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衡 《华章》2010,(33)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社会其他人群.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中学生的一种较常见的状态.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那些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多些关注和了解,从而对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方面加以控制,达到从"心理亚健康"回复到"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其主要分为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亚健康三类,我们可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衡等多种途径来预防亚健康,该文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谈起,对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健康是人们孜孜不断的追求,健康的体魄保证了每个人工作、生活的顺利进行,而当前我们许多人的"亚健康"状态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5.
关注心理亚健康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亚健康是指处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两种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因而又被人们称之为"第三心理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尔斯为心理亚健康者描绘的心理图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2004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写作"亚健康":青春的阴霾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殊不知,高中生写作也存在同样的"亚健康"倾向。之所以说这种倾向是"亚健康"  相似文献   

7.
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心理"亚健康"之自我测试问卷,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探讨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并根据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锦华 《成人教育》2004,(11):38-39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但仍归为一种心理的非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破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对函授学员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成人函授学员有47.6%存在亚健康状态,但通过科学的心理调适,成人学员是可以走出亚健康状态,从而身心健康地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状态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广泛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有长足的发展,伴生而来的行业人员的"亚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以北京、上海、安徽部分高校为切入点,通过对档案工作者"亚健康"状态综合因素的分析,有效推定,得出缓解"亚健康"状态的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入手,透析产生亚健康成因的根源.能够寻找预防和缓解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健康和亚健康概念进行界定,从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体育锻炼在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得出结论:体育锻炼是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最好办法。为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何静 《科技文萃》2004,(7):82-87
国内外于10年前相继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机体没有明确的病变,但表现为疲劳多,生命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于它是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为"机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国内有的学者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半健康人".这个全新的健康概念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大进步,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也是近年来人们对新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疾病谱认识深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宜居中小城市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从"亚健康认知状况"、"亚健康躯体状况"、"亚健康心理状况"及"亚健康社交状况"等方面进行实证调研,分析总结得出"人们对‘健康’、‘疾病’与‘亚健康’三者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人们对亚健康认知不够清晰"、"保健意识较弱,缺乏‘治未病’理念"及"宜居城市亚健康人群比例较低"等结论,并提出了保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的关系,也称"疲劳综合症".在全世界发病率很高,亚健康人群高达75%.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已经在警告我们,如不加重视,疾病就会接踵而来.为了能有效地防治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本人经多年的"保健按摩"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以中医保健按摩手法和按摩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解剖、经络学说与"脊椎相关疾病"学说为理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相互按摩,边学习按摩手法边调理放松身体,既学做按摩师又享受按摩乐趣.达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即"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略)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中国亚健康的人群不断的增加,7亿多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320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8%,女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于男体育教师,40—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率最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健康不再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指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处于良好状态。但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的状态——亚健康却越来越困扰人们。开封几所大学在职教职工近几年的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亚健康已成为威胁高校教职工健康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亚健康的特征与成因1.亚健康的概况与特征现代社会造就了一个灰色健康群体,亦称第三健康、亚健康群体。亚健康就是在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状态。在我们看亚健康群体时,他们并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往往还以为他们是健康人。其实,这个群体已经不是健康群体了,此时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否则,亚健康就会发展成为疾病患者。亚健康也有其症状;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烦躁、易发怒、健忘、胸闷、心悸、头痛、头晕、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和想象力降低、偏执、消极悲观、情绪低沉、犹豫不决、容易沾染坏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关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教师之友>调查发现:近年来,有近3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通讯》2005,(2):52-53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河南省濮阳市曾开展了一项对近千名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在944份有效答卷中.除4份外.其他答卷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疲劳、情绪不稳定、烦躁、注意力难集中及有压抑感等.其中12.54%的学生对出现的症状非常着急.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20.
巩毅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Z1):44-45
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亚健康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的生活环境、不良情绪、环境污染等诸多原因均可以引起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今天,全民健身广泛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体育锻炼的手段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独特功能,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