟类19种(占34%);多样性分析得出沱江内江段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4条调查样线区域分别为:1.26,1.29,1.29,1.22,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2.53;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79,0.80,0.80,0.79.优势种为白鹊鸽(P=0.15),白颊噪鹛(P=0.10813).  相似文献   

10.
肌动蛋白(actin)在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克隆鳡(Elopichthys bambusa)β-肌动蛋白(β-actin)全长cDNA,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鳡肌肉获得全长为1775bp的β-actin cDNA序列,其中包含1128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5′-非翻译(UTR)区为98个核苷酸,3′-UTR区为549个核苷酸.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鳡β-actin与鲤形目类硬骨鱼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其中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94%和99.73%,而与其他脊椎类动物如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的同源性也分别在85%和97%以上,说明该基因在生物的分子进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采用核苷酸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鳡β-actin与鲤形目类硬骨鱼聚类在一起,且与团头鲂的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结果显示,β-actin基因在鳡的肝脏、肾、肠、脑、心脏、鳃和肌肉等7个组织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氵舞水河的鱼类概况,共有鱼类71 种,隶属于5 目、14 科、55 属;列出了鱼类名录;同时也讨论了鱼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峡截流前后的2000-2006年的7年洞庭湖共监测到鱼类111种,其组成结构与上世纪70's的资源调查相比有较大变化,明显以鲤、鲫、鲶、黄颡鱼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高达92%;“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降至7.4%,刀鲚等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7年间尚未监测到白鲟、鲥鱼、湘华鲮、白甲鱼、稀有白甲鱼、中华倒刺鱼巴等品种;平均渔获量为2.89万t,三峡截流前在3万t左右徘徊,三产截流后渔获量逐年下降,现已降至2.1万t,且多以1-2龄鱼为主,亲鱼补充群体严重不足,池塘化趋势明显,这与三峡等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洲滩垦植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峡截流后洞庭湖北水来源减少,南水上涨,污水倒流,渔业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水体自净化能力降低,经监测初步认为三峡工程已对洞庭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必须采取相关对策进行洞庭湖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中、下旬对岷江支流越溪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应用生物指数对河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越溪河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6种,其中节肢动物22种,软体动物19种,环节动物4种,扁形动物1种.不同微生境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平均生物量和各类群平均密度差异较大,体现了植被较丰富、工业相对不发达而水电开发较早的丘陵地区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典型特征.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小井沟河段水质清洁,符合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72种,分属46科.其中腹足纲25科82种,占总数的47.67%;双壳纲21科90种,占总数的52.33%.分析表明,其区系特点为南海亚热带—热带种和东海-南海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同历史资料比较,广温广布种明显减少,南海亚热带-热带种获得发展;部分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已经消失;养殖造成滩涂软体动物物种单一性;外来速生种墨西哥湾扇贝的养殖对滩涂其他软体动物的生态威胁需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黄冈龙王山藓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湖北黄冈龙王山藓类区系分类做了探讨。在标本整理及鉴定的基础上.统计出龙王山共有苔藓植物31科53属88种(含1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0科11属75种(含1变种)。黄冈龙王山有8个优势科,共含21属17种。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