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随后在西方新闻界蔓延,至今仍是西方新闻界的不治之症。然而,"黄色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它的产生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析,而同一个视角中的不同标准和依据也有不同的认识。"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亦然。本文通过对"黄色新闻"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功能的实证分析,试图探讨现实"黄色新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高红波 《科教文汇》2007,(7X):171-172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随后在西方新闻界蔓延,至今仍是西方新闻界的不治之症。然而,“黄色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它的产生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析,而同一个视角中的不同标准和依据也有不同的认识。“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亦然。本文通过对“黄色新闻”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功能的实证分析,试图探讨现实“黄色新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有闻必录"是西方新闻学中一种比较早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观点,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为了争取话语权而提出的一个观点.本文就"有闻必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浅析了其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这个问题:一是"公共性"的文化内涵本源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从古希腊城邦社会一直到欧美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久远的延续性;二是深入解读"公共性"在现实中的功能及应用,同样离不开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以公共性视域分析中国与西方公共管理的特征,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张涛 《今日科苑》2007,(16):247-247
"新闻策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至今,受到了新闻界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围绕它的争论也一直持续至今。为避免新闻策划走入误区,使新闻报道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新闻策划的概念,对新闻策划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她经济",即以女性视角确定消费群体的经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注重女性消费心理,推出更适合女性消费的产品.影视业为了适应"她经济"潮流,也纷纷推出以女主人公为核心继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大女主剧"或"大女主电影",代表作品有国内的《甄嬛传》《芈月传》等古装宫廷剧和国外的《神奇女侠》《惊奇队长》等女英雄电影.与传统男性角色占主导地位的影视作品不同,这些作品侧重于描绘女性的成长和力量,从而更受到广大女性观众的喜爱.作为美国著名动画电影制造商,迪士尼抓住这一市场,近年来不断推出"大女主"动画及真人电影,2020年的《花木兰》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一般性报道谈中西方新闻语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清 《大众科技》2005,(8):116-116,118
中西方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遵循了简短精悍、准确具体等共性,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新闻语言有各自的特点,体现不同的风格.文章就一般性新闻报道这一手段,运用比较法来探讨了中西方语用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在创新管理的视角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完整术语和企业创新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内涵,并结合不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实例,分析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洋 《科教文汇》2008,(11):254-254
通过读《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产生的启示,因而产生对中西方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文化的探究,陈述中西方对自由精神的分析和看法,着重对中西方文化的逍遥、自由和抗争、自由进行阐述和辨析。  相似文献   

10.
周洋 《科教文汇》2008,(31):254-254
通过读《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产生的启示,因而产生对中西方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文化的探究,陈述中西方对自由精神的分析和看法,着重对中西方文化的逍遥、自由和抗争、自由进行阐述和辨析。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高欣 《科教文汇》2009,(21):262-263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莫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00-201,65
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传媒业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然而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历史条件,如果要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付诸中国新闻实践,必须正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当今传媒生态现状,考虑不同媒体的定位、不同受众的需求,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而非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教条化运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芬 《科教文汇》2011,(2):53-54
《侠客行》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是中国唐代侠义文学和英国中世纪传奇文学的杰出代表,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的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表现了中西方在行侠仗义上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但因为这两种文化产生的土壤不同,因而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的论,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要实现的功能将影响翻译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五四前的译语文化环境,儿童翻译文学在这一时期要实现的目的,以及这预期目的对翻译过程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五四"前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现今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多样,泛娱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困难性与复杂性,尤其对于国际新闻传播基于文化、情感、思维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差异致使新闻传播需要以跨文化为基础,凸显出新闻传播策略更新升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孙英春编著的《跨文化传播学》分析我国新闻传播对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现状,从文化认同与法律手段双重视角探讨新闻传播创新策略,助力新闻传播向着更加完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促使我国舆论环境更加健康积极.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文化中的鬼形象,经过文学的变形、包装、打造,拷问着人类自身复杂深邃的人性。本文试将西方《夜访吸血鬼》与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一比较,对其中的"鬼"形象进行初浅的探讨,以期凸现作为文学上独特视角的鬼这一形象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对中西方民族来说,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但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又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本文以"白色"和"黑色"为例,从隐喻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阐述了不同文化对于颜色内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解读中,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在加强合作和交流,因此,找到两者思想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文化的视角来对中西方思想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成为众多文化研究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中,笔者主要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地分析,希望能够给中西方思想文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