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蕲蛇药酒罐     
<正>2007年4月,蕲春县李时珍纪念馆在蕲州一私人文物收藏者家中征集入藏了两件瓷器——蕲蛇药酒罐(见封二)。两药罐小巧玲珑。大罐高10.2厘米,腹径8.5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6.3厘米,壁厚0.3厘米。小罐高8.5厘米,腹径8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5厘米,壁厚0.3厘米。两  相似文献   

2.
据《朱氏宗谱》中《荆王府重修昭化寺碑记》、嘉靖《蕲州志》关于"法胜寺"和"昭化寺"的记载,蕲春县博物馆1989年普查资料中的《前明藩裔朱氏山主碑记》,证明昭化寺是明荆王府宗庙建筑的组成部分。现存石殿符合明朝宗庙规制,以高浮雕龙纹装饰为主展示了皇家风范,约修建于嘉靖前期,是国内仅存的明朝藩王宗庙建筑。  相似文献   

3.
正故宫博物院藏有康熙御题"万寿无疆"匾额,长386.5厘米,宽144厘米,厚4.5厘米。左侧尾款为"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孙皇帝臣玄烨恭进",在尾款的"康熙"两字上钤盖"皇帝尊亲之宝"满汉文合璧方形朱文玺。匾额是26岁的康熙为祖母孝庄太皇太后题写的,悬挂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康熙十八年(1679年)春天,平定三藩的战  相似文献   

4.
1982年至1985年,浠水县先后发掘清理了5座宋墓,出土了部分陶器、瓷器、铜器、古钱币,其中4座宋墓中出土了石质地券文。华□娘地券。1982年4月23日,洗马镇小金山村樟树湾后山农民周某挖屋后沟时发现一座宋墓,经清理,出土了白瓷瓜棱执壶、白瓷六棱  相似文献   

5.
《寻根》2020,(4)
正罍是我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大型盛酒器,问世于商代晚期,勃兴于春秋中期。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全身漆黑发亮,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罍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器物,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口宽21.6厘米,重51.5千克。皿方罍因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已尊彝"八字铭文而得名;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已尊彝"六字铭文。皿方罍盖中央有屋顶形盖钮,盖、器子母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6,(6)
正一2016年4月24日,河南省新蔡县北关苗氏族人在配合县政府征地迁坟时,意外掘出一方完整的道光年间刻制的清代举人苗芬的墓志铭。该墓志用青石打制,62厘米见方,14厘米厚,基本呈盒状正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上盖62厘米长、61厘米宽、10厘米厚,内槽54厘米长、49厘米宽、4厘米深。内槽  相似文献   

7.
1976年9月,河南卢氏县城关镇西北街村虢台庙地一砖石墓出土一件东汉彩绘骨尺,其长23.2,宽1.7,厚0.3——0.4厘米,其中一端有一个穿孔。牛树森、牛爱国先生在报道这件骨尺时说:“骨质牙白色,用墨色画出寸、分度数,每寸平均2.32厘米。两端各一寸处饰网纹,中间饰三组云纹,纹饰均用墨色勾线,填染红、绿色。正、背两面度数和纹饰相同。两个侧面也用墨色画出十寸,每相隔一寸还画出分的度数,但每寸只有八分;不画分的每寸中间饰一菱形符号”、“骨尺经国家计量总局度量衡史研究室丘光明先生鉴定,为东汉实用尺子”①。报道者将骨尺侧面更小的刻度视为…  相似文献   

