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变电站场地电缆沟内潮气入侵机构箱,引起机构箱受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改造方案来防止电缆沟内积水蒸发产生的潮气扩散,从而防止机构箱受潮。  相似文献   

2.
新型电缆沟道智能巡检系统,是一种将多种传感器和检测单元集成与一体的巡检装置,将温湿度传感器、摄像机、热成像仪、照明灯、微波探伤仪和电源等模块设置于移动载体上,能实时监测电缆沟道的温湿度、热分布、空间成像及设备物理缺陷等情况,能提高地下电缆沟道巡检质量和效率,减少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时发现电缆沟内的各种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探索,阐述了电力系统变电站电缆沟内湿度高的危害,分析湿度高的因素,从设计、技术措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对策,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斌 《今日科苑》2014,(11):121-122
运行中的电缆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对于电缆终端头的故障易于发现,而那些埋在地下或电缆沟内的电缆故障不易发现。本文介绍简单可行的电桥法电缆故障测距。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传统电力电缆沟巡视费力、狭小空间巡视不彻底、故障工况巡视人身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开发了电力电缆沟微型巡视无人机。新型无人机以无线操控微型无人机为载体,携带影像采集设备进行电力电缆巡视,搜索、定位、采集电力电缆缺陷和运维的影像数据;并可实时显示机载影像。以实时传回的机载影像为操作指导,在电力电缆的重点巡视部位定位悬停,定点360度旋转观察、精细巡查,飞行航时长。该无人机具备防碰撞功能,可用于狭小空间。该电力电缆沟微型巡视无人机能够替代运维人员进入电缆沟进行高效巡视。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电网发展的刺激下,多种电缆敷设形式被运用到电缆建设中,尤其是电缆沟,以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电缆沟、隧道、排管等几种电缆敷设形式技术和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出线电缆沟及电缆井管线的整治改造,是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工作断面小;但工作强度很大的一项质量高、要求严的工作。尽管变电站电缆沟整治工作是基层供电公司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但在人员紧、工期短、停电难等不利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周密组织、精心施工,于今年5、6月间对电缆沟综合整治作了一些创新和尝试,探索和取得了一些成功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架空线改为地下电缆的改造工程实例,重点对电缆隧道设计方案和电缆沟与排管组合紧凑型设计的新方案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电缆沟与排管组合紧凑型设计方案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便于处理好与地下其它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电缆防火等优点。可供同类电缆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直埋电缆沟的挖掘应按图纸标示电缆线路坐标位置,在地面划出电缆线路位置及走向。凡电缆线路经过的道路和建筑物墙壁,均按标高敷设过路导管和过墙管。根据划出电缆线路位置及走向开挖电缆沟,直埋沟的形状挖成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标准,直埋沟的宽度由电缆数量来确定,但不得小于0.4m,电缆沟转角处要挖成圆弧形,并保证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要保证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又的最小净距离满足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勇 《科技风》2012,(5):167+169
地埋式敷设电力电缆线较架空电缆的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不占用空间、受风、雨等天气影响小等优点,因此,现代住宅小区的电力电缆都是采用地埋式敷设.但是由于城市住宅小区内,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布置复杂,这就给电力电缆沟的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对以往的施工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一些电力电缆施工管理的经验,希望能给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俊松  宋依群 《科技风》2012,(16):157+159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及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先上海常用的排管、直埋、电缆沟等敷设方式已不适合500kV电缆的需要。因此建设电力专用隧道成为500kV电缆敷设的主要方式。本设计将依据国内外各种公共和专用隧道所配备辅助系统设计情况,结合500kV专用隧道辅助系统要求,提出较完善并与500kV电缆敷设相适应的通风系统设计,以确保隧道内电缆敷设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10kV及以下电缆线路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沟、电缆头、电缆的敷设、电缆试验以及电缆防火封堵等,并指出了在电缆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缆沟人工检查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以电缆探伤机器人代替人工检测的方案,介绍了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组成和主要控制技术。该机器人可以满足日常的地下电缆检测工作,有效提高电缆巡检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风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建风力发电场,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道路建设、风机基础施工、电缆沟挖掘及电缆敷设、塔机安装。现把施工的大致过程和遇到的问题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同行们起到一点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都埋入地下或进入电缆沟敷设,当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找电缆故障,减少故障修复费用及停电损失,是电力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变电所在运行中事故频繁发生,主变、油开关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渗、漏油等现象,油开关在事故开断5、6次后就需要换油、检修,维修、检修工作量大,费用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加之变电所整体地势较低,每年遇到雨季,院内积水严重,室内外电缆沟内积水无法排出,对正常供电造成严重影响和引起安全事故.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正常供电,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为满足黄河水厂供电要求,需对变电所进行改造,以确保变电所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3)
以新建京张铁路典型变电所整体布局及高压电缆连接位置为依据,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结合电缆弯曲半径模拟高压电缆敷设,规划出室外高压电缆沟进出房屋位置、数量,电缆裕沟位置,避免不同电缆回路过多而产生回路间的交叉,从而提升电缆敷设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配电网里面环网柜的普遍运用,重点问题也随之突出,本文探究了凝露对设备的相关危害,然后对凝露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10kV户外环网柜防潮防凝露措施,包含了对10kV户外环网柜开展通风改造;对柜内的预留孔道实施密封式的处理;安装底板;使环网柜与电缆沟道的基础相互隔离等。经过这些优化策略,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配网电缆项目完成后,由于其土木工程的隐秘性,电缆沟管道施工中与设计图纸是否匹配,电缆长度使用情况存在确认困难的问题。为了便于验收管理、核定配网电缆施工的工作量。设计了一种配网电缆长度测量装置,对配网电缆测量进行了实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配网电缆长度测量装置测量精度高,误差范围在1%以内,为施工后电缆长度复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各类防水工程如集水池、电缆沟、防水屋面等,很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每年需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堵漏防水。那么,如何综合防治这些防水工程渗漏现象呢? 1.在设计方面对应力集中部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减少混凝土的各类裂缝。混凝土强度高,无裂缝,水就不易渗漏,对集水池等工程的池壁与池底结合部及池壁转角处用钢筋加强,可提高该处强度,提高抗渗性,在混凝土中掺入1%左右直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