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逐渐平息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该消息的最初传播载体——谈博上,引爆微博信任危机。在中国,当微博的媒体属性被扩大后,微博便以新兴自媒体的姿态为人们提供另一条信息传递的渠道,但因公民新闻未经把关便进入该渠道,使得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的裂变式传递给网民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构建真正的“更正与答辩”平台来维持微博信息环境的清洁。  相似文献   

2.
小小的微博可谓"微言大义",甚至很多媒体记者把微博作为信息来源的重要出处.但人们在关注微博信息传递迅速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具有很高的及时响应与互动等特点。从新浪在国内首先推出微博应用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在各门户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作为重要的消息发布渠道。  相似文献   

4.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5.
从微博看自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大步跨入了自媒体的时代,微博客是其中一个新的成员,成为人们发表看法的新平台。与此同时,相对以往信息的把关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菲律宾人质事件"到江西抚州"宜黄自焚"等一系列事件,微博成为发布消息和评论的新渠道,而微博本身也经历了一场"测试版风波"。本文通过借鉴一些微博事件的分析来阐述自媒体时代的把关人及把关过程的变化,以期厘清自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李林坚 《青年记者》2010,(16):95-96
小小的微博可谓“微言大义”,甚至很多媒体记者把微博作为信息来源的重要出处。但人们在关注微博信息传递迅速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以"饭否"为代表的老牌微博网诞生,到2009年新浪微博等亮相,微博已从单一的自媒体发布演变为具有交互性的重要媒体渠道,并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性交互方式。相对于博客、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媒体来说,微博信息传播模式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模式上的创新,它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博客、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生态。博客主、微博主因新媒体提供的这一能自主传播信息的平台而拥有媒介。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来临了。在互联网上,微博盛行,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微博一经转发,  相似文献   

9.
魏诠  王剑 《新闻知识》2012,(1):57-58,110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以几何速度提升了信息数量和信息传递速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以"快"为优势的广播新闻。在微博时代,广播新闻需要扬长避短,并适时适度借助微博平台,才能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人人手中都有了一个"通讯社"。很多新闻,职业记者还没到现场,或者没来得及到现场,现场情况就已经在微博、论坛、博客上传播了。从广泛意义上来说,这些通过社交媒体发出信息的人,就是"公民记者"。在"公民记者"时代,任何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都可能成为新闻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重要的新闻,甚至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新闻,往往最先由社交媒体发出。比如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消息,就是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2010年8月8日凌晨在新浪微博上最先发出的。  相似文献   

11.
叶张迪 《新闻窗》2013,(5):17-17
一、微博的概念及起源 微博是指字数严格限制在140字以内的微型博客,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讯设备登陆微博,在微博上面发布信息、传递音乐、视频等来与其他的微博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由于微博方便、快捷的优良性能,在日常社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博软件的诞生和不断壮大,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信息交流程度,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对于促进彼此认识,提高社会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微博的不断兴起,微波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有关政府部门逐渐开始利用微博来发布消息,进行新闻传播,微博逐渐成为了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段然 《传媒》2018,(2):41-42
自媒体是指大众化、自主化、私人化的传播主体,通过信息化传播手段,向普泛化或特定化的受众传播个性信息的新媒体类型,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都属于自媒体范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渠道接收信息、传播信息.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做了概念界定,认为自媒体是社会个体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后,开始理解大众如何生产与传播自身事实与新闻的一种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
叶萍 《青年记者》2012,(15):43-44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下面,笔者就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博传播平台拓展新闻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互动功能吸引网络受众,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等作一探讨. 利用微博平台,拓展传统媒体信息来源渠道,强化采访功能 美国有研究称,70%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现都始于微博.在中国,从2009年微博诞生至今,微博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李开复离开谷歇中国"、"方舟子炮轰唐骏造假"、"郭美美炫富"事件等社会热点,无一不是从微博发端而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出现和使用后,电影出品人利用自身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跳出传统媒介向受众传递电影讯息。微博的普及带给人们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及时性以及受众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话题,这为议程设置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本研究采用议程设置理论,以微博为例,研究微博的电影营销效果,研究微博电影营销是否可行,受众是否会接受微博带给他们观影选择的"议程设置"。研究结果表明,微博可以成为电影营销的重要途径,受众会通过微博推送给他们的相关电影信息对观影行为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交互工具,以简单便捷性、互动性强、强烈的现场感和实效性迅速发展,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如何合理利用微博功能,如何恰当处理微博的负效应是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微博用户应该考虑的问题。一、微博传播过程中的负效应1.微博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也是滋生谣言的"温床"青海省玉树地震、甬温动车事故等均是由突发事件当事人个人微博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出,然而微博传递的仅是信息,可靠性不及传统新闻媒体,消息在网络上以难以想象地快速进行传播,导致受众根本无暇顾及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是机械地被从众心理操控不停地传播转发,这就为谣言的传播制造了"温床"。  相似文献   

16.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0,(6):14-14
事由: 11月5日9时20分,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商业大厦失火的消息很快成了吉林市当地博友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火灾发生后1小时内,微博和贴吧上关于商业大厦失火的消息和帖子都成为网友讨论的热点,特别是来自微博的现场记录和相关信息已成为很多市民了解此次火灾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马兵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39-140
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作为"平民媒体"的微博,因其使用的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信息传播裂变性等特性,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快餐式"信息获取的需求,正逐步侵蚀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形态,使微博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变革。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微博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一则关于微博上泛滥的虚假媒体的新闻报道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也引起网络媒体的广泛转载和评论,这篇题为《虚假媒体账号活跃微博清末老报纸"诈尸"传谣言》的报道指出,当前大型微博运营网站上存在不少疑似虚假媒体,比如停刊106年的《广东日报》也在微博上"复活",这些疑似虚假媒体发布的消息往往引起网民大量转发和评论,这些被误导的网民中甚至有粉丝数上百万的实名  相似文献   

20.
<正>据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有4.6亿,毫无疑问微博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社交、沟通、发表观点、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各大网站的微博、各类社交网站、论坛、腾讯QZONE蔚然成风,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属于自己的声音,所有这些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观民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生新闻如何突出重围,重拾阵地、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