8.
正梅属蔷薇科,有"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之雅称,全国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梅共有60余株。"博南古道元梅"植于元代,至今有近千年树龄,树高9.8米,胸径70.7厘米,基径71.9厘米;其生长于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旁的博南古县治所在地花桥村,故得名。被《中国梅花品种图志》收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28日—6月20日,武汉博物馆举办了武汉城市圈“8+1”文物精品展,在这次展出的200余件文物中,有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该印内方外圆,直径13厘米,厚1.1厘米通高9厘米,重1.5公斤。1979年9月9日出土于通城县清水上坪村麻鸭窝。印面四廓阳刻对称云纹,印文用八折回文篆刻“统军元帅府印”六字。印背柄手两侧阴刻两行小楷,右为“统军元帅府印”,左为“中书礼部治平月日”,完整无缺。这枚印章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的统军元帅府印,现藏于咸宁市通城县博物馆。据专家介绍,此印属元末农民政权铜印全国仅发现3方,而此次展出的为目前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祥云县水目山“五祖坟”院内,保存着一块完整的《真如沙门之碑》,至今鲜为人知。碑高190厘米,宽96厘米,圭首,于清代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乙酉仲冬立。碑阳额面自左至右刻“真如沙门之碑”6个篆体字,为林则徐亲笔题写,下有楷书碑文28行,满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于11月4日举行陈景彰捐赠“中国同盟会朱家角事务所印”的仪式。陈景彰是青浦朱家角的老师,爱好收藏,2006年在嘉善的卉玩店发现了这枚店主当作糕印模具的木质篆书印章,当即买下收藏。“中国同盟会朱家角事务所印”,四排三行,篆书,长4.4厘米,宽4.2厘米,高2.5厘米。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并在国内外广泛建立分会和支部。上海青浦人许其荣,同盟会成员,1907年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学成归国,并与黄炎培等创办政法讲习所,任法学讲师,从事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12.
看过鹤庆县文化馆馆藏碑刻的人,大概忘不了该馆后花园北墙上镶嵌着的<六禁碑>.碑为青石,高93厘米,宽65厘米.解放前立于金墩街魁阁边,后曾一度作为金墩街十字路的铺路石.1985年存于金墩副业厂水井边,当时笔者曾请赵寿山老师抄录过碑文,后来被县文化馆移置到馆内收藏.该碑至今保存完好,实在值得庆幸.  相似文献   

13.
8、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完成于至正十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铭出土于洛阳北邙山,墓志高70厘米,宽74厘米,青石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正书33列,一列32字。从撰写体例看,此墓志是当时流行的墓志铭并序的"别体",其标目是"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铭并序",从其整个内容看,主要分"志"和"铭"两部分。"志"的部分介绍了袁公瑜的郡望、家世、历官、丧葬等,"铭"的部分用韵文概括全  相似文献   

15.
名称:范宽《溪山行旅图》时代:宋材料:绢本、水类别:中国画规格: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收藏处:台北故宫博物馆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卒不详,只知他主要活动在北宋初期。有人说他性情宽厚冲和,不拘世故,故  相似文献   

16.
汉阳晴川阁景区禹稷行宫大殿门右立有一精美的圆口铁钟。此钟为龙爪纽,通高110厘米,口沿直径76厘米,壁厚4厘米,重约700公斤,由生铁铸成。钟身腹部铸有"德被九夷皇图巩固声讫四海帝道遐昌"十六个大字。正面和背面还铸有"十方公具敬献  相似文献   

17.
漾江飞云龙     
有水自然有桥。我的家乡依山傍水,有着"山城水国"之称,桥便很多。有石拱桥、独木桥、钢架桥、钢筋混凝土桥,但最让人难忘的要数吊桥。一座座吊桥横亘于青山绿水间,是一幅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  相似文献   

18.
牛角形三彩孔雀杯长14厘米,高7.0厘米,口径7.0厘米,1976年在郑州市西郊后王庄出土。呈角形状,敞口,口为椭圆形,杯身向上弯曲成弧形,周身饰以孔雀翎羽图像,孔雀向后反身,头部朝向尾部,口中衔一花枝,搭于杯沿,连接孔雀头部与角杯口部,  相似文献   

19.
一、走马楼吴简的发掘1996年7月至12月,文物工作者在长沙城五一广场附近的走马楼街西南侧发掘了古井窖50余口,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册。其中特别令人震惊的是在位于走马楼街50号房基之下,编号为第22号古井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0余万枚。发现三国吴简的第22号井,为不规则的圆形袋状竖井,井口距地表深约800厘米,直径310~350厘米,简牍层厚约20~50厘米,简牍以竹笥盛装,上以黄泥覆盖,简牍层上距井口约150厘米,下距井底约360厘米,简牍层下出有大量的青瓷器。井底有一方形木构井圈,以吸存地下水。据分析,该井窖是一座建于东汉晚期、废弃于三国时期的…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德州陵城区有座古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傍内护城河,直径十数米,近人新堆的封土高四五米,墓前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陵县知县沈重立的墓碑:"平原君墓"。1976年,疏通护城河道时,墓前地下出土了石镇墓兽,镇墓兽底座70厘米见方,厚38厘米,上面卧一石兽,由此看此为古墓无疑。可是墓主人是谁?这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猜测和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