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一节中的“循环小数”,概念较多,且又比较抽象,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或差错,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突破这些难点呢?一、实例导入,激发兴趣1.仔细观察,寻找规律。教师用幻灯机,映出以下图形及数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填空:(3)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4)0.29292929()()()()29……学生观察思考后,说出依次不断重复的图形及数字,在山形象直观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的实例中,初步领会到“依次不断重复”的含义,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2.按照规律,列举…  相似文献   

2.
<正>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部分的读法?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一、从小数发展史来看小数部分的读法1.读一读。教师提供小数数学史阅读材料(如图1),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我国古代小数的表示法。2.议一议。教师提问:“《宋书》中的小数表示法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交流汇报。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循环小数一个无限小数,如果它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字,依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其依次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循环节。如下列循环小数:(1)0.205205205……的循环节是205。(2)7.13444……的循环节是4。为了书写简便,一个循环小数只写出不循环的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导入(屏幕出示)星期天,聪聪和咪咪来到公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回到家,他们把蝴蝶、蜻蜓、花等画下来,再剪下来。可是调皮的板凳狗却把他们的图案剪坏了,聪聪和咪咪可伤心了。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沿着对称轴剪开的轴对称图形)如图:教师请一个学生上黑板拼,问:“这些图形好看吗?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左右大小相同,形状相同)二、出示课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图形左右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是对称图形。(出示课题:对称图形)三、认识轴对称图形1.初步感…  相似文献   

5.
教师:(播放《马赛曲》)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这首歌曲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回答问题。 法国大革命 (一)背景 1.等级压迫 教师:(出示《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和《法国等级制度》两幅图)图中被骑的是什么人?(引导学生观察农民手中的锄头、鸽子和兔子)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外界环节刺激的积极反映。如果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巧用期待,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先安排如下练习:幻灯出示如下图:(1)阴影部分是什么图形?空白部分是什么图形?(2)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整体图形的面积÷2)(3)为什么要“÷2”?这两个梯形面积一样吗?(师生演示:抽拉旋转空白梯形,使两个梯形完全重台)以上练习抓住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是础,暗存着“用长方形(或…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素质教育现场会上,鹤岗市21中学张善振老师成功地上了一节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教师的好评。上课伊始,教师结合出示图形及演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三个问题:1.三角形有哪些元素?2.三个五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多媒体演示画面出现A、B、C三个五角星,A移动到B与B完全重合,C移动到B与B不完全重合,再回到初始画面。)3.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画面出现两个三角形移动后完全重合。)使学生清晰地得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教师肯定结果,提出表示方法是否ABC△A’…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导入1 同学们 ,去年悉尼奥运会上 ,我国运动员夺得了28枚金牌 ,一面面五星红旗不断在赛场上空升起(电脑演示)。大家说红旗是什么形状?(学生齐答 :长方形)再看小朋友们常用的手帕(电脑演示)是什么形状?(学生齐答 :正方形)2 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二、教学新知1 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1)出示汉字“围” ,请学生说出围的意思并组词 ,并让小组里几个同学手接手地围一围。(2)出示 ,提问 ,这四根小棒有没有围成图形?怎样才是围成?请你围给大家看。(3)学生动手用小棒…  相似文献   

9.
灵机一动     
在学生的复习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3.929292是循环小数.() 结果,有些同学判断是正确的.于是,我问同学们,循环小数的特征是什么?有同学稍想了一下就举手说:“在重复出现的这几个数字上面要有循环点,或者在其后面用省略号表示无限循环.比如写成3.92或3.929292……”她说着就到讲台前把这两种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0.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图形的平移”,其中一个教学片段如下:对于简单的只占一个小格的单一图形学生会平移之后,教师在方格纸上出示了一个三角形,如图1。教师提出要求:如果将三角形向上平移1格.应该到哪?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开始摆,教师巡视。学生进行汇报时,两种情况自然出现了(如图2和图3)。  相似文献   

11.
杨锋  周嗣昌 《云南教育》2001,(22):44-45
〖本课学内容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主要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下面选登的是推导过程及评析。〗(教师出示硬纸板做成的梯形)师:怎样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呢?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教师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师:我们能不能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说一说,你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12.
3.倍数关系应用题1.教师出示线段图,提问:“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两种数量?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编一道应用题?”2.教师出不例10(l):学校有6个足球,18个排球,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进行讨论:“求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这仅题是谁跟谁比,谁为一份数?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18+6=3中,18、6、3各表示什么?”3.将线段目中第二个条件改成问题,将问题改成条件(如下图),引导学生看图编应用题。4.教师出示例10(2):学校有6个足球,排球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图中的角○徐秋华(宜黄县成南中心小学)听二年级一节有关角的知识的数学课,当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教师先出示了一道知识巩固题(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9页第4题),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在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说图①...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设计地板砖,在画格子的纸上画图。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使学生明白这些图案都是由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组成的,为今后学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作准备。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课件程序:(1)出示地板砖图(如下图)。(2)出示火箭、房屋。(如下图)门)把火箭、房屋图放入方格图中。2.学生准备。门)设计地板砖的格于纸2张(老师自己设计)。(2)印好的方格纸2张。活动过程:一、设计美丽的地板砖1.电脑中出示两幅设计好的…  相似文献   

15.
1.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单元内容。师:听说大家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游乐场去看一看吧!(师出示动态单元主题图)师:大家看,这里的游乐项目,你最喜炊玩什么?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学生手势比画)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乐场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将要研究的“图形与变换”。(单元主题图定格)师:(指图1)滑梯大家玩过吗?这上面就有我们认识的老朋友,它是谁?  相似文献   

16.
一、电脑演示导迁激疑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大家看这幅图上有几个什么图形?(电脑显示下图,长方形)请同学观察以下几个长方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条纹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完全相等)4.你们知道这种实物叫什么吗?长方体和我们以前学的图形不同,它是一种立体图形。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长方体这种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你们想知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二、指导自学导读引思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41页-142页的内容。想一想,通…  相似文献   

17.
一、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摩天轮、圆形花坛、圆形喷水池等含有圆形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中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片里都有圆)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圆能给我们带来美感,因而有人说圆是最美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诸如太阳这样的球体时,用课件演示“将球从中切开会得到圆”)  相似文献   

18.
(十几减9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使学生在理解加、减法关系基础上掌握算法,达到教学目的。)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媒体演示,先出现9个红苹果再出现2个红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 11个苹果。我是这样列式的 9+2=11。 师:继续着屏幕(先出示11个红苹果,用虚线把9个苹果圈起来。)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11个苹果。去掉9个,还…  相似文献   

19.
摆火柴教师出示三道准备题:(1)543-242、(2)125.15-64.从(3),要求学生计算,并提问:(1)为什么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2)小数DUM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什么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学生计算、答问后,教师出示,提问:(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能直接相加减吗?(2)如何转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两个分数?(安乡县安造了堤小学裴训安执教)根据系统论原理,只有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整个系统才会产生1+1>2的效果。本片断把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法则的内在联系(记数单位要相同才…  相似文献   

20.
循环小数一节教材通过除法实例引进循环小数后写道:“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数字的“重复出现”是循环小数的重大特征之一。10÷8=1.25 1.25这个数没有重复出现的数字。显然,它不是什么循环小数。但仅仅有数字的重复出现,也还不是循环小数。如333÷10 =33.3,33.3就不是循环小数。因为在它的小数部分,数字3没有重复出现。那么1.056÷5=0.2112,这0.2112中的2和1在小数部分重复出现,但又不依次。因此,它仍不是循环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